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便是美好——共读红楼群,美文荟萃

遇见,便是美好

作者:黛袭

在生命的开端,立着哪一本书,就会生出什么故事。

上初中之时,接触红楼,后来无意中又读到很多研红的文章,于是回头细读,才发现红楼是一场盛宴。各种灵性的盛宴。

红楼中的灵性,有的如洋似海,任你狂风如怒,飞沙走石,依然无法夺去他那片升腾的蔚蓝;有的如湖如泽,被淫雨浸浊,终能澹泊自净;有的如尺洼寸坑,一把泥沙,便可将其搅浑填平。

引半句卡尔维诺讲过的话,来形容红楼中的人物,“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个图书馆、一座物品储藏室、一系列风格”,没有一部书的人物能如此立体。

打开它,你可以像个上帝一样鸟瞰生命的喜怒哀乐,有时候觉得作者写的特无理,但是细想,就觉得非如此写就不符合生活逻辑。

随着阅历的增多,你又发现,它就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你高了,它也长了。

与红楼在一起,总是,散漫着,东鳞西爪,不求甚解,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构成休憩的片刻沉迷。

其他书不可避免的成为红楼的附庸。庄子、西厢、很多的现代散文,不管囫囵吞枣,还是含英咀华,觉得它们涵养着的养分,都是用来满满当当的培植我的红楼的。

这是一种水滴石穿的爱恋。不需要什么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只是离不开,忘不了,读着读着,就读过了春夏秋冬,就读过了若干年华,就把红楼读成了盛开在我们心上的一朵花。

风露清愁堪自怜

作者:雨打梨花深闭门

1

林黛玉是贾敏和林如海的独生女,样貌上举世无双,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秉承旷世诗才。可惜,她父母亲早逝,贾母心疼,遂将黛玉接至贾府中。

在她来时的路上,微风拂动,窗外皆是美景。元春省亲时,她曾经代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当就不止是大观园里的精致了,也应当有着她一路来的所见所闻。元春看后大为赞赏,道:“杏帘”一首为三首之冠,说明了黛玉很热爱大自然的气息,观察很细致,塑造了一片太平盛世,不禁让人拍手叫绝。

2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在花海中葬花.

那天刚好是芒种,是祭花神的日子,泪眼问花,花自飘零。落花本可以随“一江春水向东流”,黛玉却嫌外头的水太过脏,自己用土制了一个花冢,将花放入布袋中,再用土埋好。随着土,随着岁月淡化。

想想自己孤身一人,没有亲人,由落花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她早已哭成了泪人,最终写下了《葬花词》。

3

林黛玉还有一个称号叫“潇湘妃子”,是探春根据她的性格和居处而撰拟的。

提起她的居住地“潇湘馆”,一踏入就觉得是一座非常别致素雅的院子。还记得刘姥姥进入潇湘馆中便说:“这哪像小姐的闺房,这比上等的书房还要好呢。”

说明黛玉爱书如命,藏书甚多。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难怪她诗歌的用字是那样的传神,意境也很深远。

她曾经教过香菱做过诗,告诉她学诗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推荐她读《王摩诘全集》后又推荐读李白杜甫的诗。

她把自己看过书给香菱看,她在这些书中都做过记号,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地方。

不动笔墨不读书,知晓重点是什么,圈圈点点,那样才是下了功夫。

书中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一共有十二个菊花诗的题目,用针贴在墙上,让姑娘们自己选作。

黛玉一人选三首,她《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还有《问菊》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将菊花问的无言以对。全都得益于她胸有丘壑。

4

黛玉还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命惜春画《大观园行乐图》,黛玉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活,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把刘姥姥比喻成了“母蝗虫”,题拔她都起好了就叫做《携蝗大嚼图》,将在场的人无一不带来欢乐。

其中,黛玉虽因此广受诟病,但是从而也可说明她思维方式比较跳跃,会分享快乐。我们也相信,她那么善良,绝对没有恶意。

5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最终含着怨恨的泪水,去往了她的归宿地。她的心里,藏着一瓣瓣落花的忧伤。贾府那样薄凉的地方,已经不属于她。

放荡不羁史湘云

作者:冷月葬花魂

在我眼里她不是淑女,更算不上是小家碧玉。她满腹才华,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了无限的潇洒。

她不如宝钗那样成熟稳重,她更没有黛玉的那份弱柳扶风的骄矜。

她却比宝钗真实坦率,比黛玉开朗活跃。

在她的一生中我看到更多的就是她的放纵和无拘无束,那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那是对自由的向往。

也许有许多女孩子也像她一样渴望自由,渴望活出真正的自己。但是只有史湘云做到了。也许湘云的存在,就是为了冲击封建思想,证明女儿绝不任人宰割的吧!

但是,即使再要强,即使再倔强,即使才华横溢,也经不住外界的摧残和打压。

“冷月葬花魂”是黛玉最后的结局,那“寒塘渡鹤影”不也映衬了湘云的结局吗?

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在寒冷的江水上,明明是一只闲云野鹤,却显示出了无限的孤凄悲凉。令人可悲可叹,悲她的孤独,叹她的荒凉。

“千不该,万不该错投女儿胎。”

我常常在想,如果湘云不是女儿身的话,会不会又是另一番结局了呢。

她的性格像个男孩子,她曾女扮男装大口吃酒大口吃肉,撸胳膊挽袖子的和人划拳,这些不都是她不拘小节的表现吗?

她一派天真无邪,从不掩饰自己,做人没有半点儿虚假。

在她眼里没有尊卑等级之分,她不受任何的束缚。她并没有做过错什么。

如果说无意之中得罪了别人,那也是她的无心之失,她没有半点心机。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女子,还是被无情的卷入世俗的漩涡之中了。

我们经常感慨黛玉孤苦伶仃,殊不知湘云又何尝不是独自一人呢。

虽然她从小寄养在叔父家中,但又何曾感受到家的温暖。黛玉再不济也有贾母和宝玉的照拂,可湘云呢?贾母虽然也疼她,但毕竟她是贾母的娘家人又不常在贾母身边,如何能照顾周全。

即使是这样,湘云也没有形成黛玉那样多愁善感的性格。她活泼开朗,对生活有着乐观的态度。她很少哭泣,如果黛玉生来就是要流眼泪的话,那么湘云的眼泪则是她不服输的象征。

在苦难的人生里,她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从容。真乃“真名士自风流”!

无论是“醉卧芍药裀”还是“凹晶馆联诗”,都彰显了她的放荡不羁。在她身上我没有看到任何的压抑郁闷。我看到的是一个爽朗,真性情的女孩子。

她虽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她追求了自由,她打破了封建社会死寂的沉闷,她的放荡不羁不仅仅点缀了大观园,并点缀了我们每一位读者在悲惨背后热爱生活的那颗心。

史湘云,因为你的放荡不羁,充满诗书气息的大观园,更显得一片生机盎然了吧!

一本红楼,读尽沧桑

作者:止语

初读红楼梦,还是高中的时候,看到的是风花雪月,是才子佳人。

以为,红楼梦中人:黛玉小性,薛宝钗豁达,史湘云大大咧咧,王熙凤杀划决断,平儿办事游刃有余,心底又藏着无限委屈,王夫人慈悲心肠~~~

小姐们整日诗词歌赋,贾宝玉的殷勤护花……里边的人,好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

虽然看的书都破了,还是觉得一切人物命运的轨迹都是比较合理的。

多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红楼梦,看到的则是,薛宝钗的世故,黛玉的纯真,阴谋与爱情~~~

有时感叹,王夫人真的爱她的儿子宝玉吗?聪明智慧如贾母,也是一样的不如意。

热闹背后有着悲凉和残酷,不被爱的人,再怎么谋划,既得不到人,更得不到心。

生在那个封建时代,即使聪明如探春,也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中感悟做人做事,要大度能容,要善良正派,要谦卑,真诚~~~

里边,我最喜欢平儿,身份不高,还是有比较而言,相对较好的命运。

今日女子,怎么读红楼梦

作者:花妖明月心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堂姐的书,盗版的,读了好几遍才还给她。后来自己有钱了,买了2套不同的版本,一套被妈妈借给表弟,等我回家,气得直蹦。我那心情,就如同黛玉等发现大观园的诗词流入到外面一样。

读来读去,自然是最爱颦儿,但也不讨厌宝钗。

高中的时候,却因为不喜宝钗与语文老师吵架。

这些年了,明白了大观园的女儿其实就是中国旧社会女性的各色写照,在男权的笼罩下,她们有治国之智理家之才,纵然才高八斗也被困于父兄之手下。

凤姐杀尤二姐我不恼,她被逼无奈只能自保,因为她没有儿子,因为贾琏包括家族都在谋划取代她,不管她娘家如何厉害,自己如何能干。

我恼的是丫鬟被配给没出息的奴才,明明一句话就可以把另一个女子从火坑中拉出来,她们却却不肯说。

今日女子再读红楼梦,要看到她们想当人,而当不了人,不得依附他人而讨生活的苦难。

怜香菱

作者:心香一瓣

我感觉红楼里香菱是最可怜的人。原来生于富家小姐,从小爹宠娘娇,因为一场意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遇冯渊,可算幸运,怎知她红颜多劫难,又逢薛蟠这个呆霸王,硬生生夺了冯公子的命,把香菱抢了去。

在香菱的成长过程,曹公没有任何提及,想来是遭了极大了苦难了,当别人问起她家乡父母,都答忘了。

忘了比记得,更能说明她生活的悲苦。

在这样的境遇里长大的香菱,依然保持着天真烂漫的少女心思,依然热爱着生命和生活。

瞧,虽然,她不记得自己身世,但也从没抱怨过谁?而且在这些姨娘丫环们中,她很有才情,喜欢诗文。

她亦没有自身的地位卑微而自弃,勇敢地学着作诗。在宝钗讽刺她时,她退缩了么?没有,她转而向黛玉学诗。黛玉是极好的老师,热心且细心地教她做诗填词。

她学诗的历程是短暂的,这短暂的时光里她是最幸福和快乐的。直到夏金桂进了薛家,直到她沦为薛蟠之妾。可她的“妾”却连个丫环都不如,终至于被夏金桂折磨至死。

每每读红楼,总是为香菱掬一把泪。红楼里的丫鬟卒仆都有来路,亦有归途,唯香菱成了不知来路,死于非命的人!

“山中高士”

作者:点苍苔白露泠泠

我初时,总不明白《终身误》中薛宝钗的判词。为什么说那宝玉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薛宝钗那样一个人,热衷于仕途经济,上下讨好,到处笼络人心,正应该是滚滚红尘中的大俗人一个,怎称得上“山中高士”?

所谓山中高士,不应该是超脱世外,不为世俗凡尘所扰的方外之士吗?

显而易见,薛宝钗完全不符合条件。

可是曹公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必然是句句有深意,字字有玄机。我想,难道是讽刺?

今转念一想,可不是,薛宝钗还真和山中高士有点像,那份“无情”可真是一模一样。

山中高士是看破了情缘,了断了情缘,而薛宝钗也根本不让自己有情。她父亲去世,只留下混账哥哥和糊涂娘亲,并她一个弱女子。兄长眼看已是不中用的了,而她面对父亲的看重,便把担子揽在了自己身上。

但她一个弱女子,又不能考取功名,又不能出去立一番事业,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婚事上。

她想有一门好的婚事,让夫家能够成为自家的助力,能够提携提携自家。

正所谓“情”字误人,于是她把自己的感情锁了起来,不让情感左右自己,只用利益得失来决定一切。

她用那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合上雨水这日的水、白露这日的露、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刨制成冷香丸服下,压制自己的情感,祛除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冷到骨子里,无情到极致。

所以,我更加觉得,占花名儿时“任是无情也动人”一句批的极妙,山中高士亦有不及。

宝玉挨打,打不落贾政的意悬悬半世心

作者:fish

今天,因为一件事,和孩子起了冲突,事后,觉得自己当时有些强势。于是,想起了宝玉被打。

故事发生在红楼梦的三十三回时,贾政结结实实地打了宝玉一顿。

导火索是贾环造谣,说宝玉"强"了金钏儿,导致金钏投井而死。

在平日比宝玉外表行为委琐许多的贾环口中,宝玉竟是强丫环未遂,致人跳井的败类。且这件事情导致府内人心恐慌。

贾政在诧异中,早已愤怒地感叹道:"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当时最根本原因是琪官事件。

宝玉结交琪官,引得忠顺王府上门质问索人,宝玉撒谎,但与琪官私将授受的汗巾子出卖了他。

忠顺王府与贾府一向不对盘,宝玉私交对手的优伶,不仅与诗书礼仪之家的"礼"不合,而且给人留下话柄~教养不好,子弟行为不端。

这两件近因事件,宝玉着实辱没了家风,叫贾政如何不羞愤,他如何面对对手,面对下人门仆?

还有远因。

如果只是近因,贾政应该逮着宝玉,先问清楚了再开打。

可是,他一见宝玉"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他还嫌下人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即使王夫人来了,他还直叫要勒死宝玉。

我们为人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当孩子惹你大发雷霆、大打出手时,说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多半是在发泄那无以安放的情绪。

贾政此时,也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父亲,羞愤、愧对他人和祖宗的情绪无以安放。

更可悲的是,他心内清楚,他养育的是一个叛逆者。这即远因。

宝玉从小到大,有很多叛逆的行迹。

好好的男儿,偏喜欢往脂粉堆里混,爱穿大红,癖好吃丫环嘴上的胭脂;

言语也张狂无道,称女儿是水做的,见了觉得清爽,男儿是泥做的,见了觉得浊臭逼人;

行径上好结交江湖闲人(柳湘莲)、优伶戏子(琪官),讨厌贾雨村等"上进"人士,不往仕途经济上走;

思想上好读《南华经》等老庄著作,读《会真记》、《牡丹亭》等言情闲作觉得"口角噙香",唯独不喜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书,不喜八股之作,将此类读书人称作"禄蠹"。

这类行迹,岂不是叛逆三纲五常、世俗人伦?真正是个"混世魔王"了。

而且,这个魔王,还有庇护者和生长的土壤——贾母和大观园。

想到前因后果,贾政也就更加气氛地感叹道:"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而且,贾政心内,应该还有悲愤。

大厦将倾的隐忧终究会成为现实,阖府上下,只有他和贾元春勉力支撑,这些不成器的,谁会真正居安思危呢?

所以,他会不由宝玉分辩,直接开打。打,既是教训不肖子弟,也是发泄减压。

宝玉该打吗?

从贾政角度,当然该打,他要发泄压抑的担忧焦虑,他要打出被挑战的父族的权威,他要打掉宝玉身上的叛逆性。他要还家族国邦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他要稳住忽喇喇将倾的大厦。

且看贾政那要教训人的架势,他一边大喝"快拿宝玉来",一边宣告"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他自己又何尝不伤心,他气喘喘直挺挺坐着,早已满面流泪,但是又不得不发恨吩咐下人:“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但,贾政终归还是白打了,宝玉的坏没有好转不说,却变本加厉了。他意悬悬的半世心,终究还只能意悬悬地挂下去,直到宝玉出家的那一天,而彻底心死。

(0)

相关推荐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刘恋《摩登红楼续貂》第二回

    张爱玲有<摩登红楼梦> 刘恋有<摩登红楼续貂>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文  刘   恋 [第 二 回] 得通灵贾政兴家塾 贯古昔顽童择西宾 且说宝玉得知黛玉所为朋友圈一事正暗 ...

  • 红楼梦年代表

    红楼梦的年代是迷魂阵,无聊时消愁解闷而已. 通过对小说文本联系及周汝昌先生等的红楼梦年表进行研究稍有改动. 欢迎广大红学前辈指正参与. [3]代表程已本第三回(节省空间) 红楼梦年代表(宝玉出生为元年 ...

  • 红楼时序考(下)

    作者 邯郸夏 传统意义上新的一年是从元宵节过后开始的.正月十六这一天,送完神,收起族谱,年事才算正式结束.红楼所写两个元宵节,也都是从节后重新起头.第十九回到第五十四回,起自元宵节后,又结于元宵节,整 ...

  • 共读红楼群话题征集: 给你一个饰演红楼人物的机会,你会是谁?

    共读红楼梦群,已经走过半年时光,感谢各位热爱红楼梦的朋友积极参与本群活动.本次除了投票,亦欢迎各位朋友,就最后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想法哦.欢迎你的留言. 红 楼 情 事 作者:冷月葬花魂 <三国 ...

  • 共读红楼群,精品文选

    李纨,活着是一种坚守 作者:冷月葬花魂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首判词是写李纨的,她是贾珠的妻子,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一生本本分分做人悉心 ...

  • 共读红楼群:林黛玉生活中最不可以缺少的人

    林黛玉生活中最不可以缺少的人 作者:陌游常乐 黛玉是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姑娘,我喜欢她的个性和小脾气,也喜欢她的善良和宽容,喜欢她对生活的勇敢,对爱情的纯粹,不管好的坏的,反正就是喜欢她所有的一切.这就 ...

  • 共读红楼群:黛玉家财产是否真的被侵吞?

    驳贾政侵吞黛玉财产论 作者:点苍苔白露泠泠 曾看过一些言论说贾政侵吞了林如海留给黛玉的百万家产,私以为这个言论的可信度不高.原因有三: 第一,贾政与林如海关系极好,彼此互相欣赏.先来看一下林如海对贾雨 ...

  • 共读红楼群:谈谈定情信物

    瞧,这对别扭的父子-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作者:fish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等人游览大观园,正好逮住了浪游的贾宝玉,命他同行. 当时,因路是羊肠小径,贾政便"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这个场景有些温度吧 ...

  • 共读红楼群精品文选:这黛玉,怎一个美字了得

    这黛玉,怎一个美字了得 作者:滋建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黛玉长得美,即便只是听过越剧<红楼梦>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也会知道黛玉长得美. 越剧<天上掉 ...

  • 了悟红楼,我们的梦——共读红楼群,第八期活动,精品文选

    这几天发布的文章,均出字我们的共读红楼微信群.今日特此将其它文章汇编在一起,再次请大家投票选出自己喜爱的文章.亦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发表你的见解. 潇湘馆的管理 作者:陌游常乐 林黛玉对于潇湘馆的管 ...

  • 共读红楼群:读红楼梦时,我们在读什么

    贾  政  的  心 作者:心香一瓣 贾政向来被人诟病--伪君子,假正经. 孰不知,他也有苦恼啊,他也不是伪君子. 他之所以这样,完全是他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导致的.他从小接受的是四书五经中庸理学, ...

  • 共读红楼梦,渡人渡己,青春永驻(共读红楼群,每周日活动,文章荟萃)

    共读红楼群,再次举办了一期活动,今日再次精选出十篇文章,以飨各位红楼梦爱好者,同时,敬请各位朋友耐心地读完所有文段,评选出你心目中的最佳作品. 其一 贾瑞之死探析,罪魁并非王熙凤 作者:佛心 贾瑞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