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缺了深度思考, 所有的努力都将是白费

同样都是实习生,为什么有的人顺利转正,而有的人就被淘汰了?

工作同样的时间,为什么别人升职了,有的人还在基层兜兜转转?

同样的工作内容,为什么别人都下班了,有的人天天加班也做不完?

美国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有句经典的话: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很多人看起来很努力,但大部分都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在思维层次就输掉了。

其实,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肢体的勤奋上。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成长人群”,防止你与预期“背道而驰”,就要学会并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1

以下这个故事,人们常常用来说明执行力的问题。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其他意思令人反思。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

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

老板对他说:“李四,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 袋土豆。”

老板又问他:“价格呢?”

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

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

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从执行力角度看,是李四做事没有责任心;但再深入地分析,他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

他有两个方面不如张三:

一是不愿多动脑筋深入思考,二是釆取低级思考方式,很多方面想不到。

观察我们身边不少看似勤奋的人,却混得不行,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低效勤奋者”。

“低效勤奋者”有两个特征,不愿深入思考,釆取低级思考。这就导致他们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长慢。

点击加载图片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

“要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应当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使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式”。

在思考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用问题思维,推动自己去完成深度思考。

点击加载图片

2

作家刘润曾经讲过自己的一次经历。

2017年初,他参观了中国火箭院。在参观中,梁小虹书记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火箭的直径都是3.35米吗?”

刘润说:“因为火箭运输靠火车。火车涵洞的宽度,决定了火箭的直径。”

梁书记接着问:“火车涵洞的宽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刘润说:“是铁轨的宽度。”

梁书记又问:“那铁轨的宽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这次刘润回答不出来了。

而梁书记说:“铁轨的宽度,沿袭了电车轨道的宽度;电车轨道的宽度,沿袭了马车车轮的间距;马车车轮的间距,接近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以说,火箭的直径,是由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

梁书记说:“这就是做火箭需要的精神,不断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到根本原因。”

“不断的追问”就是著名的“5WHY法则”,从问题出发,不断追问为什么,告别直接原因,路过间接原因,最终找到根本原因。

学会追问为什么,学会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寻找根本原因,发现事物本质。这是进行深度思考的第一步。

只要开起来第一步,其实深度思考并不难。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3

5why法则,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追问5个为什么,作为一种思考的工具,最早是由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提出的。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丰田汽车的质量为什么会这么好?”他说:“我碰到的问题,至少要问5个为什么”。

据说,由一次大野耐一到生产线上视察,发现机器停转了。于是他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机器停转了?”员工回答说:“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断掉了。”

他接着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润滑不够呢?”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磨损了呢?”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其他的杂质了。

点击加载图片

通过追问5个为什么的方式,最终找到真正的原因,确实是有道理的。但运用这个“5why法则”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两点:

第一点:正确的提出问题。

员工说:“因为超过负荷,保险丝断掉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追问的不是“为什么会超负荷?”而是“为什么用更好的保险丝?”那这个方向,就偏离了根本原因了,走向了次要的采购流程了。

第二点:区分原因和借口。

你问“为什么会超负荷?”如果员工答:“是因为安排的工作量太大了,机器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人”。如果你接着问:“为什么工作量这么大?”员工说:“因为车间主任真不是个好东西,天天就知道瞎搞胡搞。这是说话就会被情绪所控制了。要区分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运用这种方式,不断追问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一步步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深度思考,说到底,就是我们用趁手的工具,不断接近事物本质的一个过程。

学会深度思考,你一定会不同凡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