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开国少将只剩下4位了,杨永松年纪最小,今年101岁

1955年授衔时,共授予了798位开国少将,到今天仍然健在的,只剩下4位了:黎光、詹大南、邹衍、杨永松。

另外,在后来晋升的开国少将中,还有5位健在:杨思禄、张力雄、王扶之、文击、涂通今。

在1955年授衔的这4位少将中,杨永松年纪最“小”,也已经101岁了。

杨永松1919年出生于广东大埔县,在他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所以杨永松从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苦难。1927年,在二哥杨鹤松的影响下,杨永松加入了儿童团,并于1931年加入了红军,当时还只有12岁。

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杨永松正担任红一军团3师3团文书,当部队进入福建时,一向身体强健的杨永松突然病倒了,团长就把他送去了瑞金治病。

可是到了瑞金后却发现,当时红军总医院已经撤退,开始长征,在医院门口,杨永松对十几个伤病员说:“能走的就跟我走,去找大部队,不能走的就先去老乡家里。”结果,十几个伤病员没有一个人留下。

杨永松本来就有病在身,还要照顾十几个伤病员,可想而知有多困难!

整整5天后,杨永松终于赶上了大部队,当见到红1师参谋长聂鹤亭时,顿时就哭了,说:“聂参谋长,我们终于找到你们了啊!”

聂鹤亭看着那十几个瘦骨嶙峋的伤病员,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说:“都留在司令部吧,跟我们一起走!”就这样,杨永松踏上了长征之路。

部队过草地时,杨永松身边还有两个伤病员需要照顾,晚上宿营时,杨永松把他们俩安顿睡下后,查看了自己的伤情,左腿已经浮肿多日,能不能再走下去,都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杨永松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部队里!”

到了第二天清晨,杨永松爬了起来,准备叫起两个伤病员继续赶路,但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崩溃了——那两个伤病员已经没有了呼吸,永远留在了草地上!

杨永松抱着两个人的遗体,放声大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红军为了参加抗战,改编为八路军,杨永松担任115师685团政训处技术书记。

1937年9月23日,685团抵达平型关,作为115师的先锋团,很快就跟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当时,杨永松带领部队从冉庄经过,过河向山里进发,刚转过山脚,前面就响起了枪声。原来,一小股日寇开在侦察地形时,与我军突然遭遇,杨永松立即指挥部队展开战斗队形,与这股日寇开始战斗。

这股日寇虽然人数少,但仗着武器优良和单兵素质高,让我军打得非常困难,很久都没拿下来。杨永松知道,照这么打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只有拿下敌人的火力点,才能让战场局势有所改观。

但是,这个任务非常危险,杨永松第一个站了出来,说:“我来,爆破这事我有经验!”说完,杨永松就让战士们给他打掩护,他一手拿着爆破筒,一手撑着地面,匍匐前进。

杨永松冒着日寇凶猛的火力,终于接近了日寇的火力点,用尽全身力气将爆破筒扔了出去,日寇的阵地上顿时炸开了花,我军战士们立即发起了攻势,将这股日寇全部消灭干净!

其实,杨永松也没有多少爆破经验,多年后谈起这件事时,杨永松淡淡地说:“当时队伍里新兵很多,他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那么危险的事怎么能交给他们呢?我是个老红军,要起表率作用,自然应该我来做!”

建国后,杨永松担任过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等职,于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1981年以副兵团级离休。

今天,杨永松已经101岁高龄了,仍然精神矍铄,在此也祝杨老将军宝刀不老,健康长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