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最优质资源,袁术缘何在汉末群雄中第一批被淘汰出局

公元199年,是汉末非常重要的一年。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曹操破吕布,斩之;建安四年二月,河内太守张杨为其部将杨丑所杀;三月,公孙瓒自焚于易京;六月,袁术呕血于寿春。短短半年的时间,四位割据诸侯死亡,三国局面的形成迈出重要的一步。

汉末乱世之初,最有可能成就霸业的,不是曹操刘备,更不是少年儿童孙权,而是“四世三公”家族的袁氏兄弟。相较之下,作为嫡子袁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手握最优资源,但最终却落魄而亡。

到底袁术做了什么,才会在汉末群雄逐鹿中以开局优势而第一批被淘汰出局?

一、早年的袁术

袁术的出身无需多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可谓大汉最顶级的世家。袁术年轻时“以侠气闻”,大概就是混社会的,顶级的出身去混社会,自然应者影从,“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不学好。后来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收敛了脾性,折节下士,再加上家里的关系,被举孝廉,除郎中,开始入仕为官。有袁氏这个大背景再,自然是一路青云,外放锻炼,入朝高升,至二千石高位,历任河南尹、折冲校尉,到中平六年(189年),已是虎贲中郎将,主掌虎贲宿卫,成为皇帝的近臣。

也是在这年,大将军何进被宦官骗入宫中杀死,袁术火杀皇宫,攻入皇城诛杀宦官。后董卓入京掌握了大权,欲行伊尹、霍光之事,废立皇帝,为拉拢袁氏,拜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敢附从,又担心董卓为祸牵连到自己,于是逃至南阳。

直到此时,袁术的行为,中规中矩,一个典型的“官N代”的成长轨迹。如果不是遇到乱世,他大概也会泯然众人,成为数千年以来藉藉无名的高官之一。

是乱世给了他出彩的机会,也助长了他的野心,最终诸侯们联手一通群殴,落魄而亡。

二、乱世之初袁术的优势

从董卓废立天子,诸侯矫诏起兵开始,大汉正式进入诸侯割据的乱世,而袁术在一开始就掌握了最优质资源,成为实力强劲的诸侯。

那么袁术的优势何在?

第一,官职居众人之首

诸侯起兵时,袁术为后将军,这是重号将军,权力大,地位高。大汉不常置将军,多是临时设置,汉灵帝以来虽频繁封将军,但还不是将军泛滥的时候,所以袁术的这个朝廷明文敕封的合法的正牌后将军,含金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是中央管辖。诸侯起兵的时候,其余人都是地方官,唯有袁术兼任中央官职,居众人之首。所以后来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后,袁绍自号车骑将军,故意压袁术一头。

第二,实力排在前列

初平元年(190年),诸侯讨董开始,长沙太守孙坚起兵响应,一路北上,先逼死荆州刺史王叡(王睿),后杀南阳太守张咨,袁术此时正在南阳,因其出身和地位,一向不被士人待见的孙坚选择依附袁术,把南阳交到袁术手上(得据其郡)。南阳是大汉第一郡,光武帝的老家,领三十七县(侯国),黄巾起义以来虽屡经战火,依旧有“户口数百万”,不亚于一些贫瘠州。

后董卓以刘表为荆州刺史,为了安抚袁术,于是表其为南阳太守,不管朝廷同意不同意吧,好歹这个太守之位不是自领的,皇帝失势的情况下,可以名正言顺的占据南阳。

有了这么一块富饶之地,还有孙坚这样的猛将附之尾骥,任其驱使,袁术一跃而成关东实力排在前列的诸侯。同为一郡太守,袁术的实力超过袁绍、张邈、桥瑁同级人物,也要超过刘岱、孔伷两位刺史,仅在冀州牧韩馥之下。

但和韩馥一样,袁术未能发挥好本身的优势,一步步走向失败。

第三,始终占据富庶之地

大汉的最富庶的地方在哪?豫、兖、冀、青为主,此外还包括三辅(京兆、扶风、冯翊)、三河(河南、河内、河东)、江淮之间(徐州、庐江、九江),外加一个南阳。长江以南被视为蛮夷之地,凉州西北、幽州、并州时刻被异族威胁,是负担,益州的天府之国的名声还未传出。而袁术起家之地是南阳,后孙坚为接替孔伷为豫州刺史,所以豫州可算作他的地盘,后来至寿春,又占据九江、庐江。

所以说,袁术尽管屡次失败,但始终都占据着富庶之地,随时都有东山再起的本钱,但可惜的是,他未能有效利用这些,于是逐渐衰落。

三、袁术败亡的原因

那么,掌握了优势资源,实力雄厚的袁术,为何在短短几年间就败亡?

1、性格决定命运

袁术少年时“飞鹰走狗”,“后颇折节”,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颇”字,表明“折节”不是性格使然,而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或者说带有被迫性质,所以袁术身边留不住人才。同为袁氏子弟,袁术还是嫡子,但身边却没有几个让后人称道人物,如陈琳、许攸、荀谌、郭图、逢纪等年轻时的朋友,都选择了庶出的袁绍,可见袁术是多么不招待见。

2、施政不善

“官五代”出身,富贵公子,自不懂民间疾苦,因此得势后骄奢淫逸。初据南阳时,“户口尚数十百万”,然其“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恣无厌”,所以导致“百姓患之”的结果,偌大一个富庶之地,被袁术折腾的不像样。同样的,当他到寿春立足后,也是同样如此,把富庶的淮南折腾的“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资实空尽,不能自立”,连待都待不下去,只能离开。

3、四处树敌

袁术没有规划好目标,以致四处树敌。

看一看袁术的敌人都有谁。

刘表。袁术刚刚成为南阳太守,就派兵屯驻鲁阳,阻止刘表赴任,结下仇怨,后来刘表表袁术为南阳太守,算是达成谅解。初平三年,袁术又派孙坚攻取荆州,这就是结下死仇了,所以初平四年袁术才率军北上兖州,刘表后面就直接派兵断其粮道,导致袁术失败后只能另据他方。

曹操。初平三年,兖州刺史刘岱战死,鲍信、陈宫等人迎曹操入兖州。也许是看到机会,初平四年,袁术带着长安委任的兖州刺史金尚,引兵进入陈留,屯驻封丘,想要名正言顺的占据兖州。曹操好不容易才得到一块地盘,自然不容此事发生,一番大战后,袁术败退扬州,但自此二人结仇。后来曹操迎奉天子,袁术僭越称帝,这就更是不共戴天之仇了。

袁绍。和袁绍大概是自小矛盾的积累,一个是平庸的嫡子,一个是表现优异的庶子,自小被放在一起比较,袁术自然有心理阴影。本来兄弟二人一南一北,联合起来夺取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偏偏互相看不顺眼。于是袁术北连公孙而攻袁绍,袁绍也不客气,南结刘表,派周昂攻阳城,想要夺取豫州,自此兄弟二人相爱相杀。顺便说一句,也正是有袁绍的支持,曹操才得以把袁术从兖州赶出去。

刘备。袁术占据淮南,自称“徐州伯”,明确表达自己对徐州的觊觎。兴平元年(194年),陶谦病死,刘备接掌徐州,自然引起袁术的不满。建安二年(197年),袁术派兵攻徐州。此役,以刘备为吕布夺取徐州结束,袁术害得刘备丢掉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盘,自然被刘备视为死敌。

吕布。吕布夺取徐州后,袁术准备僭越称帝,欲联合吕布,吕布先是同意,女儿都送出去了,又在陈珪的劝说下反悔,袁术自然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羞辱,于是派大将张勋及投奔而来的杨奉、韩暹攻吕布,却被吕布策反杨奉二人,大败张勋。

可以说,袁术周边的诸侯,全部被他得罪,除了孙策都有开战的记载。就连孙策,等袁术死后,就派兵夺取庐江,可见其对袁术也没有好感,只是顾及名声罢了。

4、不会用人

说袁术不会用人,分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用对地方,二是无法为其所用。

袁术手下没有人才吗?绝非如此。尽管袁术麾下的人才在后世知名度不高,但还是有一些人才的。比如袁涣(这可是刘备所举荐的茂才),但袁术不听其建议。还有孙策,作战勇猛,许诺重用而食言,以致孙策离心,最后领兵下江东,脱离袁术控制。

无法为其所用的人就更多了,河内张范,避乱扬州,拒绝袁术的招纳,后来是曹操的谏议大夫、参军;陈郡何夔,避乱淮南,拒绝袁术征辟,后为魏国太仆;刘晔,这可是淮南本地人,当时还年轻,估计袁术看不上,后来是魏国大鸿胪;沛国刘馥,避乱扬州,不但不为袁术所用,还被其说服袁术部将戚继、秦翊带人投奔曹操,后为扬州刺史……所以说,不是袁术手下无人,而是其不会发现人才,不会任用人才,这才导致袁术麾下好像都是废材。

5、战略错误

作为割据诸侯,袁绍想的是“南据河,北阻燕代,兼夷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刘备执行的是隆中对而欲三分天下,孙权想要的是据长江天险南北分立,曹操的野心更大,“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但是袁术,始终未有一个清晰的战略规划。在南阳时,南有刘表,北方是被董卓焚毁的河南尹,西出武关是三辅之地,东部是豫州老家,可以说,无论向那个方向扩张都能有所成就。但袁术选择高难度副本,第一个找上刘表,派孙坚攻取荆州。

攻伐刘表没什么,反正即便刘表已经得到南郡北地世族的支持,但初入荆州,威望不足,且内有叛乱,如果得到荆州,也不失为一个战略要地。但问题是,袁术没有狠下心来拿下刘表,在孙坚战死后就没有继续出兵,反而越过颍川直抵陈留,进入兖州,进入地狱级副本,与曹操袁绍争锋。然后,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又被刘表断了后路,南阳回不去了,只能跑到扬州去。

到了扬州,不思稳固豫州,也不主动过江平定江东(估计是看不上),而是觊觎徐州,先后和刘备、吕布交战,最终也未能夺取徐州。等曹操南下后,袁术就只能龟缩于无险可守的淮南。

所以,没有一个良好的战略规划,是袁术失败的重要原因。

6、僭越称帝

建安元年,孙策以传国玉玺换来父亲孙坚的部曲,进兵江东。袁术见汉室衰落,得到玉玺后,自以为天命所归,于建安二年僭越称帝,建仲氏国,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百官公卿,天下为之哗然。

此时曹操已经稳定兖州,袁绍占据河北,在与公孙瓒的征战中已经处于优势地位,势力发展迅速。而袁术屡战屡败,不复当年盛况,这年九月,袁术攻陈国,杀陈王刘宠及国相骆俊,陈国距离颍川很近,威胁到许昌的安全,于是曹操东征袁术。袁术还没等曹操到来就先行离开,被曹操大破其将桥蕤、梁纲等,一直把袁术赶到淮河之南才返回。

从这次战争可以看出,袁术对曹操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勇气称帝,或许是为了过把瘾就死。因为称帝,本就不得民心的袁术被天下人视为叛逆,唯一没有敌对的孙策也来信绝交,可谓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加速了其败亡的过程。

综合以上情况,袁术要是不失败就没天理了。苦撑两年后,袁术实在待不下去,于是想把帝位让与袁绍,建安四年,北上欲投青州袁谭,为刘备所阻,返回寿春后,穷的连口蜜汁都吃不上,呕血而亡。

(0)

相关推荐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邈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张邈(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张邈重大事件之四--家室相托,曹操之信赖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以此为契机,东汉王朝的混乱程度再上一个台阶,关东诸侯失 ...

  • 论如何从基友走向死敌的

    军师联盟剧照 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末的斗争更像是士人在掀桌子,袁家.荀家.司马家你方唱罢我登场,汉末有对好基友,一个是信马由缰的曹操,另一个是高帅富,袁绍,字本初. 捡肥皂的曹操 其实要不是袁氏兄 ...

  • 刘岱:姓名表字相同,不代表经历相同

    浩荡有而无,云烟往复还.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人们大多是单名,在史料中偶尔能看到一些姓名相同者,不只是一对也可能是多位.本篇就来聊聊刘岱,字公山. 刘岱是青州东莱牟平人,汉末 ...

  • 曹操霸占张绣婶娘邹氏,弄得自己差点没命,他后来如何处理邹氏?

    公元191年,对曹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自去年讨伐董卓失败后,长期漂泊的他终于获得了一块根据地. 虽然这块名为东郡的地盘不怎么大,但好歹可以安身立命. 说起来,这件事也挺有趣,曹操能担任东郡太守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杨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张杨(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张杨重大事件之五--结好曹操 在上一篇中,笔者讲到张杨被董卓封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作为董卓与袁绍两大势力中间的缓冲地带. 初平三年(192)四月 ...

  • 三国演义中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比实力谁最强谁最弱,如何排名

    以三国演义为背景,因为董卓祸乱朝廷,废立皇帝,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于是逃走,逃到陈留郡后,曹操在当地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同时曹操矫诏向各地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檄文发布之后,很快就聚集了十八路诸侯,准备 ...

  • 狗血三国之诸侯惨兮兮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轮番干政,禁锢正直文士,政局混乱.汉桓帝.汉灵帝昏庸无道,亲小人,远贤臣,聚敛无艺,卖官鬻爵.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压榨百姓,各级官吏大多为贪滥之徒,苞苴为政,贿赂公行.天灾频仍,民不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臧洪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臧洪(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臧洪重大事件之四--受命出使刘虞,半途袁绍留用 初平二年(192)左右,张超没有回到自己的地盘广陵郡,而是留在哥哥张邈的陈留.看起来张超并不是安分 ...

  • 三国历史科普系列一——从初为郎官到官渡前夜:曹操集团的形成之路与汉末豪族

    精选中国五大乱世的文章进行历史科普,即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夏这五个乱世,都是诸国割据的时代,有大分裂时代,有小分裂时代,有广为人知的,也有鲜为人晓的,本期是第二个乱世,三国时期,欢迎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邈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张邈(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汉末三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曹操为中心人物而展开,作为整个中国古代史名列前茅的杰出帝王,曹操的大部分事迹人们都耳熟能详,这一历史时期的各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