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医科大学:外泌体在胰腺癌起始和转移中的作用
胰腺癌是一种隐匿性和高度转移性恶性肿瘤,其发病机理和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外泌体介导信号转导和物质运输,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近日,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放射科赵相轩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综述,总结了外泌体在介导胰腺癌的起始和转移中的特定功能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aCa)是全球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消化道癌症类型。除早期手术切除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针对这种侵袭性恶性胰腺癌的有效方案。PaCa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5%,晚期PaCa的生存期仅为3–6月。值得注意的是,PaCa的发生发病机理仍然没有完全揭示。大多数PaCa病例(超过85%)属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研究表明,由胰腺损伤、胰腺炎或遗传毒性引起的腺泡导管上皮化生(ADM)是在PaCa发生过程中的最典型事件之一。ADM可以进一步演变为多种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在一定程度上仍可逆。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PanIN最终发展为PDAC。消除致癌基因损伤或持续的环境压力后,即可恢复ADM。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NAD+依赖性蛋白去乙酰酶sirtuin-1(SIRT1)和多梳蛋白复合体(PRC1)参与ADM发展。另外,非典型的扁平病变(AFDL)通常被认为是PaCa的癌前病变。最近的研究还表明,KRAS突变、m6A脱甲基酶基因ALKBH5 、PDL-1(CD274)和各种非编码RNA可能在调节PaCa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尽管有许多报道描述了PaCa起始和进展中涉及的信号通路,但协调这种恶性肿瘤发展的潜在机制却尚有争议。
外泌体是一类特殊的纳米细胞外囊泡的总称,是由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各种基质细胞和转化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体液(例如血液、唾液、胰管液、脑脊液和羊水)转运至远端组织和器官,但重要的是,外泌体还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发挥功能。外泌体可以调节靶细胞中各种信号通路的激活。有证据表明,外泌体在许多胰腺癌前期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糖尿病(DM)、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和其他与胰腺有关的疾病。外泌体可以参与促进各种癌前病变向PaCa的转化,如导管内乳头状恶性肿瘤(IPMN)和PanIN,还可以通过诱导血管生成、细胞迁移、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凋亡抗性在PaCa转移中起作用。在这篇综述里,研究人员总结了外泌体在介导PaCa的起始和转移能力中的特定功能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探讨外泌体在PaCa癌变和转移中的生物学意义。
【科研成长加油站】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实战速成班(9.19-20 网络精讲)
用R语言挖掘公共数据库(TCGA、GEO)发表高分文章(9.19-20 网络精讲班)
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线上学习班线(9月12-13日 线上班)
2天教你学如何用影像资料与机器学习发文章 9月12-13日 线上
商务合作、投稿
请联系外泌体君(微信号:exo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