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匠心 守望传承——访建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敏
有人问何谓柴烧?其实顾名思义,凡是以薪柴为燃料烧制陶瓷,均可称之为柴烧。在电发明之前,柴烧一直是陶瓷烧制的主要方式。而在熊熊焰火中煅烧出诸如建盏一类的高质量瓷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烧制温度要高达千度以上,才有可能烧制成型,但柴烧的温度并不可控,所以依旧会出现各种偶然——也许盏体会裂,也许釉面会落灰,甚至整体被火炙……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诸多未知,又何尝不是魅力所在?人们喜欢固定温度下的“标准”精品,但有时更想去领略未知情况下的造化之功,神秘的、变幻的、不合常理的,也许深藏韵味和惊喜。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的发明无疑为瓷器烧制打开了增产增量的大门,建盏手工匠人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器型与釉色,也令建盏有机会走入大众,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可以说,我非常认同电烧的优势……”
这是优秀建盏工艺师杨敏先生对建盏电烧观点的表达。同时,他也对柴烧建盏表达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我个人认为,柴烧使我真正推开了通往建盏艺术的大门,建盏从古走到今,它的身上散发着一种抹不去的古韵魅力,令我痴迷并向往,我一直找寻着能与宋代和宋盏相通相连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是柴烧……”
建盏烧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出窑万彩”,也是柴烧建盏的最大魅力,同样也是其烧制难度的体现。可以说,任何一个柴烧建盏,都是“无双”的孤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造化”。
提到柴烧,自然离不开柴窑,作为较原始的柴烧空间,柴窑似乎天然有着某种神秘感,“柴窑外观从比例、结构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性和精神内涵,都是别具韵味的审美对象,蕴含着传统美学中的天然美感和朴素性。”杨敏老师耐心的向大家讲解柴窑的魅力……他日常进行柴烧创作的地方正是坐落于山脚下的一座通天龙窑,名为“鼎吉龙窑”。
“一体式的通天龙窑,窑内温度和气氛都变化多端,难以掌控,成品率极低,绝大多数是残次品或杂色釉盏,但偶得的精品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感是独一无二并不可复制的,胎底柴味十足,釉面温润如玉,斑纹古朴典雅。”杨敏老师对于通天龙窑的窑温与气氛方面有着自己的角度与见解。
来到展厅中,我们有幸看到了不久前刚刚从龙窑中烧制而成的新品。乍看之时,竟以为看到的是真正的宋盏,因为杨敏老师对于柴烧的醇熟技艺与对宋韵的精准把握,使得他的作品具有质朴、浑厚、古拙的美,他真是深谙宋盏精髓。
那只精美的鹧鸪斑盏最惹人驻足,它釉面润泽,斑纹细密灵动,盏形流畅洗练,堪称绝品;束口器型虽中规中矩,但玲珑趁手,经典之质;盏底还有“鼎吉建盏”落款,诚意满满,值得收藏。
杨敏老师说,柴烧赋予了建盏朴拙的灵魂,在当今略显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喝茶品茗,参悟古意,赏盏寄情,何尝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