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守秩序的坏处(劲爆短评)
工业革命以后,全球多数国家,对守秩序的偏好大增,使其几乎成为一种普世价值。
但是,守秩序,是否必然有持续的正面效益,值得商榷。毕竟守秩序,也有不小的“成本”。
日本迟迟无法摆脱“失落的二十年”即与此有关,甚至有学者批评,正是日本民众反射性的服从命令,“制造”出福岛核灾。
图片说明:日本311东北大地震、福岛核灾受灾区,浪江町一景,小学走廊学生的物品,甚至来不及带走
众所周知,守秩序的文化,让日本拥有干净的生活环境、井然有序的社会步调、勤劳有礼的人民,以及宝贵的工匠精神。这是外国旅客喜爱日本的主因之一,也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重创交通、电力正常运作之际,在人口超过1300万的东京,竟可见到民众不显混乱,安静依循相关疏导的关键。
相对的,日本也投入大量心力,建置许多组织与规范,以维系社会秩序的工整。例如日本有40多项垃圾分类规定,民众手帕丢弃前没洗干净,将收到严厉警告。同样情形,也发生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
这种守秩序文化,充分体现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社会行动观(social action),也就是即社会制度塑造人们的观念、信仰和价值,并控制人们的行动。
问题是日本守秩序文化,过于根深蒂固,让韦伯所强调的许多个体合作、竞争和冲突,将具有修正社会制度之效果,难以显现。甚至因经济长期低迷,而惧怕混乱与改变,反而强化了社会对秩序的执着,不仅扼杀了创造力、表达异见与改变的勇气,让社会越来越僵化,也助长利益团体,持续垄断社会资源。
受日本政府委托,调查福岛核灾的东京大学教授黑川清便痛批,日本民众反射性的服从命令,不敢质疑权威、墨守成规、集团主义及岛国心态,“制造”出福岛核灾。
图片说明:日本311东北大地震、福岛核灾受灾区,浪江町一景
麻烦的是,日本还有“唯自家秩序才是宝”的迷思。这种迷思,曾带领日本,打造出电子业的辉煌,却又在通讯科技快速发展下,孤立隔离于全球,使索尼(Sony)、夏普(Sharp)等大型企业,错过商机,落得出售事业体与股权的困境。
守秩序必要吗?当然!
但是,要先弄清,究竟遵从了何种准则下的秩序、代价有多大。诚如《乱好》(A Perfect Mess)两位作者,亚伯拉罕森(Eric Abrahamson)与福瑞曼(David Freedman)所言,“适度”混乱的人、制度和系统,比高度有序的,更有效率、弹性与创意的情况,也不少见。
美国作家凯文凯利的著名著作《失控》,就描写了这个奇妙的过程,在现代社会里面,智慧不再被集中组织,而是更像蜂巢中的一个个蜂窝,在不断的失控、混乱的过程中,却产生了美妙的结果。
凯利将《失控》这个观点,应用于官僚组织和超越人脑的智能计算机,认为适当的失控,对于社会,对于官僚组织,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可能是一件好事。
几年前,腾讯眼看就要衰落了,QQ产品已经落伍,通过微信的横空出世,拯救了整个腾讯。马化腾事后总结道,企业内部要保留一个创新的土壤和空间,不能事实按部就班,否则就是官僚主义横行,条条框框约束。马化腾称之为:企业内部“创业生态系统”,其实跟过去的企业管理讲究秩序,已经重大突破了。
因此,人们应开放地看待,生活和制度各层面的混乱,并思考哪些混乱,是可被接纳的。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