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症状:呕、吐、呕逆、干呕、哕、噫气的区别和联系

一、呕

即,今之谓“呕吐”,中医诊断教材定义为“有声有物”。吐出来的是胃内容物,如果是痰饮类,古人用的字多是“吐”。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连,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少阳证,书中常以呕指代少阳。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此半表半里郁结之热上冲发为呕逆,同时伴随胃虚,食欲不佳,是上热胃虚的典型症状。

[33]生姜、半夏证。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此为饮逆上冲之呕。生姜半夏也能健胃。姜-温中(逐饮)。半夏因能去饮而胃虚自复。

总结:呕多由胃虚导致,如胃虚水饮或胃虚上热所致。

疑问:非得要有呕出物才叫呕吗?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无呕出物但作呕声的,最终却从少阳、半夏、生姜而得治。这种呕是“干呕”还是”呕”呢?仲景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词呢?

试答:干呕绝对不会有胃内容物吐出。“呕”,除具干呕特征,还兼具吐出胃内容物,或虽未吐出但有强烈欲吐出感。也算“呕”。

二、干呕

有声而无物,“呕”欲吐尚未吐出来的情况常见,但“干呕”是绝对没有胃内物吐出来的。

[12]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之干呕是气不旁达所致。这种干呕最轻。

[40]小青龙汤干呕,心下有水气。寒饮上逆而致干呕。也轻。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胸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为悬饮,饮积于胁胃之悬饮。先是呕逆,后是干呕,按胡老意思是表已解之象。干呕与短气同为有水饮。从用词来看,干呕比呕逆轻多了,表证也已解了。这一条与胃虚上热无关,通常胃气没有受损。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本条,是太阳中风气不旁达之干呕,故本条抬头就写明了: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但仍残存有太阳,故用“干呕”字样。少阳诸证中,特意点了个“往来寒热”。

[317]通脉四逆汤条,少阴病,下利清谷,或干呕。阴寒证明显。饮逆或热上攻并不明显。

315、324、378均属太阴病见呕,与317条类。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同12条

以下几条比较令人费解: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首先是明明用生姜、半夏,条文却不用“呕”字,用了“干呕”,用字“干呕”是说绝对不会有胃内容物吐出来,仅有呕声。为什么?

试答:吐的都是涎沫,不是胃内物,故言'干呕'.这些饮逆上攻并不厉害.不致吐,或明显的欲吐出.

再看这条: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客气即邪气,与小柴胡的邪高痛下下,故使呕也,很相似。为什么一个用呕,一个用干呕呢?另外,一直没有明白为什么本条客气上逆会使心下痞硬,看了胡老讲座解释这一条时才算明白了:因胃虚,邪热都往胃里走,所以痞硬满。虽然胃虚有干呕但热往胃里走(上攻得轻),所以不吐物,反而在得治时常现呕吐。这条提示我们,干呕即是胃虚了,但要能吐物,还必须有热、或饮往上攻,才得吐物。

干呕:1.气不旁达或短气里饮轻度上逆。

2.胃虚所致,但水饮与热上攻并不利害,所以但干呕而不吐。

三、呕逆

[3]体痛、呕逆。呕字加个逆,是为了与桂枝汤的干呕要对比,这个气不旁达得更厉害。

[21.10]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与太阳伤寒呕逆意同?气不旁边达干呕之甚者。

四、吐

有实物吐出,不伴随着呕(若伴呕则为呕吐)。呕大都与食欲有关,吐则不然。相对似乎更为强调的是结果。

五、呕吐

'呕且吐'。呕的物必须是胃内容物。干呕,吐诞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这一条吐的是涎沫而不是胃内物,故不用词“呕”。

但呕吐不一样,指胃内物,也见涎沫等物。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注意下利两字,饮泛明显吧,又呕吐又吐涎沫。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呕吐的不仅是胃内物,也有涎沫。

[382]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霍乱水物一起吐,这个很明显了。

金匮里多小半夏加茯苓、大半夏、干姜半夏人参条各条皆是。用“呕吐“这个词估计是想额外的强调水泛吧?

六、哕

读(yue),说文解字,哕者气啎也。啎、逆也,抵触的意思。应是今之打嗝,多是食后发生。

[98]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水逆,胃虚且有停水,不能再食谷了,食则哕。

[111]久则谵语,甚者至哕。胃中津虚,热结,严重者,胃气衰败,不能消谷。

[17.21]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与哕、喘、呕均不同,莫名言状之烦。

[17.22]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胃虚:食前干呕,食后哕。饮逆上攻不重,故不呕。

[1.12]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哕属阴证,呕与吐却不在此列,也不在阳证列。

[17.2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竹茹除胃热去烦,此逆字当指烦逆。逆者乱也。

故“哕”虽能食下,但胃虚不能消谷。食谷则加重胃负担,胃欲减负抵触,表现为打嗝。

七、噫气

又名嗳气,声长而缓,如俗谓之长叹气之状。常伴有酸水上泛,或不消化之食物味道。此即仲景谓之“干噫食臭”之意。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仲景的文字描写已经很生动了。旋覆代赭汤、生姜泻心汤条里出现。水饮上泛、胃虚不消化得似乎更加厉害。

八、总结

呕:有声有吐,但必须是胃内物(或虽未吐出但欲吐明显)。因胃虚水饮或热上攻剧烈致。

干呕:但有呕声,而无吐物。胃虚多见干呕,因饮或热气上攻不重,故但干呕而不见吐胃内物。(也有因气上冲或饮逆轻证者)

吐:无声而有物。强调结果。

呕吐:有声有物,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或吐涎沫,或两者兼具。意在言水。

呕逆:气上冲干呕之甚者

哕:打嗝,声短而频。虽能食下,但胃虚不能消谷。

噫:声长而缓。常伴食臭,泛酸,水饮象比哕要重,但从哕归为阴病来看,哕的胃虚要比噫重。

呕,吐,哕。呃,噫,皆形声字。可试着发其音,以体会其本意。

张镜人

【安中汤】

﹝组成﹞:柴胡6克 炒黄芩9克 炒白朮9克 香扁豆9克 炒白芍9克 炙甘草3克 苏梗6克 制香附9克 炙延胡9克 八月札15克 炒六曲6克 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加减﹞: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

(2)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

(3)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包),或炒知母9克

(4)嗳气,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

(5)泛酸,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

(6)嘈杂,加炒山药9克。

(7)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

(8)苔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

(9)便溏,加焦楂炭9克。

(10)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

(11)便结,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

(12)腹胀,加大腹皮9克

(13)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

(14)胃粘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

(15)腺体萎缩,加丹参。

俞慎初

【止咳定喘汤】

﹝组成﹞:蜜麻黄6克 光杏仁5克 炙甘草3克 紫苏子10克 白芥子6克 子6克(布包) 蜜款冬6克 蜜橘红5克 茯苓10克 清半夏6克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

(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

(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

(3)胸闷不舒者,加瓜萎、郁金。

(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典型病例﹞: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作。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直宣肺平喘,止咳袪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处方: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另包),水煎服。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15克,再进五剂后,诸症悉平。

何 炎 燊

〔加减清海丸〕

〔组成〕:熟地24克 淮山药12克 山萸肉12克 丹皮9克 北沙参15克 阿胶12克 麦冬12克 白朮9克 桑叶9克 白芍15克 石斛12克 龙骨24克 女贞子12克 旱莲草12克。

〔主治〕:室女崩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4~5剂,病根可除。

〔典型案例〕:柴某,学生。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孩提年令有一定的恐惧感,有此症状避而不谈,但经问诊可知,其血色鲜红,心烦想哭、夜间盗汗、手心脚心发烧、腰痛及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于是处方为:熟地24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秦艽9克、白薇6克、地骨皮9克、白朮9克、石斛12克、麦冬12克、龙骨24克、龟板24克,上服三剂后,已见效果,阴虚症状明显改善,且下血量亦日趋见少。为巩固疗效计,嘱其每月经前按上方服三剂,后追访半年未见覆发。

董 漱 六

〔麻杏射胆汤〕

〔组成〕:净麻子5克 大杏仁10克 嫩射干9克 玉桔梗6克 杜苏子9克 净蝉衣4.5克 炒僵蚕9克 制半夏9克 广陈皮4.5克 生甘草4.5克 鹅石12克(缎、杵)     江枳实6克 指胆星6克。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症见咳嗽痰多、咯吐不爽、胸闷气急、喉痒作呛有哮鸣音,夜间不得平卧,乳蛾肿胀、苔薄白腻、脉浮滑数。中医辨证为风寒客肺、痰浊内阻、肺气失于宣降者。

〔用法〕:根据药剂大小,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把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如小儿可分3-4次服,当天服完。

〔加减〕:本方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气管伴有肺气肿等疾病的有效方剂。

(1)如有口渴烦燥、痰粘、舌红苔黄者,上方可去半夏、陈皮,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贝母12克。(2)如形寒肢冷无汗、痰白呈泡沫状、舌苔白滑者,可去蝉衣、僵蚕、桔梗,加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2.4克。

(3)如咽红乳蛾肿痛、痰稠、舌红脉数者,可去半夏、陈皮,加银花9克、连翘9克、炒牛蒡子12克、生麻黄改用水炙麻黄5克。

(4)如溲黄便秘舌红者,可去桔梗、甘草,加黄芩9克、桑白皮12克。生麻黄改用蜜炙麻黄5克,制半夏改用竹沥、半夏9克,广陈皮改用广橘络5克。

(5)如咳喘气逆、腹胀胁痛者,去桔梗、甘草,加菜菔子9克、白芥子9克。

(6)如脘腹痞胀、口粘纳差、苔白腻者,去蝉衣、僵蚕,加厚朴4.5克、焦六曲12克。

(7)如有头胀头痛、鼻塞多涕者,可去半夏、陈皮,加辛夷9克、苍耳子9克。

〔典型病例〕:吴某,男,13岁,学生,1989年7月10日初诊。有奶癣史,咳嗽反复发作,日久发展为哮喘,每逢秋冬之交必发,已达四五年之久。今感时寒,咳嗽随起,痰吐不爽,胸闷气急,喉间有哮鸣音,夜卧不得安枕,舌苔薄白、脉浮滑数,拟〔麻杏射胆汤〕连服3剂,哮喘得止,咳减痰亦少,夜寐已安,仍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象滑数,上方去半夏、陈皮,加桑白皮9克,再服3剂,咳平,痰鸣、哮喘未作,因大便干结,上方去半夏、陈皮,加全瓜萎12克、浙贝母12克、净麻黄改用蜜炙麻黄,迄今年余,哮喘未见覆发。

董氏多少年来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咳喘病人较多,单属寒型或热型不少,而寒包热型者属多数。临床上常用宣上寻下法,以〔麻杏射胆汤〕加减,既可宣肺达邪,又能清热寻痰,对证下药,咳喘病每多获得良好疗效,这是董氏临床辨证经验之处。

李 振 华

〔香砂温中汤〕

〔组成〕:党参12克 白朮1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 半夏10克 木香6克 砂仁8克 厚朴10克 干姜10克 川芎10克 丁香5克 炙甘草3克

〔主治〕: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暧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1)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

(2)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

(3)湿盛泄泻者,加薏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

(4)湿阻呕恶者,加苍朮10克、藿香15克。

(5)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6)阻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

(7)气虚甚者,加黄耆15~3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10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生化。病人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

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嗳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证属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治宜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水煎服。二诊:上方服用18剂,胁痛消失、胃痛大减、纳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方中去香附、乌药,加薏仁30克,以增健脾袪湿之力。三诊:上方又服18剂,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后腹胀。方中去薏仁,加焦三仙各12克,继服。上方前后共服3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覆查胃镜及胃粘膜活检,胃粘膜轻度浅表性炎症。一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娄 多 峰

〔化瘀通痹汤〕

〔组成〕: 当归18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21克 制乳香9克 制没药9克 香附12克 延胡12克 透骨草30克。

〔主治〕:瘀血痹症(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症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1)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草乌。

(2)偏热者,加败酱、丹皮。

(3)气虚者,加黄耆。

(4)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

〔典型病例〕:刘某,女,16岁。一年前不慎跌倒,左膝关节着地,当时听到「口卡嚓」声响,随后膝关节处肿痛,经治疗局部肿胀消失,留有持续性左膝关节疼痛,经常「打软腿」,甚者跌倒,遇冷加重,局部怕冷,舌质淡红,脉弦。证属外伤瘀血,覆感寒湿,经脉闭阻。用〔化瘀通痹汤〕加细辛3克、桂枝9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薏仁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疼痛消失,未再出现「打软腿」。随访一年未覆发。

何 任

〔补益冲任汤〕

〔组成〕:小茴香3克 炒当归9克 鹿角霜6克 女贞子12克 沙菀蒺藜9克 党参15克 淡苁蓉9克 补骨脂12克 淡竹茹15克 紫石英12克 枸杞子9克 旱莲草9克。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

〔用法〕:崩漏一般以塞流止血为多,摄止以后,即服本汤以补益冲任,以覆其正,连服一、二个月,每日煎服一剂,崩漏即不再覆作。

〔典型案例〕:曹某,45岁,工人。不规律出血10个月,有时量多,有时淋漓不断,血色淡。畏冷,6月中旬夜眠尚需棉被,没有气力,总想躺着,吃不下东西,腰酸腿痛,每晨5点左右,准有大便,为不成形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细,尺脉尤甚。妇科检查,除子宫略大,别无阳性发现,宫内膜病理检验结果为增生期子宫内膜增殖现象。

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虚寒性崩漏。治当温补肝肾、调理冲任奇经。方以上为基础,加熟附片3克、肉桂6克、艾炭10克、炮姜炭10克,用药3周后,血止又来月经5次,分别为5/23天、5/28天,每次用纸一包,自觉症状完全消退。追访一年无覆犯。

盛 国 荣

肾益气汤〕

〔组成〕:生晒参10克(药汤炖)黄耆30克 车前子20克 茯苓皮30克 杜仲20克 地骨皮15克 泽泻15克。

〔主治〕:慢性肾炎,神疲倦怠、腰酸腿软、四肢轻度浮肿、小便短赤、大便时溏时秘、口干而喜饮、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等。

〔用法〕: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服。

〔加减〕:

(1)脾虚气滞、全身浮肿明显者,加川花椒10克、生姜皮3片、另以玉米须60克、水3大碗先煎,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

(2)肾虚水泛、面浮身肿,按之没指,乃肾阳不化,加肉桂3克、漂川附子10克、破故纸8克、桑螵蛸8克。

(3)瘀血阻络、水肿久留、面色暗滞、舌质紫暗者,加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红花5克、益母草10克。

(4)脾虚失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腻者,加白朮15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

(5)肾衰水泛、头目眩晕、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8克、半夏8克、陈皮8克、代赭石20克。

(6)若出现尿毒症者,可配合〔宁元散〕。

(7)如血压升高、头晕脑胀、手指蠕动、面色潮红、舌干咽噪、烦燥不眠,属于阴虚阳亢者,加夏枯草15克、炒枣仁30克、龟板20克、地龙干20克、天麻10克。

(8)如邪毒内闭,用〔安宫牛黄丸〕,每日服一粒,日服2次,羚羊角尖磨温开水,每日服2克,日服2-3次。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因症状不同治法亦异,主要以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因势利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善后可用〔安肾汤〕以资巩固。

赵 思 俭

〔老人便秘方〕

〔组成〕

黄耆30克 银花20克 威灵仙10-20克 白芍20克 麻仁20克 肉苁蓉20克 厚朴3-10克 当归20克 酒大黄3-10克

〔主治〕老年虚证便秘。

〔用法〕水煎服,1日1剂,酒大黄不后下,此方可连服,俟大便调顺再停药。

〔加减〕大便连日得畅,可减酒大黄。

(1)便燥严重,加元明粉3-5克冲入。

(2)气虚重,加党参20克。

(3)腹胀重,加木香10克。

(4)腰腿酸软,加杜仲10克、牛膝10-15克。

〔典型病例〕

张某,男,81岁,原患糖尿病及冠心病、心房纤维颤动多年,现两病均较稳定,但苦于大便干燥不畅,数日一行,腹满面痛,先时用〔麻仁润肠丸〕等尚有效,近数月亦不起作用。如用泻药则引起便泻不止,虚惫气短,痛苦万状。诊脉弦大,涩而少力,代止不匀。舌嫩而赤,苔黄浊不匀,证属气血阴液俱不足,燥热蕴蓄六腑,宜标本兼治,于补气养血益阴药中,辅以清降之品,以〔老人便秘方〕加元明粉3克,服药后大便得下,且下后腹中舒泰,气力精神转佳。减去元明粉连服此方月余,大便每1-2日一行,很正常,糖尿病及心脏病较前好转,诊脉仍代止,但已较前柔和有力,舌苔亦渐趋正常。以此方改配丸剂,用以巩固疗效,两月后停药病愈。

杜 雨 茂

〔加味散偏汤〕

〔组成〕

川芎30克 白芍15克 白芥子6克 香附9克 白芷9克 郁李仁6克 柴胡9克 细辛3克

蔓荆子9克

〔主治〕风寒、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多因感寒冒风,或气郁不畅而诱发。发则疼痛剧烈,或掣及眉梢,如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甚至以头冲墙,几不欲生。

〔用法〕上药加入清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滤汁混匀,每日早晚饭后服。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分三次服下。

〔加减〕

(1)若因感受风寒而发,可加荆芥、防风。

(2)疼痛剧烈,可加羌活、元胡。

(3)阴血污虚,可加生地、当归。

(4)拘挛掣痛,酌加胆南星、僵蚕、全蝎。

(5)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宜加贯众。

(6)若兼有高血压,可加怀牛膝、桑寄生。

(7)若兼有内热,可加知母、丹皮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