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马新臣:果熟飘香的季节 2024-04-30 03:59:14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50】 果熟飘香的季节河南商丘 马新臣 中秋假期,我带着老父亲驱车回老家。公路临近伴随着一条又宽又长的惠济河,这条两岸风景美丽如画的河流正好经过我们村子的傍边。惠济河是从开封地上黄河分叉出来的一个支流,绵绵不绝地蜿蜒几百里向东南流去,与其它河流汇合后最终流入了淮河。我的老家就窝蜷在惠济河的南岸,本来东西走向的河却在经过我们村的旁边时拐了个弯,向东南而去,把我们村半包围着依偎在了惠济河的怀抱里。 泽被于惠济河的滋养,公路的两旁农田里有很多果园和一片接着一片的种植大棚。从春天里的草莓、小香瓜,到夏天里的西瓜、葡萄、桃树,再到秋天里的梨、柿子、苹果等,瓜果的飘香,一直连续不断。每次从城里回家,沿着公路驰骋,从车窗外总有从田间果园里飘来的瓜果香味。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几乎所有瓜果谢市的时候,也有从种植大棚里传来丝丝缕缕带着泥土腥味的蔬菜清香。行驶在宽阔的柏油公路上,我喜欢开着车窗,不紧不慢有节奏地走着,迎着清爽的凉风,呼吸这新鲜的空气,享受着这一路瓜果飘香的旅程。豫东有句谚语: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上满集。农历的七八月份,正是各种水果成熟挂满枝头的季节。金秋满地,硕果累累。从城市的蜗居中出来,走进广阔的大地、熟透的田野。农田里、果园里,到处都是农民乡亲们期待的饱满丰收。金黄色的金顶谢花酥梨、火灯笼似的又甜又面的柿子、裂着嘴红红的大石榴,玛瑙似的一串串的葡萄,又大又长的玉米棒,花生棵上嘟嘟噜噜白生生的花生果。金秋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回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有的期待。只有秋天的丰收,我们才有吃得饱吃得好的底气和自豪,才有享受这日常生活的美好。看着这一片接着一片诱人的成熟的果实,呼吸着这香甜的空气,我能感觉到农民朋友们的欢笑和喜悦。 想起小时候那个物质贫乏的艰苦年代,吃水果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酸甜苦辣咸的美好记忆。尤其是农村每个小孩子的童年,都有一段像青柿子一样酸涩的时光,都是伴随着半生不熟的野果而长大的。除了户家种植的果树外,紫红的桑葚、青色的酸枣、鲜红的楮桃、甘甜的青玉米秸、油菜花的嫩茎、白色的茅根、黄色的生地黄等等,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在广阔的田野里,到处都有孩子们能吃的野果。不结玉米棒的秸秆,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野果。每次,和小伙伴们出去割草,在地里渴的时候,总会在玉米地找那些不结棒的秸秆,那是孩子们最爱吃的东西,其实大人们也喜欢吃,既甜又解渴,并且玉米地里也很好找。村子里的桑葚熟了,紫红紫红的。看见那小指肚大小的桑葚,小伙伴们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有擅长爬树的瘦子自告奋勇,抱着比自己腰还粗的桑树,爬到树上去摘桑葚,下面的人递给瘦子一个长棍子去打桑葚。树上的人边摘边吃,树下的人是边捡边吃。最后,每个人的嘴上都是黑紫黑紫的,像刚喝过紫色的墨水一样。熟透的楮桃是鲜红色的,吃起来非常蜜甜,不仅是小孩子们喜欢吃的野果子,更是小鸟们爱吃的果子。这种土坡、沟壑、墙根到处都有野生的树,每到果子成熟时,便成了小鸟们的天下,树下往往都有很多小鸟们吃过楮桃后的鲜红色的粪便。不过这种果子,因为汁液甜得腻人,籽小粒多,口感很差,往往吃过一个之后就不想再吃了。我家的屋后有三棵杏树。每年的春暖花开,三棵杏树都开满了粉色的花。从此之后,这里便成了我的私人领地。从落花结豆开始,看管这几棵杏树,便成了我最重要的任务。除了家人,任何外人的进入,都让我怀疑他们怀有不良企图。尤其是当杏果长有花生豆大小的时候,我就更加小心看护了。有一次,我发现二叔家的小堂弟居然拿根长棍子打树上的杏子吃,地上掉了好几个杏果。我几乎愤怒了,要和他干一架,他吓得扔下棍子逃跑了。我捡起地上蚕豆大小的杏果放进了嘴巴里。那种没有甜味却有点酸涩,脆生生的口感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到了快要麦收的时候,杏子黄了,我们叫它麦黄杏。熟透的麦黄杏,就像刚出地平线的太阳,红里透黄的亮橘色,浓浓的香味,吃起来软绵酸甜,满口生津。冬天是很少有水果的。春节期间,父亲会到邻村的集市上,买上十来个苹果,那种面得像沙瓤西瓜的黄香蕉苹果。吃起来又干又面的,还得细嚼慢咽,否则会噎住食道咽不下去。也许这就是冬天里唯一能叫做水果的水果了。这种香气扑鼻又甜又面的水果,却也不是想吃就吃的。苹果买回来是用来走亲戚的。只有走过了亲戚,返回来时,发现哪个苹果有破损或者有坏的斑点时,父母才会让我们几个孩子分着吃。母亲用菜刀切成小块,每个人拿着一小块,小口小口的咬,细嚼慢咽。那种苹果的香甜,至今让我难以忘记,我们的脸上都是笑容灿烂,洋溢着满脸的幸福! 时过境迁,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不知多少倍。超市里的水果,琳琅满目,种类多得数不清,各种水果应有尽有,并且也没有了季节的限制。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季,超市里的水果,也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从海南的椰子、新疆的哈密瓜、广西的龙眼、台湾的凤梨到泰国的榴莲,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进口水果,都摆到了普通百姓的餐桌上。月满中秋、人满亲情。回到了老家,父老乡亲们的热情,一声声的问候,一句句的祝愿,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话语里充满了和蔼和亲切,感染着我的心总是温暖的感动的。父亲牵挂着三奶奶,他说他要去看望她。于是我们带上月饼和礼品,来到了三奶奶家。三奶奶正坐在家门口摘花生。虽然已是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但她眼不花耳不聋。顺子叔正在门外的空地上修理收割玉米的机器。我和父亲先是跟顺子叔打个招呼,问问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我们谈话的声音,引起了三奶奶的注意。还没有等我们前去和她打招呼,她已经站了起来,一边喊着父亲和我的小名,一边向我们走来。由于昨天刚下过的雨,地上还有泥水,我们怕三奶奶滑倒,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一把扶住了她。三奶奶笑着说,我的身体好着呢,不用扶我。顺子叔家的花生从地里出了,三奶奶在帮着摘花生,柳编篮子里白生生的花生果,看着都是粒粒饱满的,很喜人。 就在我们要走的时候,三奶奶非要给我摘好的花生,我推辞不要。她又指着门前的那棵石榴树说,摘几个石榴拿走,说着就迈开了步子直奔那棵繁茂的石榴树。这棵石榴树真是茂盛得很,好像有十来棵树集中到一块儿了,庞大繁多的枝条上挂着一颗颗裂开嘴笑的石榴,青的、红的,半红半青的,有三四个结成堆的,缀满了整个树冠。我跳进用树枝围成的栅栏里,摘了三四个。而三奶奶和顺子叔,则慌忙进入栅栏里,摘了起来,直到我阻挡着三奶奶时,他们已摘下了一堆石榴果。顺子叔沾满油污的手也顾不得洗,给我摘了那么多,嘴里还不停地说着,石榴上有点油渍,可不要嫌弃呀。我只好打开了车门,让他们把一颗颗的石榴放进了车里的脚垫上。虽然这些石榴只是普通的水果,并不是让人稀罕的东西。但三奶奶和顺子叔的热情,让我感动得眼泪盈眶,老家的亲人真是带着泥土味的热情,是最淳朴最原始的亲情!金秋时节,无论走到哪里,满眼都是硕果累累,果味飘香,何况这老家满是亲情的石榴呢! 赞 (0) 相关推荐 桑葚与明亮的眼睛 这个季节,北方的时令水果陆续上市,可以说到了一个富含维生素的季节.除了杏,就应该说路边桑树上红的发紫的桑葚,看了不摘几粒尝一尝,总觉得心里放不下. 这些年,路边的桑葚个头大,一嘟噜,一嘟噜,成了春夏季 ... 秋天遇到此水果别手软,眼下正好吃,放冰箱冻点,随吃随取很方便 秋天遇到此水果别手软,眼下正好吃,放冰箱多冻点,随吃随取很方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干燥的季节,早晚温差较大,皮肤容易出现缺水紧绷,秋燥反应明显,大自然非常神奇,也恰好是各种水果大量成熟的时候,走 ... 【中州作家】马新臣:怒放的秋菊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13] 怒放的秋菊 河南商丘 马新臣 我家院子里东墙的角落是个床单大小的花池.去年春初,我从乡下朋友那里弄来了几墩秋菊根,栽在了花池里.夏天,秋菊出 ... 【中州作家】马新臣:探 视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20] 探 视 河南商丘 马新臣 媳妇早早地就收拾好了东西,只等着晚上到县一中去看望儿子.儿子上高中后一直在学校住宿.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在外独处的儿 ... 【中州作家】马新臣:双眼皮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22] 双眼皮 河南商丘 马新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如果能让她们变得更美,割她的皮.剔她的骨.剜她的肉,她都心甘情愿.狠起来,能把自己 ... 【中州作家】马新臣:母亲的生日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30] 母亲的生日 河南商丘 马新臣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七夕节.这一天,情侣或夫妻之间总会想方设法制造一些浪漫和惊喜来传情达意,几千年来 ... 【中州作家】马新臣:奶奶的三寸金莲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33] 奶奶的三寸金莲 河南商丘 马新臣 我的奶奶,稍高的个头,微胖的身材,比一般的女人壮实得多.但是,她的一双脚却长得出奇的小,说是三寸金莲,实不 ... 【中州作家】马新臣:老家的石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56] 老家的石磙 河南商丘 马新臣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印记,都会进入自己的历史,譬如石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烙印.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有人用石磙干农活了,但是当年 ... 【世纪作家•年集备选•散文】槐花飘香的季节◇古晓芳(陕西) [作者简介]古晓芳笔名小芳,1972年出生,陕西商洛人.开朗乐观,热爱生活,喜爱文学和旅游.喜欢随笔写一些文字,在文字里修平常心,用文字表达美好,记住流年的点滴. <中国百佳传世经典诗歌(散文. ... 【中州作家】白长新:随吟十首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4] 随吟十首 河南南阳 白长新 题镇平大师园美图 任凭东君随意裁,白云红袖共徘徊. 犹思梦里江南客,留恋他乡不肯回. 吊 ... 【中州作家】白长新:承诺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7] 承 诺 河南南阳 白长新 "今天的议题都议完了,说个题外话哈.会前有同志提醒,说下个月就5.1了,今年的5.1怎么安排,分厂得提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