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生命隐喻

全文1311字,阅读约需3分钟;

前面讲过,我们的内在想象决定着我们的外在命运,都是我们的内在想象推动的结果。

那既然都是自己的选择(你也可能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就是在给自己写一部自传

或许你还没有认识到这份自传。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认识你自传的方法:

第一、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提出的一个治疗技术。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那么你希望你的墓碑上出现什么字呢?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志铭就是:

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海明威的墓志铭是:

恕我不起来了。

当你多次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你会更加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写下你自己的墓志铭之后,你想一下:这个是你内心希望的“自传”吗?

第二、找出一个人生命中最早的记忆

你需要问两个问题:首先,你问他或者自己记忆中最早的那件事,描述得越具体、越详细越好;其次,问他或自己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三件事,也是越详细越好。

为什么问这两个问题?因为一个人记忆中最早的事,或者记忆中最深的事,都是他的“生命隐喻”。

你记忆中最深的事,就是你的生命隐喻。如果看不破这个隐喻,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打转。

在这个认识自传的方法中,关键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的情绪、情感和你因为整件事发出的心念。这个心念,就是强大的自我实现预言,把你的生命朝这个方向去推动,于是演化成了你的人生。

如果你对早年间的事情的印象不那么深刻,那么还有一个方法:完整地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观察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留意这中间所有的重要时刻,以及你最重要的感受和心念。

那如何进行“生命隐喻”的解读:

1.“具体化”回顾

仔细回顾这件事发生的细节,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环境、人物等等

这是为了让你回到当时的那个场景,回到那个时空,唤起你当时的心理变化。

2.探究感受

当“具体化”步骤完成后,你陷入到当时的状态当中,你会发现,你的内在出现了很多东西,这时候,你要更加全面地观察自己的感受和心里变化,例如你的身体感受、情绪感受、思维想象等。

3.不带评判地去感知

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始终保留觉知者的视角,无论当时的身体感受、心理感受和想法有多么强烈,都不要把它认为是“我”自己

缅甸的一位高僧称之为“流动,而不成为”。就是让一切感受与想法流经自己,不压抑不克制,任其自由流动,但不去认同。

想做到这样并不容易。

4.慢慢来

当遇到自己特别不愿意接受的身体感受、情绪感受和想法时,可以让自己停下来。

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处于一种防御状态,而我们防御的,主要是不愉快的体验,我们把不愉快的体验和自己的意识隔离,所以导致了潜意识的产生。

深入潜意识,就会真切碰触到自己体验的历程,这个时候不能急,只能慢慢来。

慢慢把自己再拉回拉回来,重新去体验那种体验。

5.找专业陪伴

如果发现自己太难进入状态,可以寻求专业人员陪伴自己走这条路。

一旦你能够解读出的你的“生命隐喻”,你就有可能打破人生脚本的“轮回”,让你的生命逻辑,重新归于自由的流动。

德尔菲神庙前有一句著名的话: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说过: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提。

愿你做到“觉知”,认识自己,打破“重复”,爱上你的自我探险之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