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杜崇斌:走出神殿看鲁迅
走出神殿看鲁迅
杜崇斌
今年是文学家鲁迅先生逝世82周年,应某文学网站编辑朋友的邀请,让我谈谈鲁迅先生,由于没有大块的时间,所以我就在读书版开一个帖子,零零碎碎地谈谈对文学家鲁迅的看法,谈谈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鉴赏。
当然我的看法纯属一家之言,不一定要大家赞同和欣赏。但我坚持一个立场和视角,就是绝对不神化鲁迅先生,也不顶礼膜拜他,尽管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文学家,或者思想家,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文人,或者说有良知、有民族信仰的文人,如果我们从文学鉴赏的角度、从他在文学上的建树和创作实绩来看,他就是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而已,而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神仙。
因此,我的题目就是《走出神殿看鲁迅》。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一、先来谈谈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小官吏家庭,祖父曾经做一个小官,但后因科场案入狱,从此,家道开始衰落,到了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家里已经很清贫了。鲁迅童年时代在家乡私塾——三味书屋上学,师从寿镜吴先生,鲁迅十七岁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来一年后又考入陆师学堂(矿路学堂),21岁留学日本,在日本学习医学,其间先后在东京和仙台等城市学医,7年后回国, 在浙江等地做教师,后来辛亥革命后,受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南京教育部任职。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1918年,37岁的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走上文学的道路,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一本散文诗集《野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四本杂文集。
二、关于鲁迅的思想、著作、地位
鲁迅前期的思想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五四运动中,他的作品思想主要是反封建、反压迫,揭示和剖析国民的劣根性,呼唤民主、科学、自由、人性等思潮,以改造国民性。后期他的思想接受了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倾向于共产主义,但他并没有加入共产党。
鲁迅一生没有写作一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大多是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也很少,只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伤逝》等几篇,人们一想起鲁迅,就会想起他的杂文,的确杂文的创作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他的杂文集也多达14本之多。因此,鲁迅的文学作品没有鸿篇巨制,没有史诗性的大气磅礴的作品,但他的作品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很高的,它无愧于一流的文学家,至于能不能作为顶尖级超一流的作家,我不敢作评判。因为有人曾经说他不应该坐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把交椅”,因为他没有大部头的长篇巨制。
鲁迅的所有文字都是刚刚从文言文的枷锁下解放出来的白话文,但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文字还不是很标准、很纯熟,很符合当代汉语言文字语法和行文规范的文字,常常是文言文夹杂白话文,半白半文,有时候还直接运用一点点文言文,这样,特别是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读他的文字感到很艰涩,一时难以接受。而现在的中小学语言教材中选入鲁迅的作品是最多的,这实在是一个误区,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字来说。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与毛泽东发表的《论鲁迅》有一定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说:“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第一等的圣人,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忠诚的民族英雄等等”,对鲁迅的人生进行了极高的评价,从而确立了鲁迅在中国文化界的崇高地位。
三、关于弃医从文
鲁迅弃医从文,没有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名医,但成了一位作家,一位医治民族精神心理疾患的“医生”,一位挖掘民族劣根性的哲人,一位为救治灵魂的思想家,这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究竟哪一种人生选择更有价值?
在清朝末年,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下,辛亥革命胜利后,推翻了帝制,但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后来北伐革命失败,还有西方列强侵略,在那样的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恶背景下,一个国家找不到前途和希望,一个民族在彷徨的背景下,在那样的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的生存环境下,一个人,如果选择“独善其身”,当然也能过几天安静的好日子,但也很有可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如果选择“兼济天下”,后来就像鲁迅选择的文化救国的路线,当然要面临许多的困难和不幸,但这当然也是一种生选择,这就是鲁迅选择弃医从文的原因吧!
鲁迅曾说过:“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最讨厌看客,但看客一直也没有消失,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有看客。可见国民性、国民的劣根性一直就没有消除!
四、不要神化了鲁迅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读着鲁迅的作品长大的,因为小学、中学、大学的教材中,选入鲁迅的作品是最多的,鲁迅的崇高地位、鲁迅的思想、鲁迅文学艺术风格早就深入了我们的心灵、脑海、骨髓,大概因为先入为主吧,我们一直顶礼膜拜鲁迅,鲁迅的所有文字都成了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哪怕他所用过的词汇、标点符号都成了我们不得不反反复复学习的重点,他文章的深刻的思想性,他每一个文学形象的象征、寓意,我们都得深思熟记,而且要按照标准答案熟记、背诵,慢慢地,他在我们心目中被塑造成文学斗士、革命英雄、塑造成“匕首、投枪”的代名词,塑造成一个缥缈的神殿里的人物,对于他和他的作品我们只有仰望和顶礼膜拜的份儿了。
鲁迅为什么最后能成为我们心目中的“神”?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读鲁迅的作品长大的,我们的心灵早就被各种传媒和教材所宣扬的他的威严、他的神圣,他的伟大,他的高不可攀占领了,我们的头脑早就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早就失去了自己的主见,我们很难走出别人和自己设置的重重樊篱。
但请注意,我没有一丝一毫的贬低鲁迅的意思,我只想说,经历了近乎百年的历史风云沉淀,经历了近乎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实事求是地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次回过头来看鲁迅,鲁迅已经不是圣人,也不是什么英雄了,他应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自己本应该处的位置上。
鲁迅就是一个作家,一个写文章的作家,他的思想是他的作品传递的,没有文学作品这个载体,他就不能称作思想家了。
五、缅怀与纪念“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其实,平心而论:鲁迅,不是一个金刚怒目的鲁迅,不是一个严肃的遥远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鲁迅,也不是一个匕首和投枪的代名词,他首先是一个作家,一个文人,其次他才是一个思想家、革命家等等。
作为一个普通文人的鲁迅,他更多地是具有一个文化人的良知的普通人,而不是什么斗士、急先锋,如何正确看待鲁迅,在经历了近百年历史风云沉淀后我们应该静静的思索他。
我们应该挖掘鲁迅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文人所具有的那些特别的品质和精神,那样我们的歌词才能更加走近鲁迅,走进他的心灵和灵魂!而不是什么在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仰视和崇拜,在炫目的光环遮盖下的千篇一律的颂扬式的鲁迅,那不如不写、不说,打开任何一本文学史,都会看到一个鲁迅,一个千篇一律的鲁迅。
其实鲁迅的作品是丰富的,他的艺术风格也是多样性的,他有对民族劣根性进行狠狠地批判的“横眉冷对”和“金刚怒目”的一面(见杂文集和《呐喊》),也有诗人般的忧郁、落寞、惆怅和儒雅(见《野草》),有为了追求自由和信仰,心地纯净、坦白、率真的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见《朝花夕拾》),也有有油腔滑调、风趣幽默的调侃的一面(见《故事新编》)
好了,关于鲁迅的地位、在文学艺术方面贡献和思想精神,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关注了,也没有必要一定要评个高低、争个高下,我们只要研究他的文字、他的作品,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和缅怀,也是对中国文学的最好的传承了。
因为一个人被后人缅怀和纪念的是他的思想和精神:如果一个当代人在逆境和困难面前能想到一个作家,想到一个作家的思想,以一这作家的思想作为精神武器战胜脆弱、摆脱困境,走向阳光人生,走向坚强不屈的生活,那么这个作家就很荣幸了,那么他的思想就被继承了,就被延续下来了,这当然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对于纪念鲁迅,这当然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杜崇斌,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诗人,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之一。现为陕西省文化厅“百人计划”签约作家,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儒张载》等作品多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80多万字,有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往期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