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用柚子当足球、狗洞当球门,长大后竟一球砸晕印尼守门员
说起来,足球真的是一项很有魅力的运动。现代足球的前身,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山东淄州的球类游戏“蹴鞠”,后经阿拉伯人由中国传至欧洲,逐渐演变发展为现代足球。因其对抗性强、战术多变、参与人数多等特点,如今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每每提到国足,大家都恨铁不成钢。中国不乏优秀的球员,却始终没能在世界级别的比赛上,取得亮眼的成绩,让人遗憾。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中国也是有球王的,并且还是世界公认的球王——李惠堂。
1922 年,香港南华体育会为物色人才,发起了“夏令营杯”校园足球赛。李惠堂带领大坑村“赤脚球队”获得锦标,夺回银盾,被香港南华体育会吸收为足球队员。
1923 年 5 月,18 岁的李惠堂作为南华队的一员,代表中国赴日本大阪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勇夺冠军。同年,李惠堂随南华队访问澳大利亚,南华队在澳大利亚共赛 24 场,全队进球 63 个,李惠堂个人战绩 31 球,从此得到“球王”的美誉。
最神奇的是,李惠堂脚力了得,人称“李铁腿”。1937,在与印尼的对战中,李惠堂一脚怒射,对方守门员用身体去挡球,结果直接被球砸晕。1939 年他再次率南华队赴南洋群岛访问,在与英军足球队对决中,他射的球穿网而过,真的是很厉害了。
从18 岁加入南华队,到 44 岁挂靴,李惠堂驰骋球场二十五载,一共进了2000 个球。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用双脚踢出了中国足球的传奇和辉煌,踢出了炎黄子孙的责任担当。
1976 年,在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和贝利等人齐名,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虽然李惠堂成就惊人,但因为是百年之前的人物了,所以现在的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一看球王旧居。
旧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4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590 平方米。
李惠堂五岁随父母回到家乡广东五华县老楼村居住,八九岁时回到香港读书。就在jiu2居,他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也培养了对足球的基础感知。
走入旧居,很多细节都记录了那段故事。
比如,你可以在左侧院墙边发现一个狗洞,据说这是球王李惠堂幼时练球的“球门”。
因为李惠堂从小嗜球,五岁也是揣着小皮球从香港返回家乡,六岁开蒙也带着皮球去拜孔夫子。不是跟村里的小孩对踢,就是独自玩球。禾坪、草地都成为他童年踢球的好去处。
虽然李惠堂体质弱小,但活泼伶俐,读书也很认真,从不逃学。家中的长辈们都视他为宝贝,很是溺爱。那时的他,读书很好、运动也很好。
皮球踢破了一只又一只,没有皮球时,李惠堂就用破布扎成球。软绵绵的布球抵不过他的脚力,李惠堂便摘下树上的柚子当皮球。柚子很坚实,他也不怕痛,一来一去,脚越踢越有力。
偶然发现了家中的狗洞,李惠堂想到,可以用来当球门。于是他经常对着狗洞踢个不停,一直训练到百发百中,他才心满意足。这为李惠堂射门有术打下了基础。
从此,李惠堂以狗洞当球门的故事在家乡都传为了美谈。
细细看来,故居的设计非常讲究,上、中、下三堂渐进,上、下天井长阔,天井左右有侧厅,厅的两边有走廊与横屋相通。
站在天井,两侧檐柱均为八角梅花石柱,上面的雕花极为细致。和曦的阳光洒入天井,带来暖意。
注意到了吗,故居正门、侧门、转斗门都有楷书题刻。富商也讲风雅,李惠堂的家风可见一斑。
上、中、下厅和左右横屋都放置了屏风梁架构件,刻有狮凤、鱼、花草、人物故事等,就连门也是有各色雕花。大概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气度了。
偶然一抬头,看见一块瓦都是雕刻了图画。好似一朵花盛开在角落里,不经意的一瞥,却叫人心头一惊。
裸露的钢结构支撑整个场馆,看着还有点像鸟巢的设计。其实这个设计,叫做“天使之翼”,整体形象犹如一对环抱的羽翼,外围有54根“羽毛”环绕相连,代表着力量与守护,也寓意着五华继承与守护优秀的足球文化。
体育场可容纳3万名观众,各类功能设施齐全。从内部看出去,天空被切割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透出一片蔚蓝的苍穹。下面的绿茵场,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奥体中心还有一座足球科技馆,也很值得一看。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