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先塔纳施善故事:云南民族博物馆傣族刺绣佛幡

维先塔纳施善故事:云南民族博物馆傣族刺绣佛幡

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滇池边的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这时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元素之一。民博目前收藏全省26个民族的文物2万余件(套),为探究和展示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物资料保障体系。同时积极接受了一批有识之士的文物捐赠,系统征集全国56个民族(包括台湾少数民族)的服装,使云南民族博物馆成为全国范围内民族服饰收藏最集中、最全面的专门机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产生久远、根源于生活的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内容丰富、乡土气息浓厚,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千姿百态的审美心理、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此展区分“甲马”、“剪纸”、“织绣挂图”、“故事图画”、“画牌祭图”六个单元展出。

傣族刺绣佛幡

“佛幡” 是人们祭祀和赕佛后用于装饰佛寺大殿两侧的宗教用品。两幅刺绣佛幡做工精细,色彩艳丽、明快,选用翠绿及黄色绸料作底,五彩丝线刺绣人物造型、花草、树木、白象、老虎等反映佛经故事,即“维先塔纳善施”的故事画面和生活场景。

“维先塔纳施善故事”反映了南传上座部佛教“寂静苦修以求涅槃,信佛积善以修来世”的基本教义;讲述了天神叭英为了考验佛教信徒维先塔纳是否乐善好施,变成一个贪婪的野人“潘”,先是找维先塔纳要水喝,要饭吃,进而要他的金茶壶,又要走了神像、车、马,再要他的田地房屋。维先塔纳倾家荡产,只得和妻子背着小孩到山上清贫度日。一天,维先塔纳外出采集野果,叭英一边让老虎威逼使她不得归家,一边又变成“潘”来找维先塔纳乞讨,一无所有的维先塔纳只得把自己的一双儿女给了他。维先塔纳乐善好施,舍己为人感动了天神叭英,他们一家团圆并获得施舍的财物。沧源傣族艺人用此绣片形象地反映该故事内容。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