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可以曲高和寡吗

屡见有人用“曲高和寡”为不受老百姓欢迎的作品辩解,说不是作品不好,而是作品内涵高深,老百姓看不懂,不理解。这显然误读了“曲高和寡”的含义。

曲高和寡,词典释:“原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现用来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大众所了解或欣赏。”可见该词不是褒义的,是含有讽刺意味的中性词。用它来为不受老百姓欢迎的作品辩解或美化,是不妥的。

艺术作品的本质是传递美,它承担着世俗的救赎功能,所以它不能曲高和寡。不通俗,不为大众所喜欢,就走不到老百姓的心目中,那它如何发挥审美救赎的社会功能?所以创作文艺作品,首先应该思考如何让作品雅俗共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品的社会价值。

书法创作造成曲高和寡的原因,拙见主要有三:

一是脱离了传统轨道。书法美是书家以汉字为原料再加工的结果,这种加工不能臆造,要有法可依。这个法,就是传统。因为传统书法是人民大众认可的范式。千载以来,传统经典因其艺术的亲民性、通俗性,至今仍熠熠生辉,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是唯美的、根深蒂固的。歌德说:“一个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往往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派。”因此我们的创作应该首先守住“旧”,要先入古再出新。比方书法技法,它是中国书法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形成的、稳定的、科学的、普适性的规范,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认同机制,也是成就中国书法艺术屹立于世界艺林的根本保证,更是中国人用以评价、欣赏书法的核心标准。相对世界其他艺术,它有独特性、唯一性和封闭性。遗憾的是,不少学书者没有深刻领悟到这一点,轻率地改变这种规则,美其名曰创新书法、现代书法;当人们提出异议时,不去反思,不去修正,反以“曲高和寡”自慰,让人叹惜。我们不否认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当代艺术要有时代精神,问题是:如何创新?要有怎样的时代精神?当代书法可以与传统拉开一定距离,但不能分道扬镳;它与传统书法的关系,应该形影相随、水乳交融。

二是过分强调作品的个性。认为当今的行情是以个性论成就。这话不完全对,应该说是以风格论成就。因为个性不等于风格,风格有一定的美学意义,而个性只是异于别人,可能有艺术属性,也可能没有。对那些不具备艺术属性的个性,虽然也会有少数人点赞,但它绝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冲击力。迷信有冲击力的作品、博人眼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其实这是一种急功近利、躁动庸俗的心理。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目的是让人瞬间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艺术的震撼力,但前提还是要有艺术属性。如果只是狂、异、怪,虽然也有冲击力,但那不是人民大众对艺术的感动,而是被污染眼球后的心灵地震。

一个基本共识是,作品的优劣与一个人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心无积蕴、不悟真谛,不了解人民大众的审美诉求,就很难创作出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创作要有一个蝶蛹蜕变的过程,是长期练眼修心的升华,是最大限度地吸收传统营养的结果。(王恩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