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校长助理王晓英:信息化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无论是管理办法,还是应用系统,都只能从方法论上借鉴,而不能在实践中照搬照抄。——王晓英

青海大学校长助理王晓英

“我这次来参加中国高校CIO论坛,收获太大了,真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交流机会!”面对的专访时,青海大学校长助理王晓英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她坦言,这次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能寻找到一条信息化基础薄弱学校的发展之路。

只有适合的,才是自己的

青海大学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14所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2001年,为了支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开始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并指定由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

王晓英也来自清华大学。她于1999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免试直读博士;2008年7月获博士学位,并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毕业后,王晓英来到平均海拔2300米的西宁工作,成为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教师。

那时的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刚刚建系一年,师资严重不足,设备极其简陋。王晓英就跟大家一起,几乎从零开始建设计算机系。

2015年6月,王晓英被任命为青海大学校长助理,分管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其分管的青海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原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于2001年5月,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教育部和青海省的支持下,青海大学近年来完成了校园主干网升级改造,并陆续建成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教育在线等应用系统,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在王晓英看来,青海大学的信息化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领导们很重视,也联了网、上了信息系统,但青海大学的信息化仍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还远远谈不上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谈不上对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推动。这与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青海大学的校园地处西宁市郊,基础设施的薄弱导致校内经常断电。王晓英说,最近一周停了两次电,这一次就停了两天。而校内仅有的两台发电机要优先保障食堂供电。电一断,网肯定断,电来了,网也不一定有。如果说只是电力跟不上,还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支持来解决。但如果老师们的积极性提不上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就只能停留在梦想层面了。这也是青海大学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

到青海大学工作已经8年多了,王晓英发现,对于习惯于长期传统手工操作的人来说,熟悉一套信息系统还要投入很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虽然大家都认同信息化很重要,但是实际推行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不少阻力。

在“2016中国高校CIO论坛”期间,不少高校的校领导交流了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从体制机制上理顺关系,从政策激励上引导老师,等等。

王晓英听得很仔细、记得很认真,也从中发现了一些窍门。她觉得,专家们介绍的都是好方法,但省情不同、校情不同,无论是管理办法,还是应用系统,都只能从方法论上借鉴,而不能在实践中照搬照抄。青海大学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发展之路。王晓英坚信:“只有自己的,才是最适合的。”

先用足现有条件,才能找到最优解

在王晓英看来,青海大学信息化建设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在她刚到青海大学的那一年,计算机系和当时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规模差不多。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计算机系的师资规模有了数倍的增长,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人员几经挽留才勉强维持原有规模。

招人有多难?

王晓英说,2014年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有5个招聘指标,最终只招到3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往往比较多,较少有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另一方面,尽管有国家多项政策的支持,但青海大学的薪资待遇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计算机系招聘尚且如此,就不用说信息化技术中心了。按照现有的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评聘,都需要遵循教师的考核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教学任务的话,中心工作人员在考核和晋升方面就没有多大的空间。这就意味着,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做好手头的信息化工作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去上课、申请并完成科研项目。信息化工作本来就颇有难度,考核晋升之路又不顺畅,久而久之导致大家士气普遍不高。这成为王晓英分管信息化工作后首先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受限于省里的政策;招聘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又受限于环境因素和待遇因素。王晓英觉得,既然一时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先以精神激励为主,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责任到岗、到人,现在中心的氛围已经有了一定改善。

为了解决“人”的问题,王晓英还积极发展研究生助管,补充信息化工作队伍。学生们对于信息化助理工作都很有兴趣,既在工作中增加了实践经验,又从服务中发现了自身价值。当然,由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总体人数非常有限,这也局限了王晓英的挑选范围。

王晓英说,她分管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时间并不长,虽然此前没有太多的信息化管理经验,但她一直谋求工作方法上的突破。

在制定青海大学“十三五”规划时,王晓英努力将体制机制和政策引导问题都列了进去,将大数据支持教学科研和管理决策也都写了进去。尽管她知道这些事情实施起来肯定会有难度,但“再难的事,只要方向正确,就只剩下坚持了”。对此,王晓英态度十分坚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