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十四、空前的集权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就是中央集权,到了汉景帝这一朝,景帝不仅做到了空前的集权,也为后世皇帝怎么集权指明了道路。

汉景帝的皇帝生涯,除了酿成七国之乱是个污点之外,其他的都显得非常职业。尤其是经过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迅速成长为一个政治家,有了自己的统治哲学。在汉景帝眼中,对帝国威胁最大的还是藩国。这倒不是因为藩国造反会对朝廷产生多大的危害,七国叛乱,看似声势浩大,朝廷几个月就给他们灭了。所以汉景帝不怕藩国造反,他怕的是藩国造反能成就周亚夫这样的名将。想想看,能把坏人打跑人,那得多坏啊。

其实对于大将来说,给皇帝打工,不怕犯错,怕的是立下不世之功。在中国古代,最大的功劳被称为不赏之功。谁立了不赏之功,那就真的不赏了。大汉国建立,功劳最大的都被封了王,结果除了震慑少数民族的统战对象外,其余的都不得善终。周勃没那么大的功劳,官居太尉,爵封绛侯,保了平安。然而世事无常,恰逢诸吕之乱,平叛的核心人物陈平处处往后缩,把周勃推向了前台。周勃成了再造乾坤的大功臣,结果也就是他命好遇上了汉文帝,打一顿完事了。要换成汉景帝,周勃几条命都不够皇帝砍的。

到了周亚夫这一辈,如果仅仅是抵御匈奴有功,他还能抱着条侯的爵位善始善终。倒霉就倒霉在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立下了不比周勃小的功劳,官封太尉,袭爵绛侯。纵然周亚夫忠心耿耿,平日里谨小慎微,但也难逃饿死的结局。

晋朝的何穆曾经说过,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之所以善始善终,那是因为刘备大业未成,诸葛亮大功未建,且刘备死在诸葛亮前边了。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以见容于暗世者而谁?

汉景帝也是体谅臣子,所以一定要遏制藩国造反,防止再有周亚夫这样的功臣出现。怎么去遏制藩国,汉景帝完全忘记了晁错,他有了自己的一套绝技。在朝廷,汉景帝最忌惮的是丞相。上一节咱们聊得很透了,丞相的权力太大,让皇帝惴惴不安,所以汉景帝想尽一切办法去制约相权。因此,汉景帝反其道而行之,为制约王权,就要大大加强藩国相权。在朝廷,制约相权的第一职位就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作为中央纪委总书记兼最高检检察长,有权利有责任去监督丞相。而且御史大夫还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有权参与处理政务。所以咱们看到汉朝前期的历史中,丞相是谁,往往得找一个德高望重的。御史大夫是谁,皇帝们都非常的重视。在汉景帝中三年,皇帝下令,废除各藩国的御史大夫。自此以后,各藩国的相权就会非常的大。这只是第一步,渐渐地随着汉景帝的儿子们被大规模的封王,汉景帝就从这些儿子们开始,逐步废除藩王自行任命丞相的规矩。到了汉景帝中五年,藩国的行政权全部收归中央,不光是藩国丞相,连藩国的郡守、县令、九卿都要归中央任命。也就是说,这样一来,藩国的丞相相当于地方的郡守,这是藩国名存实亡的开始。照着这个路子发展下去,到了汉武帝时代,连藩国王宫的官员任免也由中央决定,那时候藩王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地主,不具备任何实权。王爷们都这样了,公、侯、伯、子、男就更别提,谁也威胁不了中央。

地方上没人造反,就意味着永远不会有周亚夫出现。其实对于汉景帝来说,像吴王刘濞这样远亲王爷,他并不头疼。这么多年来,真正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亲弟弟梁王刘武。这弟弟打不得骂不得,毕竟有太后罩着。汉景帝中六年十月,皇帝对藩国进行了改制之后,原本风光的王爷们,突然觉得满城都是敌人。过去王爷们见了国相那是摆足了谱,现在王爷们看见国相,仿佛是汉景帝盯着他们一样,让王爷们恨不得给国相磕一个。梁王刘武这个昔日使用皇帝銮舆的王爷,受不了这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进京朝见太后和皇帝,想要留在长安生活,不想回去让人监视。

汉景帝当然不许,这要是把梁王留在长安。万一哪天自己死了,小太子刘彻拿什么制约这位有太后罩着的梁王?汉景帝不同意梁王留下,梁王郁郁而归。半年后,经受不起人生大起大落的梁王薨,留下了价值八十多万斤的财产。

梁王一死,窦太后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悲伤已极,嚎啕痛哭。年纪轻轻的梁王死这么早,半年前还看着好好的,所以窦太后认为是汉景帝暗下毒手,因此绝食抗议。汉景帝可慌了,这回真不是他干的。汉景帝和亲姐姐馆陶公主劝也劝不住,最后,汉景帝心生一计,把梁王的五个儿子全都封为诸侯王:刘买为梁王,刘明为济川王,刘彭离为济东王,刘定为山阳王,刘不识为济阴王。梁王的五个女儿也都封给汤沐邑,汤沐邑就是封地的意思。

老太后一看,汉景帝对梁王的孩子们这么好,看来汉景帝真是个负责任的好大伯,算了,原谅他了。但是汉景帝却很开心,因为最强的藩国被分为五大块和五小块,昔日那些威震天下的大国,像什么齐国、赵国、梁国、淮南国、吴国、楚国,没有一个能比周围的郡更大的。

在汉景帝制定的这些国策中,虽然基本上铲除了藩国的势力,但是却大大加强的地方郡守的权利。郡守的权力极大,不仅集地方军政大权与一身,还可以任免该郡所辖县的官员。除了不能世袭之外,基本上太守就相当于当年的藩王。汉景帝也担心太守不法,于是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汉景帝中六年后再次改元,史称后元年。就在汉景帝后元年的正月,汉景帝下诏要求地方上把有争议的案子一定要上报给中央廷尉复议,从一定程度上能简单制约一下地方上司法黑暗问题。但是很明显,这招不解决问题。早在汉文帝年间,皇帝就对地方官员的行政不放心,所以经常派出中央巡视组去地方刺探情报。汉景帝沿用这个制度,不断派出中央巡视组去刺探地方官的吏治。这些中央巡视组的长官,就被称为刺史。再后来刺史就成了常设职位,常驻地方成了地方长官。这就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汉朝的刺史和明清时期的巡抚一样,本是中央派出去地方视察的官员,结果渐渐地成为了地方行政官员。你说他们真的具有打击腐败,为民做主的作用?休得扯淡,这招的主要目的是中央集权,等于是由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比任命地方官员升任省长一级的官员好控制的多。

汉景帝时代,刺史还不是常设官职。但是从地方刺探来的情况看,汉景帝甚为忧心。因为老百姓最恨的往往不是省长一级的太守,他们没见过太守啥样。百姓最恨的就是县令这一级官员,他们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最具备危害百姓的直接能力和潜力。

汉景帝统治的时代,经济增长是要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那个时代的地球生产力普遍不高,别说老百姓了,地球上大多数国家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汉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显然是那个时代最靠谱的政策。跟汉朝同时期的地球第一军事帝国匈奴国,还停留在看天吃饭的原始经济时代。历史证明,最终打垮匈奴的不是汉朝的铁骑,而是老天爷乱发脾气下的暴风雪。同时期的日本还处于部落时代,哪怕是声名显赫的罗马帝国,还处于奴隶经济时代。

其实汉朝和罗马的对比,很值得我们思考。在那个时代,跟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就是农业经济。中国人看到了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而罗马人却沉醉于奴隶贸易带来的暴利。汉朝经过数代统治者的努力,把农业定位成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支柱。而罗马却忽视农业,用战争去获取奴隶,用奴隶当商品进行贸易。汉朝靠着农业的稳定来保持着帝国的稳定,拖死了周边所有强敌。而罗马的大地主靠买来奴隶当廉价劳动地,毁掉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和利润空间。农民放弃了农业,涌入城市成为了盲流。而整个罗马帝国靠几个大地主,是不能托起整个帝国的经济。罗马不可能永远有仗可打,当罗马不能通过战争获取奴隶的时候,奴隶贸易带来的经济泡沫也就一触就破。过去的那些廉价奴隶开始变得奇货可居,而且过去奴隶市场上有着源源不断的奴隶作为商品,奴隶们如果不好好干活随时会被淘汰。现在奴隶市场没有了,以前的奴隶危机感解除,很自然的开始磨洋工、糊弄事,有能耐杀了我你自己种?当奴隶变成了大爷,当农民变成了城市盲流,当罗马帝国的粮食年产量不够吃的时候,统治者们才意识到泡沫经济已经破灭。罗马君主们想了很多办法挽救行将就木的罗马农业经济。比如给农民分地,比如禁止农民自由迁徙。但是为时已晚,农民已经不可能再被束缚在土地上等着被盘剥,罗马最终走向衰落和灭亡。

汉景帝时期的中国,农业经济空前的繁荣。但是汉景帝就看不懂了,报表上的数字告诉他,经济年年增长。但是,税收呢?饥民是怎么回事?早在汉景帝中三年,因为自然灾害,汉景帝下令节约粮食,全国禁止造酒。四年后,也就是汉景帝后元年,经济恢复,汉景帝又解除了酒禁。是什么让一个地球上最大的农业帝国因为自然灾害导致连酿酒的粮食都没了呢?

汉景帝总结,研究如何让贵族享乐,会极大地影响农业的发展。他决定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勤俭节约,减少地方进贡。但是,真正能让老百姓直接受到伤害的,就是县一级的官员。不要老说这届百姓不行,汉景帝原话说了,让老百姓在饥寒交迫中不违法,这事反正朕没听说过。导致地方恶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就是老百姓饥寒交迫。如今经济增长这么迅速,老百姓还饥寒交迫。这说明地方官员盘剥百姓,执法犯法,跟强盗没有区别。汉景帝要求郡守要严查这些基层官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汉景帝的诏书一下,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让老百姓懂了一个道理。朝廷是好的,只不过你倒霉遇上了一个王八蛋当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想有钱,只有俩途径。一个是当官,一个是努力种地。由于当时粮食能当货币直接结算,所以铸币业这个险些埋葬汉帝国的产业已经冷却了下来。作为一个老百姓,种地仿佛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为汉景帝后二年的时候,皇帝下诏,家里资产要及时申报,家产超过四万钱的,可以直接当官。

这无疑刺激了很多小富即安的人,让很多农民不再以吃饱肚子为终极目标,一定要想尽办法多打粮食,攒起来换官做。

这就是汉景帝打造的理想帝国,猛将陈兵边关镇守,跟匈奴大打经济战。废物位列三公,不影响皇家执行权利。酷吏出任要职,用他们制约达官显贵和地方豪强,皇帝亲自罩着他们,谁也动不得酷吏。经济上执行绝对的农桑为本,打击一切农业经济以外的经济形势。解除藩国的行政权,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一竿子捅到底的中央集权。

汉景帝空前的集权,让整个帝国严肃的运转起来。然而天道无常,汉景帝遇上了一起十分罕见的超自然现象,这个自然现象对汉朝有什么影响?下节再聊。

古今那些事,正在笑谈中。

笑谈中

微信号 : kxiaotanzhong

新浪微博:@依然笑谈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