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梅渚镇工商业开拓者殷源浚
殷源浚,号梅生,清光绪六年(1880)正月出生于江苏溧阳县殷家桥一个富豪家庭.其父殷耕南,在清同光年间亦农亦商,发家致富,在村邻附近购有良田三百余亩,并在郎溪县境梅渚镇开有一爿南北杂货商店(经营作坊),一爿磨坊和一座布庄,时有流动资金数万银元。
虞洽卿像
殷源浚返里后,即劝亲友邻里更新桑园,推行洋(良)种,并设法帮助贫苦农户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不到两年,梅渚附近桑树满岗。桑园的发展,促进了育蚕的高潮,民国初年,每当夏忙季节,新茧登场,茧行开市,东至广德誓节,南至宣城洪林,肩担车载,络绎于道。其时,梅渚茧行增至八家,这些行商当日收购鲜茧,立时上炕,炕房遍布,烟囱林立。
由于鲜茧炕干后,必须及时运沪缫丝,当时木帆船运输迟缓,难以适应商业的发展。最关重要的是茧价涨跌,要随上海行情转移。为了加速信息的传递,他又决定创办小轮运输事业。
梅渚距上海水路有七百余华里,以木帆船日夜兼程,一帆风顺约六至七天,而市场的茧价行情常早晚不定。商情的捉摸,必取决于信息的灵通,信息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殷源浚为了加速与沪商联系,1916年在溧阳、梅渚、河心等地招股,开办了梅渚至溧阳的小轮运输公司,取名“大达”。
梅渚商会隶属全总后,与其他分会一样,可参与全总的一切会议,因此在当时南北动荡的政治局势下,梅渚商会与地方政权是若即若离,有时还分庭抗礼,以达到商人团体的自立自主自治的目的。民国二十五年(1936)后废铜印为木印,改称“郎溪县梅渚镇商会钤记”(当年会丁张士发的回忆)。
民国初年由于茧行林立,市场繁荣,金钱往来日渐增多,为了防患于未然,于1921年组建了维护商人利益的武装专业团体——梅渚商团,雇用了30余名曾经是行伍出身的人充当团丁,聘请了退伍军官黄振鹏任团长,购置了30余支长短枪,每日操练、站岗、放哨,维持街道秩序。
民国十二年腊月(1924年春),殷源浚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年仅四十二岁。他的死对梅渚商界来说是一个大损失,他对新兴工商业的开拓,应载入郎溪县近 代史册。
(本文选自《郎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宣城市
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