姚崇实先生《秋兴八首次杜甫韵》赏析

情感浓烈  意境深闳

——姚崇实先生《秋兴八首次杜甫韵》赏析

郝秀普

岁在庚子,序逢肇秋,姚崇实先生创作了一组七言律诗《秋兴八首次杜甫韵》。初于网上见之,喜为新作;一读之下,惊为佳作;默诵再三,推为杰作;拍案击节,叹为观止。

姚崇实先生的《秋兴八首次杜甫韵》思想深刻、主旨鲜明、结构严密,深得诗圣命意之奥妙,可以看作是姚老师退休以后对前尘往事的回顾和总结,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对家国情怀的检视与剖白。从结构上看,这八首诗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层次清晰、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的每一首又自成体系、独立成篇。各篇之间,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创作手法上看,全诗以次韵的方式写作,其难度和羁束不小,非技高才大者难以驾驭。内中大量使用描写、抒情、比喻、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段,每一首诗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诗人的思想情绪,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了主题。从思想内容上看,这组七律因秋而感发诗兴,诗兴以胸怀天下、关注民生为主题,以诗人的理想信念、人生经历所产生的无奈、不平、忧愤、闲适、淡泊等内在情感为基调,诠释了诗人所秉持的人生意蕴。请看原玉:

其一

簌簌西风暗树林,凭栏已觉渐萧森。

一条白水涵山静,万叠苍崖入霭阴。

难忘当年家国泪,犹怀今日里儒心。

忽听鸿雁失群唳,举首伤情胜暮砧。

其二

绿暗群峰叹日斜,几回踽踽过京华。

遥望浓霭笼金殿,深怨长涛失桂槎。

月冷衣单怜独影,楼高人小听欢笳。

如今已惯幽窗坐,连岁读书看菊花。

其三

离宫城堞映斜晖,独倚栏杆看翠微。

山静山禽几声啭,水清水鸟一行飞。

耽闲乐我心心契,苦役怜他事事违。

知命随缘风景好,悠然把酒品甘肥。

其四

千载兴衰似弈棋,苍生苦难最堪悲。

干戈频起伤魂处,赋税叠来飞泪时。

鸦噪颓城秋草乱,蒿迷古道暮云驰。

南风何日乾坤满,掩卷长叹不忍思。

其五

少时曾梦到昆山,红日喷辉紫霭间。

指点舆图安四海,笑谈铁马过千关。

川原秀丽飞鸣凤,村郭祥和共解颜。

春去醒来花落尽,讲台无奈又加班。

其六

临风独立大江头,壁耸群峰满眼秋。

但见船行一帆苦,如听猿叫几声愁。

春残不再梦鸿鹄,岁晚惟宜效海鸥。

却悯书生情未灭,忽然垂泪帝王州。

其七

每思青史罪和功,乱乱纷纷入眼中。

秦汉干戈凉晓日,明清城郭满秋风。

条条古道狂蒿绿,岁岁澄江静蓼红。

天命难知惟浩叹,孤檠黄卷一愚翁。

其八

青山环望尽逶迤,一叶轻舟绕碧陂。

下酒徐吞红果粒,吟诗常曳绿杨枝。

时时览史情犹涨,日日读经心不移。

每祝苍生逢盛世,开门喜见紫光垂。

八首蝉联,一气呵成。作者的秋兴可谓是恣意汪洋,酣畅淋漓。第一首是全诗的总纲,犹如交响乐的序曲,对诗兴的感发、缘起作了必要的铺垫。我们仿佛看到:在秋风初起的日子,诗人“凭栏”远眺,但见西风簌簌,寒林暗淡,一片稀疏、冷落、萧瑟之象。“渐萧森”是对秋天景况的实际描述,更是诗人当时感受的总体抒发。作为开篇首联,以“明起”的方式,把诗人的内心触动和盘托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思绪流畅。虽然自古以来秋兴多以沉郁、忧伤、愁苦为主要内容,但这里却毫无壅塞阻滞、拖泥带水之感。同时,也为后面的诗句定下了基调: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稳健豁达,积极向上。颔联紧承首联,仍以眼前景色对“渐萧森”进行具体描述:“一条白水涵山静,万叠苍崖入霭阴。”白水涵山,苍崖入霭,好一幅水墨丹青秋色图,既给人以美感,又烘托出萧瑟、寂静、孤独的气氛,营造了环境氛围。而颈联“难忘当年家国泪,犹怀今日里儒心。”则荡开一步,从眼前转入内心,由景色转为思绪,从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这一转,铿锵有力,直指诗人的家国情怀;这一转,功力浑厚,与古代先贤总结的七律法式高度契合;这一转,顺理成章,它与颔联之间藕断丝连,逻辑相关。“里儒”,旧指乡里间的文化人,这里被诗人用来自指;虽时代不同,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故而这样的自指就显得恰如其分。“家国泪”和“里儒心”是感兴的范畴界定,也是以下各诗“感慨伤情”的具体内容。至尾联则照应主题,以“鸿雁失群,举首伤情”作结,回到现实的情绪中来。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姚崇实先生虽不刻意拘泥于此,但作诗的技法经数十年积淀已出神入化,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高超境界。

第二首紧承第一首的时序,把伤情的内容设定在“过京华”上。京华者,杜甫之长安也。杜甫说:“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这里的“京华”倒不妨理解为理想、事业和远大志向的集合,是姚崇实先生人生目标的借代。“踽踽”,小步慢行,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这两个字看似平常无奇,但若与特定人物的人生足迹结合起来看,就会觉得极为比拟贴切,逼真传神。中间两联“遥望浓霭笼金殿,深怨长涛失桂槎。月冷衣单怜独影,楼高人小听欢笳。”是对过往的回顾,对内心的剖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古今知识分子的不二追求。“浓霭笼金殿”,富丽堂皇的金色大殿被缥缈的雾霭所笼罩,暗指理想的虚幻和内心的迷茫;“长涛失桂槎”,与李白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何其相似乃尔。而一“望”一“怨”,倾诉了壮志未酬、孤单落寞的悲苦。最后两句,“如今已惯幽窗坐,连岁读书看菊花。”再一次从往昔回到现实,化悲愤为闲适、散淡、豁达,展现出淡泊宁静、不改其乐的崇高境界。同时,这种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也成为了组诗的重要特色之一。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循环往复不仅在第二首、在其余篇什中也有体现,如《其四》从千载以降回到当今的“掩卷沉思”,如《其五》从少年之志的追忆回到讲台加班的无奈,等等如此反复,从不同的角度,层层递进加深,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不仅毫无曡梁架屋之感,反而起到了加深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第三首是上一首的延续,只是视角由南面的“群峰”转向北面的“离宫”,时序还是夕阳西下的薄暮,诗人独倚栏杆,举目远眺。但见避暑山庄的宫殿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微波荡漾的如意湖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夕阳斜照在高大的女墙之上,山光水色,青翠缥缈,相映成趣。“山静山禽几声啭,水清水鸟一行飞”,真个秋高气爽,岁月静好,这正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美好时节啊!与那些争权逐利者的蝇营狗苟相较,诗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知命随缘、把酒自乐、内心

宁静、悠然自守的难能与可贵。

第四首,诗人把思绪扩展到千载兴衰,聚焦在苍生苦难上面,从而使全诗时空范围更加宏大阔远。古往今来,家国情怀和悲悯意识是历代伟大诗人的标配。李白、杜甫如此,陆游、辛弃疾如此,姚崇实先生也是如此。本诗二三联:“干戈频起伤魂处,赋税叠来飞泪时。鸦噪颓城秋草乱,蒿迷古道暮云驰。”即是基于这种“标配”而得来的,它体现出诗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末句中的“南风”,是暗用《南风歌》的典故。相传《南风歌》为上古歌谣,它以舜帝的口吻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表达了作者为民着想,以民之忧为己之忧的思想。“掩卷长叹不忍思”,揭示出社会现实中的不尽人意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并以一

个“思”字承上启下,将诗意顺畅过渡到后四首。

第五首写少年梦想,“指点舆图安四海,笑谈铁马过千关。川原秀丽飞鸣凤,村郭祥和共解颜。”豪情万丈,大气磅礴,读来令人胸胆开张,热血沸腾。姚崇实先生很早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在《梦痕集(自序)》中写道:“少年时代,家庭的坎坷不但使我多愁善感,而且激发出某种志向,这种志向又促使我关注历史,关注社会,从而较早形成比同龄人更为复杂的精神世界。”这其中的“某种志向”在此诗里有了具体的诠释,诗人的志向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金戈铁马、大展雄才、报效国家,是实现四海承平,川原秀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但人生往往是这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理想往往难以实现。故而诗人在尾联用虚实相兼的手法写道:“春去醒来花落尽,讲台无奈又加班。”让理想照见现实,运用反差来宣泄感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六首延续上一首的行文脉络,写理想幻灭后内心的无奈、愁苦与家国情怀犹在。理想破灭,转向淡泊闲逸,但并未忘情于世间,家国情怀依然扎根在内心深处,所以,见帝王之州,生万千感慨,不禁潸然泪下。一唱三叹,令人扼腕不已。一般来说,用短小的七言八句来表达这种隐秘在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姚崇实先生娴熟运用临风、独立、大江、群峰、船行、猿叫、鸿鹄、海鸥等自然意象,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组成了一个孤独忧伤、哀婉凄怆的意境,使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这种创作手法融古贯今,与《周易·系辞》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学说一脉相承,起到了提高表现力和增强形象性的作用。

第七首,直面“对孤灯、持黄卷”的人生境遇,诗人再一次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把视野投射到历史的广袤和深处去揣度社会人生,感叹社会变化、自然永恒、天命难知、世事难料。这首诗的画面感极强,当你用心去读,画面就会在脑海里浮现:秦汉时期的连年征战,烽烟四起;乃至明清时代的兵连祸结,朝代更替,民不聊生。这些画面浮现在读者的脑海,更是出自一个所谓“愚翁”的深刻思考:这千秋功罪,究竟如何评说?这个“愚翁”的思考姿态不同于弯腰屈膝、支颌默视的《思想者》,而是身居斗室的孤灯、黄卷之间,回望历史,关注人生。此情此景,不禁使我联想起王国维的“三境界”说。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本诗“愚翁”的形象,出现于“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之中,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第八首以现实生活启笔,对把酒吟诗、览史读经的生活状态给予充分赞许,“时时览史情犹涨,日日读经心不移。”古今文人的远大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现远大志向的路径也是极其广泛的,既可立身于庙堂之上,也可行走于乡野之间;既可金戈铁马,也可羽扇纶巾。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诗人徜徉于诗酒,盘桓于经史,安贫乐道,其豁达胸襟可见一斑。“每祝苍生逢盛世,开门喜见紫光垂”表明了诗人居斗室而怀天下、时时挂念苍生并为苍生祈祷的大慈悲胸怀,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八首诗步古人之韵而不让古人,思想感情丰沛,内容厚重;创作手法独特,炉火纯青,具有深厚的生活体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2020年12月

(0)

相关推荐

  • 唐诗经典名篇赏析:《客至》杜甫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注释: 1.盘飧:泛指菜肴. ...

  • 141.沉郁的挣扎与潇洒的解脱

    141.沉郁的挣扎与潇洒的解脱 作者:gkgushiwen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真正的好诗总是以其深情款致打动读者,引发共鸣.然而诗到情深各不同,因作者阅历与个人人格的不同,古代诗人面对同样仕途挫折,宦 ...

  • 唐诗经典名篇赏析:《登高》杜甫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

  • 郝乙书写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郝乙书写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大暑 • 古诗词赏析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 ...

  • 步杜甫《秋兴八首》韵十六首

    绍前贤文事   续诗道余脉 步杜甫<秋兴八首>韵十六首 作者:西中文  李继东 <秋兴八首>是诗圣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以遥望长安为主题,八首蝉联 ...

  • 秋兴八首杜甫诗怀素书,馆藏真迹草书附译文

    秋兴八首杜甫诗怀素书,馆藏真迹草书附译文

  • 【赣雩文艺】作者:李占文《​步杜甫【秋兴八首】韵》总1085期2021年第291期⑤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步杜甫[秋兴八首]韵 作者:李占文 [秋兴] (其一) 艺苑月湖云树林,莲城星社对萧森. 秋光兴会拋章句,竹韵交游到夕阴. 礼乐多情投笔意,风花解语灌园心. 吟馀享宴三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五 唐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评析 <秋兴八首>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三》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三 唐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评析 <秋兴八首>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赏析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七 唐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 ...

  • 秋兴八首.杜甫诗.祝允明临怀素

    秋兴八首.杜甫诗.祝允明临怀素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赏析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二 唐 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四》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四 唐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评析 <秋兴八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