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之四-云南民族文化村(中)

纳西族

纳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积49.5亩。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村寨入口处的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神"坐骑塑像.“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纳西人信奉。

《创世纪》中国纳西族神话。作品以创世过程为线索,集中了纳西族的原始神话内容,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宏大的长篇巨著。作品展示出世界起源、开天辟地的奇丽场景,贯穿着善恶斗争,突出人的力量和智慧,歌颂劳动与坚贞爱情。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研究纳西族的历史、哲学、宗教、习俗、伦理、婚姻等的重要资料。村寨两面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东巴文化气息。


以重彩绘画、雕刻为主题的"三坊一照壁"、"民居楼"、"花马坊"。

花马坊。

"工艺楼"、“纳西古乐宫”等主要建筑衬托出极富特色的丽江"四方街"。


纳西族历史文化悠久丰富,著名的东巴文化象形文字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还在民间流传使用的活的象形文字。

用这种象形文字写成的典籍叫"东巴经",是一部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清新优雅、娓婉动听的纳西"洞经音乐",溶合了古代中原宫庭宴乐的旋律音韵,是当今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丽江没有去欣赏纳西古乐,没想到在这里补上了这一课。纳西古乐宫中有一位老者已经80岁高龄,他自幼学习纳西古乐,并且已经传授给他的孙子了。今天只有我一个游客,由于我对纳西古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老者告诉我很多纳西族的知识,并热情认真地为我一人专门演奏一曲精彩的纳西古乐。他的肤色是好几十年的高原阳光灼烧出的黧黑,面目轮廓分明,鼻梁高挺,眼窝微陷,一把灰白色的美髯使他平添了某种道骨仙风。表演开始了,老者报上曲目名“山——坡——羊——”,声音苍老,却有种苍凉悠远的意味,他把每一个字皆以拖长的平声念出来,仿佛在把那些久远的乐声呼唤回来。停顿片刻,乐声响起,我不通音律,却也能从这留存了几百年的纳西古乐中听出沉甸甸的历史感,要知道,纳西古乐就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中原古乐呀。我所听到的,正是古人听过的旋律,只不过听曲的人相隔了几个世纪。在一瞬间,透过这琴弦之声,我感觉和宋人、元人有了某种程度的相通。后来,乐人们相继演奏了《水龙吟》、《念奴娇》,每次,这位老者都用同样苍凉而悠远的声音报上曲目的名字。一曲奏毕,我全心全意地奉上掌声,那里面满含着敬意和感激。

大门的楹联是东巴文化象形文字写成。

七星羊皮背饰又称为“披星戴月”“七星羊披”,它是由绵羊皮制作而成。首先硝皮,使其柔软色白后裁剪成蛙身形状并与人背大小相当,“蛙头”朝下,在其正上方缝一块一米长,三十余厘米宽的黑丝绒,在披肩下接背带处,是两个缝上去的直径约3寸的圆形图案,下面几寸处再用五彩丝线绣上七个直径约1寸的圆形图案,称为“七星”,七星中心钉有两条细带。然后再用一对绣有蝴蝶纹饰的17厘米长、5厘米宽左右的白布做背带,就成为独具特色的羊皮背饰。

对羊皮背饰图案的形成,有不同的传说。其一认为:缀在羊皮上面的大圆图案,左圈代表太阳,右圈代表月亮,七个小圆则代表七颗星星,因而被称为“披星戴月”。寓纳西族妇女的辛勤。

其二认为:纳西族东巴经及民间口头传说中都有纳西人在古时很崇拜青蛙,将其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把羊皮剪成蛙体形状,表现的是纳西族对图腾的信仰崇拜。同时,蛙有较强的生育能力,反映在服饰上是强调妇女的生育观。

古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

东巴面偶、泥偶和木偶作品,整个造型给人 一种活灵活现的神态,从并不惟妙惟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

纳西族有三个活化石,分别是东巴文、纳西古乐和被誉为“人类社会的活化石”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的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

平安鼓。

与纳西小伙子合影。

摩梭之家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分支,居住在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周围。摩梭人至今在婚姻上实行“阿夏”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和以母系为纽带传延世系的母系大家庭。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于人类的母系社会时期。但当人们在摩梭人中发现这种母系社会生活的残余方式后,引起了世人关注,所以人们把摩梭人这种至今还保留的婚俗和母系大家庭生活方式称为“人类社会的活化石”。

从纳西族村翻过一座葱茏的小山峦,紧依“泸沽湖”畔建有一座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圆木建成风格拙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

摩梭人的房屋结构一般为四合院,全用圆木做成,摩梭人称它为“私鲁鱼垮” ,意为木头房,也叫木楞房 房屋正房中间为老人房,即“老祖母房”,老祖母是摩梭家庭中身分地位最高的长者,掌管着家庭的财政和决策权。

老祖母房集卧室、客厅、厨房为一体。

老祖母房右侧是厨房。

灶台。

灶台上摩梭人腌制的猪膘肉 ,又名“琵琶肉” 它是由整头猪腌制的,可以一二十年不变质,是摩梭人饮食中特产。

右侧有间“生死房”,摩梭人生产和死亡都在那间神秘的小房子里进行。

祖母房正中一个佛台,摩梭家庭称它为“司土” ,即“房心”佛房内正中墙壁上挂有一块火神牌,它象征着母系家庭象火一样的旺盛,是家庭里的吉祥物,火神牌下为火塘。摩梭人的火塘长年不熄,象征母系家庭的生生不息。

在房内的左侧有一张床,这是摩梭家庭里的老人床,一般是家中年纪最大的女性的卧榻,它体现了摩梭人对女性的崇拜。摩梭人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比男性高,因此有“舅掌礼仪母掌财”一说。

祖母房外还有粮仓。

竟然用木料做水缸!

石磨、蒲团和簸箕。

出了祖母房朝东的楼就是经楼。摩梭人信奉藏传佛教,经楼的室内布置精致,佛光、转轮、酥油灯,使您置身于神秘的佛教氛围中。

朝西的楼现在卖酥油茶。

摩梭家庭里的门楼上是女孩子的闺房,即“阿夏房”。

摩梭人婚姻还保持着“男不娶 女不嫁”的“阿注”走婚制,“ 阿注” 即朋友的意思,成年的男子和“阿夏”通过认识了解,阿注关系确定后,男子每晚就到阿夏房走婚,翌晨又回到自己家中,他们共同生下的孩子则由舅舅抚养。男子要从这高高的窗户爬进去!

在窗口等候情人的“阿夏”。

姑娘房。

阿夏们的表演。

美丽的阿夏。

猪槽船。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泸沽湖与世隔绝。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独特的“猪槽船”。

传说:当年大水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谢纳咪”即泸沽湖。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妇女,见大水滚滚而来,危急时刻她迅速跳进了猪槽.逃脱了灾难.得以幸存。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妇女.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

布朗族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    
    布朗族寨门。两侧有蛙的图饰。森林中的动物不分大小,大象、野牛、蛤蟆、竹鼠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其中的一些动物甚至被认为是本氏族祖先的亲族,代表着祖先的魂灵,对它们既不能侵犯,更不能伤害。

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广场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布朗族是一个具有独特的生殖崇拜和原始信仰的民族,在其鬼神广场中央竖立的石雕,象征着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反映了布朗族对生命和生命力的崇拜,以及祈求生存繁衍、人畜兴旺的良好愿望。后面是竹楼。

民居大都是茅草大屋顶。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

布朗寨内林木葱郁,植被茂盛,民居散布其中。

二层楼的竹楼。一层是木雕作坊。二层是民居。

布郎族村寨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住房多为两层结构的竹楼,楼下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

布郎族有名无姓,男子多称艾××,女子多称依××。布郎山至今仍盛行母子连名,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

姑娘房。

小伙子房。

象脚鼓。

布郎族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

拉祜族寨

电影《芦笙恋歌》展现了拉祜族的勤劳与淳朴。插曲“婚誓”,就是根据拉祜族的芦笙曲调创作的。“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是典型的山地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有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

拉祜族寨门。大门两侧画的是葫芦。

先祖龛。

先祖母龛。
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

  这种习俗的由来是:相传很久以前,洪水漫天,人都淹死了,只有两兄妹躲在一个大葫芦里在汪洋大海中随波逐流漂泊了7天7夜,幸存下来,后来他们结为夫妻,繁衍了后代。又传说,远古时代,洪水之后,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孤儿。一天,他在池塘边玩耍,有一条小红鱼吐了一粒葫芦籽给他。孤儿把它种在自己的茅棚外,不久结了许多葫芦。一天夜里,一声巨响,一道金光,从葫芦里走出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与孤儿结成夫妻,从此,人类便繁衍了下来。因此,葫芦便成为苦聪人的标志。

葫芦广场。

拉祜族图腾柱阵。

木雕图腾。

像非洲民族的木雕。

拉祜族小伙为了表示对心仪女孩的爱意,他们先要爬上高高的绳架,从顶上取下鲜花,在走过独木桥,把鲜花戴在姑娘的头上,抱着姑娘走回独木桥。

一起用绳子荡回家。

民居前的牛饰。

姑娘织布。

寨内还有图腾面具。

葫芦画。

栩栩如生,颇有特色。

拉祜族青年人也时兴吉它。服饰特点: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

唱得非常有味!穿着也汉化了。

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

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大家庭公社的长期存在,拉祜族建盖了自己的:“大房子”,又称“长房”,并得以长期保存下来。在拉祜族寨里,建有长约15米的“大房子”,内部分成若干间,一间相应居住一个家庭,展示了拉祜族以血缘关系为主居于同一“大房子”的传统生活习俗。

二层卧室。

基诺族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 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 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 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5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无本民族文字。

大门

基诺族崇拜太阳,在基诺人的背心上,绣有太阳的图案,能分辨村寨的主要饰物枣背包上,也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相传,远古的时候,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世上只有玛黑、玛纽兄妹得造物主的指点,躲进蒙着牛皮的大鼓里才幸免于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兄妹俩只好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成了基诺族的祖先。他们非常感激太阳鼓的救命之恩,于是便在每年十二月丰收喜庆之时敲击太阳鼓。儿孙们听到鼓声,便纷纷围拢大鼓,手舞足蹈,尽情欢跳,于是太阳鼓和太阳鼓舞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了。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之,据说能带来吉祥。

人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对太阳的虔诚和崇拜。

鼓房。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

象征父系大家庭集体居住的"大公房"保留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遗迹,有原始父系过着相对独立的集体生活。

大公房。长约20多米,为茅草房顶。

二层。一条通道居中,正中间一排设置火塘,我与基诺族姑娘在火塘旁。

两侧是各个小家庭的住房,各家面积相等。同一氏族的数代人全部居于其间,少则几十人 ,多者100多人。大房子内按小家庭多少,用木板隔成若干格。父母靠神柱住,用第一个火塘,负责做饭。其余子女分别按顺序住,最小的孩子紧邻父母,子女分别做菜,一起吃。这是基诺族最典型的住所。

与基诺族小伙子在二层栏杆旁。

民居楼。

茅草屋粮仓。

基诺族的太阳广场,它反映了基诺族的太阳历和对太阳的崇拜。广场中央的石球上刻有基诺族的祖先,四周的石柱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基诺历一年为十二个月,一月三十日,各月名称与汉族类似,地支在前,天干在后。以六十干支为一轮纪年,纪日。

中间的石球。

基诺族妇女善于纺织。基诺族的布料用腰机手工纺织而成,名为“砍刀布”。织布时,妇女席地而坐,经线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两根木棒上,纬线绕在竹木梭上。操作时用双手持梭来回穿行,每穿行一次用砍刀式的木板将纬线推紧,如此周而复始,一块漂亮的“砍刀布”便织成了。

  基诺族就用这种“砍刀布”装扮着自己。男子通常穿无领无扣的对襟黑白花格上衣,前襟和胸部有几根红、蓝色花条,背部绣有约2 0 厘米见方的太阳花式图案,下穿宽大的长管裤或短裤;

妇女胸穿鸡心式的绣花胸兜,外穿蓝、红、黄、白花格无领对襟上衣。下穿红布镶边的短裙,裹蓝色或黑色的绑腿。头戴长及肩部的披风式尖顶帽。这种帽子别具一格,形似现代都市风雨衣上的尖顶帽,是基诺族妇女服饰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用长约6 0 厘米、宽约2 3 厘米的竖线花纹砍刀布对折,缝住一边而成。戴时常在帽沿上折起指许宽的一道边。身材苗条的基诺族妇女穿戴上这样一套色彩协调、剪裁适体的服装,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

基诺族姑娘在梳妆。

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

基诺族的契约,图案对称,一人一半,兑现后毁掉.

基诺族的传统乐器就是竹筒,7个竹筒具有7个音阶(七柯)演奏起来音色优美和谐,用长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头就竹节做底,另一头削成斜品,在筒身的一侧开一条约五厘米的小槽。槽靠近筒底音高,离得远音低。竹筒越短音越高,越长音越低。第一个敲得最急,其它根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成了基诺族喜庆、欢乐时必不可少的助兴乐器。

两位喜欢弹唱的基诺族青年男女。

歌声质朴,旋律优美,我知道那是发自内心的歌唱......

基诺小伙子敲着鼓,鼓声雄健深沉;

基诺姑娘们跳起了轻快的三跺脚,舞姿轻快活泼。

还有人敲着竹筒。

游客互动。

彝族

电影《边塞烽火》、《达吉和她的父亲》让人初识彝族。彝族村地处民族团结广场以西,占地面积51余亩。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整个村门是一个牛角的造型,村门两边有两个大酒坛。彝族是个崇尚"酒”的民族。彝族谚云“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族通过自己独特的配方酿制而成的“杆杆酒”营养丰富、口感纯厚。彝族喝酒不会干杯的,都是喝转转酒。
       彝族的“彝”字还是毛泽东主席选定的,1950年彝族代表进京,因彝族支系众多,称呼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些代表就请毛主席为民族定名。毛主席认为“鼎彝”的“彝”这个字好,有“米”旁,有“丝”旁,有吃、有穿;鼎彝又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包含庄重美的意思。这个名字立即得到了彝族人民的承认和拥护,于是“彝”字正式作为彝族的称呼定了下来。

正对村门的红砂石墙上巨大的“三虎浮雕”,粗犷而有生气,这是根据楚雄州牟定县风氏土司出土文物中的虎图设计制作的。大门两侧有一口大酒缸。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转过石墙,又见远处又一硕大黑色“虎头”,那是一座人工虎山。

老虎嘴里有毕摩祖师的塑像。在毕摩体系中分有天上的毕摩(彩肯)和人间的毕摩,彩肯是掌管天上人间法事的神灵,也就是毕摩祖师,传说他每天要主持六场法事,天上三场,人间三场,因为繁忙就在人间选了徒弟。当人间的毕摩遇难解之事,就要请天上的毕摩降临相助。

毕摩的主要职责是应请为人祭祖、丧葬祭祀、治病、传药方、招魂、安灵、送灵、祛邪、禳灾、合婚、占卜以及对因偷盗、口角而发生的纠纷进行神明裁决等。在彝族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毕摩能沟通鬼神,是神界派驻人间的代表,而且拥有渊博的学识,彝族中有这样一句谚语:“调解人的知识上百,兹莫(部族首领)的知识上千,毕摩的知识无数。”

虎山前面是十月太阳历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雕刻着太阳、虎、火、八卦等图案。广场周围有十组月亮石雕。每个月球都分黑白两色,但黑白面方向各异,表明十月历中每个月月亮所处的不同位置。十月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外加5—6天年节。此历优点突出,月、日数整齐易记,季节性准确科学。它历史十分久远,约在夏朝就已使用,十月太阳历是彝族人民的骄傲。在十组月亮石球的外圈,是十二生肖雕像。彝族古代以十二生肖记日,与汉族十二生肖不同的是:它以虎为首,而不是以鼠开头。

彝族图腾柱。

彝族的文字。 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仍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

文字

再往前走,便是彝家民居。它是以滇南峨山一带的彝族土掌房为原形。

       彝家土掌房,又名土库房,是土墙土顶的泥巴房。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汉朝,为适应滇南亚热带气候和山地特点,彝族先民从自然、审美的角度和宗教文化角度衍演创造出了南滇一绝——土掌房。现今保存最完整和较大面积的当属坐落在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的城子村。城子村的土掌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建到山顶。全村约400多户人家,一千多间土掌房,这些房屋前后相衔,左右毗连,结为一体。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乐器有葫芦笙、玛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葫芦笙音色柔和,像雾像雨又像风,悠长旷远如茫茫群山,园润深沉如远古气息,节奏轻快如跳动的火焰。

这位彝族大哥,身背多种乐器,其中就有葫芦笙。

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我们在中学熟悉的“快乐的哆嗦”就是根据彝族民间舞改编的。

阿细跳月是彝族最具特色的舞蹈,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传说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当春耕时节,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干活,夜间才能借着月光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疼了就抬起来跳两下,还“啧啧”地喊两声,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所以就叫“阿细跳月”。

打歌主要流传于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思茅、玉溪、红河等地区的彝族聚居区。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因此又称跳歌,打歌,打跳,跺左脚,左脚舞,跌脚和跳笙等。

打歌是一种集体舞,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传说英雄阿真为了打败奴隶主那迢迢,就用火把捆在羊角上,赶着饥饿的羊群冲进那迢迢的城堡,把那迢迢烧死。其后彝族人民便每年点火把庆贺。

节日里,白天斗牛、摔跤,热闹非凡;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这里届时也非常热闹。

彝族地区能真正使用彝文的人还很少。这“酒歌楼”三个汉字上面就是彝文。

一对彝族青年。

室内摆设。

阿着底绣姑坊。墙面装饰很素净。普氏阿着底刺绣,是石林撒尼族民间刺绣。

二层建筑。

哈尼族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滇南地区,人口129万(1995年)。据考证,哈尼族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茶叶的民族。在今天,哈尼族仍以蔚为壮观的高山梯田和数量众多的精品名茶著称于世。
  这是哈尼族寨简洁而有特色的寨门,叫“龙巴门”(也称为罗扛),分为正门和左右侧门。寨门上挂有木刀和驱邪逐鬼的器物,哈尼人认为有这个寨门,村子里才能受到神的保佑。

站在左右侧门前的是一对裸体男女木雕,它是生殖神,保佑村寨人丁兴旺,这是古代祖先崇拜的遗迹。

寨门一年一换,旧门不拆,又加新门,这样就形成寨门的长廊。

  进了寨门,迎面就是日月广场。广场正面是白色的半圆形巨型浮雕墙,两旁四棵白色的图腾柱。浮雕墙的图案描述了哈尼族鱼生万物的人类起源传说。

  日月广场中的四棵图腾柱则代表了哈尼族的起源、发展、高峰、南拓四个历史发展时期。

广场西侧和背后是哈尼族的民居。哈尼族的民居有四种形式:东瓦房、北土掌、南干栏、边境地区茅草房。其中干栏式民居较有特色的又是蘑菇房和母子房。

蘑菇房是红河元阳、绿春等地哈尼族最典型的民居,因住房形似蘑菇,当地人把它形象地称为“蘑菇房”。

房子一般为土木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房,用石块奠基,以木柱为墙。屋顶分为双斜面、四斜面,并用茅草或瓦片铺盖。草顶不仅能遮风挡雨,更重要的是使房内冬暖夏凉,通风干燥。第一层不宜人住,多用于关养牲畜;第二层住人,屋内有火塘;第三层堆放粮食及储藏食物,该层是顶楼,蘑菇形房顶使其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故粮食及其它物品不宜受潮。住一、二年要用长棵稻草更换房顶,使房屋看起来完好如新。

母子房为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民居形式,是由竹木建成,主房是母房,房屋宽敞。

周围环绕的小间木屋为子房。哈尼族青年到了16岁就可以独立拥有一间子房,在子房中青年男女可自由交往,甚至通霄达旦地弹唱说笑。

先登上子房看看。里面的摆设。

我们走进母房。先留个影。

到另一栋房。

中间有一个火塘。在云南哀牢山区哈尼人的家里,火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它成了家庭的象征。哈尼人认为,火种不断与家庭的兴旺是相连的。因此,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每逢节庆之日敬祖先时,各户都要用米饭、肉食和酒专门祭祀火塘,把火诏民祖先同等看待。全家围坐火塘时,则按辈分高低分设座次。火塘左侧边的矮床里面,是家中最高辈分男女的座位,矮床中间和外面是来客和晚辈的坐处。

屋里还有一个表演舞台。姑娘和小伙子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美丽的主持人。

碗舞。

竹筒舞。

手鼓舞。

表演后,姑娘们邀请我们跳滑杆。

小伙子用树叶吹奏美妙的音乐。

主持人吹葫芦丝。

 广场东侧的水磨旁有一个小型的梯田模型,梯田是哈尼族山区最有特点的景色。在滇南红河南岸的哀牢山中,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到山顶,道道田埂犹如天梯一般直抵云端;而游动交错的沟渠、埂堤衬着天光,更如同万练银蛇飞舞大地,缠绕着重重大山。哈尼族是中国梯田的首创者之一,从梯田的发展演变和现在仍在发展的梯田而言,哈尼族还是这一农耕样式和农业形态的最持久发扬者和最完整保持者。今天,哈尼族梯田吸引着无数的海内外旅游者和摄影家。国际人类学家称赞它为“真正的大地雕塑”。

水车。

打秋千。荡得真高。

哈尼族的手工制品之独有在于主原料都取自云南哈尼族聚集地独有的植物里,树皮做的衣物,桌布,树籽做的手链项链,多么不可多得的“风情万种”。

这些材料都是很多年才能长出一波来,既不能人工种植培养,又不能仿造,这也是其独特魅力的“秘密”所在吧。

爱伲人

爱伲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人口约十九万。云南省的哈尼族大部分居住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居住在西双版纳的部分哈尼族自称为爱伲人。爱伲人有语言、无文字。

爱伲人崇尚黑色,“以黑为美”、忌讳白色及双数,他们服饰也多为黑色为主,在上面点缀少许的花边,女子成年后用黑布绑腿。男子习惯在黑布包头上插花,妇女穿短裙,帽子上满缝银片和银泡。

爱伲女子以黑而健壮则为美。

继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