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独秀——淮安高庄战国墓出土青铜器精品
淮阴高庄战国墓1978年发掘于淮安市郊城南乡高庄村,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境内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先秦大墓。墓中出土的器物以刻纹铜器、车舆铜饰件和原始瓷器最富有特色,出土了青铜器176件。这些青铜器以铸造精美和纹饰繁缛而著称,是中国南方青铜器的重要器群。特别是其中的青铜礼器成组成套,是战国时期重要的铜器组合之一,从中反映了其高度发达的礼乐文化,是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实物。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21件,一级文物21件,包括礼器、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容器等。其中展出的一套完整的车舆铜饰件,包括国内罕见的青铜插座、矩尺形舆饰和凹槽板式舆饰、较饰、轸饰、轼饰等,装饰精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装饰最豪华、纹饰最精美的先秦时期马车饰件之一,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车制的重要实物资料,是淮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从出土青铜器的规格和样式来看,墓主人身份应该非常高贵,但由于所有出土文物都没有铭文,因此至今无法确认墓主人是谁。
铜方策、铜节约 战国
栏柱铜饰 战国
车舆铜饰件 战国 国宝级文物
现藏于淮安市博物馆。 纵140厘米,横170厘米。质地铜。该套车舆铜饰件包括较饰6件,輢饰8件,轸(zhen)饰2件,轼饰、軨(ling)饰、铜锸座、达常各1件,共20件,重约200余公斤。其中的一套龙形较饰,由两两相对的较首、较身、较尾组成。系车舆缘上的铜饰,形成了纵140厘米,横170厘米的方形车舆。这种方形车舆正和轼饰、軨饰相配,再加上輢饰和轸饰,组合成一辆车的豪华装饰件。该套车舆铜饰件,气势宏大,纹饰精美,分为地纹、主纹和浮雕三个层次,所有器物的表面几乎全为纹饰所覆盖。此器出土不久即引起我国著名科技史专家王振铎先生的关注,他指出,这是古代车舆铜饰件,并进而考证是《周礼·巾车》中的“金路”,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战国车舆铜饰件,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先秦青铜车舆饰件中唯一的一套数量最多,种类齐全,纹饰精美的实物构件,为我国的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车舆的一种类型和有关的基本数据。
兽首形铜饰 战国
高庄墓金簿缪龙形金较,是首次出土的大型金较,而且有文献与之佐证,是研究古代车制的重要资料之一。《说文》云:“较,车輢上曲铜钩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按较之制,盖汉与周异。周时较高于轼,高处正方有隅,故谓之较。较之言角也。至汉时乃圜之如半月然,故许云'车上曲钩’。曲钩,言勾中钩也。《西京赋》云:'戴翠帽,倚金较’,荀卿及《史记·礼书》云:'弥龙以养威也’。弥,《许书》作'靡’,解云:'乘舆金耳也。’皆谓较为龙形,而饰以金。司马氏《舆服志》'乘舆金簿缪龙,为舆倚较’是其义也。”阮元《考工记车制图解》云:“至其直立轸上,上曲如两角之木,则谓之较;重出轼上,故名重较。崔豹《古今注》曰:'车较,重耳也,在车轝上,重起如两角然。’此固谓车耳重出轼上,如两角之觭势也。”孙诒让《周礼正义》曰:“其较上更设曲铜钩,向外反出,则是在较耳上重累为之,斯谓之重较重耳也。以《荀子》弥龙养威之文推之,则周时已有金簿缪龙,明金耳不徒为汉制也。”高庄墓金簿缪龙形金较,为上述说法提供了实物例证,把金簿缪龙形金较的历史由汉代上溯到先秦。概言之,高庄墓金簿缪龙形金较,不但是研究古代车制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古代舆服史和典章制度史上亦有重要价值。
青铜甗 战国
线刻纹铜盘 战国 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线刻纹铜盘是1978年在清浦区城南乡高庄村出土的。淮安高庄战国墓出土的线刻纹铜器数量占全国出土线刻纹铜器总量的一半。淮安市博物馆这件参展的铜盘器壁上部有四个铺首衔环,器壁很薄,锤打制成,内外磨光,然后在内底、腹内壁及口沿外部刻划纹饰。铜盘刻纹工艺精美,彰显了古代淮安人民的智慧。
高庄战国墓出土了18件刻纹铜器,接近或超过已知全国其他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刻纹铜器总和,刻纹铜器中的神怪图像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古代神话和民俗制度的珍贵资料。“可以确定墓主人身份非常高贵,但由于所有出土文物都没有铭文,因此至今无法确认墓主人是谁。”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特意被抽调到北京参加《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 战国 国家一级文物
1978年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口径长轴14厘米,短轴12厘米,通高13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器口呈椭圆形,方沿平折、曲口、束颈、垂腹、圜底,口沿上有对称附耳,底有三蹄足。在双耳之间的前沿上,有一兽首昂首耸立,高出器表,与兽首对面的口沿外,有狭条状兽尾与之对应。其兽首双耳高耸,双目圆睁,就连嘴唇胡须,也刻画细微,生动逼真,活像一只憨态可掬的野兔,着实令人喜爱。耳饰三角形云雷纹,吻饰点纹,颈、腹部饰云雷纹,近底处饰蝉尾纹。整器造型浑圆,纹饰精美,体态憨厚,风格独特。
兽首鼎,又称牺鼎,此种形式的牺鼎,因在安徽舒城、怀宁、庐州均有发现,而舒城在春秋时期为群舒故地,故视为群舒器物。群舒是诸多偃姓小国的统称,夏代时已存在,春秋末灭于楚国,地理位置在今安徽江淮地区西部。后在江苏徐淮地区也有发现,如邳州九女墩徐国墓和淮阴高庄战国墓都有出土。徐是中国最古老方国之一,西周时期,曾率九夷而伐宗周,一度威胁到西周的统治。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徐)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中国古代文化史中自古就有徐舒同源之说。因此,这种器物就是徐舒同源的一个例证,由此把安徽江淮地区的群舒和江苏徐淮地区的古徐国联系起来。此外,这种器物在浙江和江西地区亦有发现。
在形制上,兽首鼎主要融合了中原商周时期的觥、兽形尊和垂腹鼎的因素,以鼎为器,以兽造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器种。比较各地已出土的兽首鼎,虽造型相似,但略有差别,表现出铸鼎象物,匠心独具。如舒城扬家牌兽首鼎兽首所铸造的应是马的形象;邳州九女墩徐国墓的兽首鼎所塑造是一只尖嘴猴腮的老鼠造型;而淮阴高庄墓的兽首鼎则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兔子形象。这些动物形象虽各有差异,但都铸造的体态憨厚、栩栩如生,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有的兽首鼎上还配有密合的鼎盖,有的兽首双目还镶嵌绿松石,表现出发达的铸造工艺和装饰水平。它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青铜装饰艺术已经从庄严肃穆开始向世俗审美转变,反映了社会进步和不断成长的过程。在纹饰上,它继承了西周中晚期以来的各种纹饰,同时使用蟠龙纹、变形蟠虺纹、云雷纹和蝉尾纹。这些繁缛精细的纹饰大多采取模印法铸造,这说明淮河流域的青铜工艺已同步于中原地区。总之,这件兽首鼎作为我国南方青铜器的代表,是徐舒民族所创造的一种异型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中的艺术珍品,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