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咖张沛超:迷茫、心累…改变的关键,藏在这2个字里

我们知道,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
但回到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这条常识特别反常:
你经常陷入感情纠葛,爱上让自己苦不堪言的人;
每次全力准备,到关键时刻就会迟到、拖延搞砸事情;
明明很讨厌父母的坏脾气,可还是忍不住对着孩子发火;
下定决心好好工作,到头来还是为同样的理由辞职;
知道熬夜对健康不好,可还是忍不住晚睡……
如果要符合逻辑,那么最可能的解释只能是:这么做对我们有好处。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临床上却是真的。
要说明这一点,我得先讲讲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我其实挺渣的。”这是她说的头一句话。
据她自己描述,她从初中开始喜欢玩一种“游戏”,就是爱有意无意吸引男生。
在一定程度上,她身上那种强硬张扬的性格,确实能吸引不少欣赏这种个性的人。
但是,直到男孩表白,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她就往往没了兴趣,忍不住想逃离。
她开始故意冷着对方,比如延迟回复消息,约会时习惯性迟到;或者没事找事,等对方提出分手,还让对方觉得挺对不起她,仿佛自己才是渣男。
工作上也是。她能很快上手一项陌生的业务,而且还干得很不错,同事和老板都很欣赏她。
可等她被委以重任,她就开始掉链子,在关键节点把事情搞砸,令大家特别失望。
她一直以为只是没遇上对的人、对的工作。
直到有次,她遇到一个男孩,他的外表看起来很有趣,她下意识就想接近他。
后来她发现,和之前遇到的男生不同,他非常温暖踏实,这个人能使她柔软下来。
但不知道是不是报应,她一边想要亲密,一边又控制不住破坏关系。
她会无来由刺激对方,比如和其他男孩搞暧昧,故意让他看到聊天记录;
吵架时,她经常玩起冷暴力,好像在考验他的诚意,直到对方伤心离开,留给她一句话:“你是个捂不热的人”。
她说她有种感觉,人和人之间就是为了最终的分离,无论是什么关系,一想到这个就会无比孤独、麻木。
“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呢?”我问她。
她开始回忆起童年的一些事。
在她印象中,她的母亲控制欲特别强,对她有很多的要求,而这一切都源于家里的重男轻女。
她妈妈本来是非常倔强不服输的人,但自从嫁给她爸爸,她一人包揽所有家务,还受尽奶奶的气。
心中积蓄着巨大的不满,为了安慰自己,她把气撒在自己身上,却对弟弟宠溺有加。
她觉得妈妈在虐待她,无视她的存在,专捏软柿子,她只好变得强势起来,就像套上一副坚硬的铠甲,别人就不能随便欺负她。
听到这里,你可能也发现,她其实并非生性冷淡,反而特别渴望被人看见、被人在乎,被人接纳。
说着说着,她才开始察觉到自己的这些情感情绪。
她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之所以一直重复那些游戏,是因为他人的爱慕满足了自己的这些需求。
而当关系进一步亲密,她的潜意识就会拉响警报,提醒她外在的伪装迟早会被拆穿。
可以想象,消灭这种担忧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对方没看清她之前,摧毁这个机会。
换句话说,意识上,她当然不希望这样做,但潜意识中,这样做对她有好处,至少保护她内在的自卑不被发现。
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用来保护自己。
后来她跟我说:“我终于明白那份疏离,那些自卑的由来,不过是生命早期对爱的渴望而已。”
当她深入了解自己的体系运作,她终于理清自己的内在,放下该放下的东西,去做那些该做的事情。
上个月,她打电话跟我说,已经和稳定交往两年的男友订婚。
不得不说,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的,是想保存好自个儿的,但是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缺乏了解,所以内在的各部分总是在打架。
这些架打在暗处,消耗着我们的能量、时间和金钱,让我们不断走上老路、弯路,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
心理大咖张沛超说:“如果我们把内心比作花,那么最里头就是我们的生命力量,只不过包裹花心的花蕊、花瓣、花萼和花丛,也就是我们的核心信念、情绪感情、防御模式和人际行为,常常会干扰我们的探索。”
唯有拨开这一层层遮盖,我们才能理清自己的需要,重塑舒服的交往方式,化解内心冲突,而不是模仿套路,一味付出,压抑自我,不舒服也不敢说。
才能跳出舒适区,扩充成长的边界,知道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而不是任凭测试给自己贴标签,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看到混乱的情绪背后的渴求,分清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才能疗愈创伤,开启内在动力,而不是被愤怒、悲伤、恐慌折磨,终日游走在情绪化的边缘。
让底层的信念意识化,才能跳出狭隘的观念,从潜意识中汲取智慧,打造一套强大的自我底层逻辑,实现真正的成长,而不是被内外的声音左右,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做不到。
在独特、短暂、不可逆的一生里,减少无意义的折腾和内耗,需要我们做到两个字:
知己
不然,我们每天在焦虑中奔忙,最后可能还是碌碌无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