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需培训,凭什么可以理直气壮地收钱?

前两天,我参加了一个会。

会议有两项内容,一是教师五年一注册,另外一个就是教学人员的公需科目学习。

主要是讲操作,在什么网站,怎么一步一步地注册和学习。

对于公需科目培训,我已经参加了两次。

每个年度一次,每次交费150元。

为什么要参加,当时只是出于职称评定的需要。

也就是说,凡是那一年想要参加职称评定的同志,必须要参加公需科目培训,且还要合格。

合格没有一点难度,只要你交了钱。

交了钱之后,学习内容就是看视频,几百分钟的视频,你一直播放下去就行。间或做一两个小学算术题而已。

视频内容观看完了,当年度的公需培训也就合格了。

再隔一段时间,把合格证从网站上打印出来,就算彻底完成了培训任务。

前面的两次公需科目培训,我们是在湖南师大公需培训网站上完成的。

今年又改版了,放到另一个网站。

而且,据培训主讲老师所说,登陆这个网站之后,要把所需的学习内容先选择放进购物车,在购物车所有商品一次性结算完毕之后,才可以学习。

换汤不换药。

改版后的公需培训是30学时,每学时需要交费3元。

也就是说,这个公需培训需要个人缴费90元。

是不是看似很便宜?

不呢,还有一个60课时的专业培训也被拉了进来。

说是说专业培训的学分是可以转换到该网站的,但是如果没有转换,只在该网站学习的话,需要交费4元/学时。

大家当然会选择转换。只是,不知道会不会顺利地成功?

拭目以待吧。

一个90元,一个240元,总共330元的学习费用倒也不是特别昂贵,而且从商品贸易角度出发,以金钱交换商品,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是这个商品贸易带有强买强卖的味道。

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买他的商品,而且还没有什么货比三家。

你如果不买他们的商品,在转正定级、转岗聘用、等级晋升和考核奖励方面就会受到阻碍,甚至是一切正常的福利都不能享受。

必须选择,且还不存在谈价的可能性,是不是带有强买强卖的味道?

这段时间,经常听说国家某些行政部门大力处罚垄断,又是罚阿里又是罚美团。

这些平台倒是做得又大又强,到了百姓离开不了的地步。

不明白的是,这个公需培训还达不到民众离开不了的地步,只在某些行业中存在垄断地位,他们凭什么就能够收费,而且多少还不能商量?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记得几年前,某学校为学生提供打卡的热水系统,凭卡取水。

每个学生的第一张卡,学校免费提供。如果学生的热水卡有遗失和损坏情况,则需要交成本费重新补办新卡。

应该觉得正常吧?

事实却是不正常,上面领导知道情况后说,学校怎么能向学生收费?

以后,学生补办的热水卡,学校也只能免费提供,以前所收取的补办费全部如数退还给学生。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学生对热水卡的保管意识就变得淡薄了。

再后来,学校采取了让同寝室的两个人共用一张卡的馊办法,以控制成本。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学校可以收热水卡的成本费。

以上级领导的意见为准。

我也无竟于纠缠那个公需科目的培训费。

还是以上级领导的意见为准。

生活中,双标现象总是存在的。

而且,你还不能改变。

2021-10-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