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唐·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注释
徙掾:移地做官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湘、资、沅、澧四水均汇于此,在岳阳市北入长江。湖中小山甚多,以君山最著名。
阻风:为风阻隔。 无时休:没有休止的时候。
子:张署,河间人,韩愈挚友。 维双舟:系着两只小船。
雾雨晦争泄:谓茫茫大雨在昏暗的天地间倾泻而下。
波涛怒相投:波涛像发了怒似的争奔而来。
犬鸡断四听:谓雨、涛之声盛大,四周的犬吠、鸡啼声都听不见了。
谁与谋:与谁商量。 不容步:不到一步的距离。
碍:阻碍。 清谈:清雅的言谈、议论。
接无由:无缘接近。 男女:指儿女等人。喧左右:在身旁叫嚷。
啾啾(jiū):儿女凄凉的叫声。
"非怀"二句:如果不是心怀北归的兴致,那里用得着这么多羁旅苦愁呢?
悠悠:遥远貌,亦作悠闲自得讲。
开霁(jì):雨止云开,日出天晴。 过是:超出这个。
译文
十月的时候冷风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赏析
公元八百零五年(唐德宗永贞元年),韩愈接到唐廷调令,由阳山令移职江陵法曹,是年由阳山开始出发,至十月到达洞庭湖岸,适遇风浪,不得前行,与同行的张署避风浪于小舟之上。韩愈见景生情,思及于己,并联系个人遭遇而作此诗。在此诗中,韩愈通过对洞庭湖上风浪和周边环境的描写,借助为风浪所阻洞庭湖的羁愁,用暗喻的手法表现出了对个人遭遇的不满情绪,“写得不即不离,自具神妙”。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十二句为第一部分,写韩愈由衡山北上,正怀北归兴致,不料遇暴风所阻,路隘粮绝,一时无法可想,企盼天晴,偏天又下雨;后八句为第二部分,写作者渴盼云开日出、挂帆远航、驶向人生目标的心愿。这首诗具体、形象地描写了险恶的天气、环境;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刻画诡奇,寄托悱侧,造意可爱。
韩愈此诗写给挚友,诗意亲切有味。妙在由景写来,而于末四句别有寄托。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情景交融,如历真境,不是亲历其境,亲尝其苦,又有升华的妙笔,是不会写得这样好的。可谓使寻常之境,刻画诡奇,寄托悱恻,造意可爱的神妙佳构。盖古人常以浮云蔽日象征奸臣蒙蔽皇帝,韩愈又自认遭贬谪乃受小人拖累,所以希望"暂开霁",并祈愿熬过此关,别无所求。外在景致与内心窘境密切贴合。诗中借表现阻风于洞庭的羁愁,而暗寓对己身遭遇的不满情绪。
旅途生活常有阴风苦雨相阻隔,人生征途坎坷艰辛亦自难免。克服阻隔,战胜坎坷的根本活力就在于信念。此诗正是以自然风雨隐喻人生风波,抒发作者渴盼云开日出、挂帆远航、驶向人生目标的心愿。这首诗既状风雨之形,又叙朋友之谊,既诉阻隔之苦,又抒日出之思,笔调挥洒自如,意味隽永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