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三骁将之一伍中豪,党龄比元帅早,22岁当军长,活着必是开国将帅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红军发展史中,涌现出大批年轻优秀的将领,其中,有三位最为突出,这三人是我军统帅的得力干将,也被誉为红军“三骁将”。

“三骁将”中,有一人最受我军统帅的青睐,他的党龄比元帅还早,22岁便当上了红军的军长,若活着必是开国将帅。

这三人分别是林、黄攻略和伍中豪。

其中,伍中豪就是被我军统帅最为青睐的那个,他也被称为红军“三骁将”之首。伍中豪在这三人中,军事才能最为突出,而且有较好的文学功底,是一位能文能武的良将,他带出来的队伍在每场战斗中都稳扎稳打,能攻能守。

伍中豪出生于湖南省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伍中豪最喜欢的就是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新的事物,他的父母也决定送他到当地的私塾读书。

1922年,17岁的伍中豪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校期间,伍中豪结识了李大钊先生,并在他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先进书籍,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并在后来跟随李大钊先生一同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3,伍中豪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党龄比很多开国元帅还要早。随后,伍中豪和我党成员一同回到家乡,开始向村民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

后来,伍中豪在了解完当前国内形势之后,决定投笔从戎,并于1925年成功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学员。毕业后,伍中豪被分配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考官,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我军统帅。

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其中,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和我军统帅不谋而合。1927年,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并跟随红军转战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在转战途中,红军遭到了敌人的穷追猛打。伍中豪冷静分析局势,并作出了“时东时西,时分时合”的战术,成功甩掉了敌人的追踪,率军到达了井冈山附近。

在建立革命根据地期间,伍中豪担任红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率军参与了不下百次的战斗,每次都出色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粉碎了敌人企图围剿扫荡我根据地的阴谋,保障了革命根据地的稳定发展。

就连我军统帅都曾如此评价伍中豪:“红军在赣南能有今日的发展,伍中豪应记第一功,他是主力来到赣南的。”

后来,伍中豪继续发展“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带领红四军转战闽西龙岩等地,带领当地农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伍中豪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第十二军军长,此时的他仅仅22岁。

1930年,由于决策错误,红一军团向长沙发动了进攻。长沙当时集结敌人近31个团的兵力,且防御工事坚固,我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虽然作战英勇,但迟迟攻不下长沙。此时,我军统帅给伍中豪写了一封信,让他尽快做好群众工作,并带兵支援长沙。

伍中豪在收到信后,于同年10月,带着一个警卫排火速赶往了赣南地区,准备调集驻扎在赣南地区的红军独立团。可是在路过安福县城时,其身份却不幸被安福靖卫团发现,遭到了袭击。伍中豪带领警卫排仓促应战,但敌人数量太多,伍中豪在带领战士们突围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当伍中豪牺牲的消息传回军中时,红十二军6千多位官兵失声痛哭,我军统帅也悲痛不已,独自呆在房间迟迟不愿出门。最终,性格暴躁的红三军团长亲自带领5千多位红军战士,将安福靖卫团一举歼灭,为伍中豪报了仇。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结束了他25年光辉且短暂的时光。他要是不死,以他的资历和成就,未来必是开国将帅。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伍中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