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到底怎样学?——竟然被一个四年级小男孩悟透了!
前面是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观点,后面是我的观点。作文学习,越来越重要。学什么,怎么学,给你一些建议。
我学会了写作文
天生慧作文 四年级学员·方柏翔
这个男孩,坐在书桌旁,没头脑的抓着头发,既生气又沮丧。作文已经想了两个小时,可一点头绪都没有。这个男孩就是我,我从这个样子到记流水账到平平无奇,最后突然无敌,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学习呢?想知道的话,可要继续往下看哦!
我做的第一个事情是读书。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一件事给扩大的。例如写动物。老舍的《猫》中是这样写的:“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我在《鹦鹉》一文中是这样写的:“说它老实吧,它会在笼子里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又是那么贪玩,有时候从早上六点就离开笼子,晚上六点才肯吃一口小米。如果不饿的话,这一天都可以不回来。它还有时候很笨,对着我家的镜子啄来啄去……”
我做的第二个事情是报作文班,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现在我都能想出老师讲的知识呢!比如说,写颜色的,老师的第一个方法是:以物命名法。例如:雪白、翡翠绿、豆沙红......第二个方法是:比喻法。例如:红似火、白如雪、黄似金......不但听课重要,练习也很重要。有时记忆宫殿刚打造完一个初步的框架,可你不继续装修,等着被遗忘,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现在的我已经博学多才、知识广阔、文采飞扬、滔滔不绝。不像以前的那个男孩愁眉苦脸、毫无头绪、一窍不通、稀里糊涂。我现在自我感觉良好,看了这篇作文的你们,觉得呢?
方柏翔,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有时候高冷,有时候幽默。反正不是那种你说了他会“点头如捣蒜”的类型,他要思考一下、追问一下、反驳一下,最后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
妈妈很有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交流得多,孩子的学习情况、写作情况时时沟通,也能给我一些非常有价值建议。
每次习作,妈妈都在朋友圈如实记录。看到今天这篇,说实话,我是很意外的。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开始思考“如何写好作文”这件事。
他说出的,最核心、最简单,但的确“大道至简”。
如何写好作文?
1、阅读
第一重要:会阅读!
不仅仅是阅读,要指向写作的阅读。方柏翔说:“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一件事给扩大的。”——这句话,说得好!把文章写长,这是写作必备细节描写,他能从阅读中悟到,很难得。以后他就懂得看结构、看意义、总结类型。
歌德说:“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秘密。”
阅读是基础,看得懂作者的创作思路,这是“形式”,训练才可得。
2、仿写
第二重要,会仿写。学习任何技能的基础都是模仿,写作是一种技能,当然,写作也从模仿开始。
只不过,从什么时候开始模仿、模仿什么,很重要。
我们的课程,每个阶段模仿的内容都有变化。二年级,语言发展爆发期,模仿句型、童诗、绘本。基础句型打好底子了,再脱离框架,进行创造。
三四年级,仿结构、仿细节。分析结构非常清楚的文章,总分总、二分结构等;分析清楚的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等。
五六年级,仿名家散文、仿文言文、仿戏曲。
3、学方法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认识:写作文嘛,多读书就好了,不用特意学习。这样的家长还不在少数。其实不然,作文,肯定要学,学什么?第三重要,学方法。
我同意多读书的观点,可是,看那么多电影电视,我们也不能成为导演。写作文是有方法的,这非常考验老师的功底,会总结方法、能讲透方法、学生还能用得上方法。
就像方柏翔讲的,写颜色(写景大类中的小类)的两种方法,事物命名、比喻法,这样的方法教给孩子们,他们写作文,不会再用单一的“红色、黄色、绿色”来表达,而是能独立创作出50种以上完全不同的颜色表达。句、段、细节、结构、开头、结尾等,都是有方法的。
注意,方法是底层逻辑,可以万般变幻而不离其宗的。
4、反复练习
学作文第四重要,练习!而且是一定时间内、有主题、有目标的练习。
时间:10分钟片段;20分钟小作文;40分钟大作文。
主题:围绕主题阐述观点,谁不需要这个能力呢?哪个行业不需要这个能力呢?
目标:字数目标、方法目标、观点目标等。
我们课堂的特点是,40分钟完成一篇好作文。
40分钟,构思、落笔、成文,这本身是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的学员99%都能做到。因为,我们有了大量的阅读、有了大量的仿写、有了马上能用的方法,只欠练习。练习是不能中断的,每周一次是基础的量,保持写作的肌肉记忆;寒暑假集训配合提升,每天写,定期一个专题,才是真正帮助孩子提升能力的。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 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读者知道。”
另外,还有孩子是口述作文,妈妈帮忙整理记录。如果目前还是这样的情况,我建议马上暂停,一定要让孩子动笔!口述作文偏向口语化表达,动笔才是真正练习书面语言,练习写作能力的。
最近一直想整理一篇“小学作文怎样学”的文章,正好借方柏翔的文章,阐述一些观点。希望对各位家长、各位同行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