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高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品级不高但大有门道

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员的选拔方法经历了多次变革。

从最早的贵族世袭制到察举制,再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虽然寒门进入官场的可能性在不断扩大,但是贵族们依然把持着朝堂的主要权力,这也催生了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局面。

状元灯

直到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了削弱门阀的实力,统治者们急需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手段。

而科举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这种考察范围更广,选拔人才更加公平的方式,成为了之后中国各朝的基本制度。

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作为殿试的头名一直备受关注,这位天之骄子作为全国考生的佼佼者,在进入朝堂之后通常会被授予什么官职呢?他们的仕途又会是如何呢?

古代状元剧照

一、唐朝状元的发展情况

虽然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文帝开皇年间,但是隋文帝对于第一次科举考试的结果并不是十分满意,因此科举制度被暂时搁置下来。

那时科举的制度不甚完善,也没有确定的头名,所以没有状元这一说法。

隋文帝杨坚画像

直到唐朝的时候,科举的制度和考试科目才被确定下来。

唐朝的考生需要先在地方上通过考试,之后才能有资格进入京师参加在礼部举行的省试。礼部的主考官会对参加省试考生的考卷进行评阅,并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学子赐予其“状元”的称号。

不过唐朝时门阀政治的影响依旧存在,许多重要的官职依然把持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因此空缺官职的数量远远少于中进士的考生人数,这让唐朝政府不得不对科举选出的学子再进行第二轮挑选。

因此即便是状元,在考试之后也要和同科的进士们一起再次接受吏部的官员培训,在这段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子,才有可能获得空缺的官职,得以进入官场。

其余的人只能在家等待机会了。

赶考的唐代考生

不过唐朝时科举的前三甲也会受到皇帝的接见,只要他们没有在面圣的时候有不合时宜的举动,一般都会在分配官职的时候得到优先照顾。

因此他们很少有长期待官的经历。

不过相比于之后的朝代,由于唐朝科举并不是入仕的唯一途径,因此状元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他们最开始得到的官职往往是不起眼的县令或者在中央政府做一些研究经学的小官。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就是状元出身,而他的第一份官职是国子四门博士,这在唐朝官制中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官。

贺知章塑像

不过这些状元毕竟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他们中的不少人虽然起步官职很低,但是后来的发展都是十分不错的。

比如贺知章就做到了和宰相平起平坐的秘书监。

二、宋朝状元的发展情况

在唐朝末年的时候,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之中,这让唐朝中央政府的地位明显下降,科举制度也几乎被完全摧毁。

之后五代时期的连年征战,更是让中国的学术发展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时候,其注意到了军事将领对于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便确定了重文轻武的发展方针。

这也让科举制和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受到了宋朝政府的高度重视。

赵匡胤剧照

和唐朝的科举制度相比,宋朝的考试无论从组织还是考试内容上都变得十分完善。

他们更是将唐代的两场考试增加到三场,最后一场便是由天子亲自审阅的“殿试”。

在唐朝时省试的头名便是状元,而宋朝时中央省试的头名为省元,殿试的头名才是状元。

因此在宋朝中状元,显然比唐朝更加困难。

科举考场

在北宋初期通过进士考试的考生们,还有人会因为殿试表现不佳而被废黜,许多考生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选择自尽,这对北宋的学坛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摘自《邵氏见闻录》

故而,之后心善的宋仁宗又规定了只要通过了省试得到进士资格的学子,就都可以入朝为官,不过根据殿试名次的不同,这些考生得到的官职也不尽相同。

前三甲被称为进士及第,第二级学子被称为进士出身,第三级则是同进士出身。

其中前三甲里以状元地位最高,其得到的第一个官职大多是地方上的“通判”。

宋朝状元画像

通判是一个宋朝的地方官职,其主要职能是帮助州府长官处理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起眼的二把手。

但是由于北宋建立之前的五代时期,普遍存在地方实力过强的情况,因此宋朝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地方长官的监视,通判便承担着这一职责。

因此在北宋时期,许多地方的通判甚至比州府长官有着更高的权力,他们甚至会用自己的监视权逼迫上司长官接受自己的提议。

这让通判有着比自己品级更高的影响力,而那些状元也因此得到了不小的发挥空间。

范仲淹画像

而且相对于州府长官,通判会更加频繁地参与到具体政务的制定中,这对于年轻官员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这些状元在担任通判的时候往往能够练就一身不俗的政治本领。

他们在地方做出成绩之后,就会被召回中央,这些状元出身的官员往往攀升极快,比如范仲淹、吕蒙正等人都曾经位至宰相。

三、明清时期状元的发展情况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成为了文官的唯一选拔途径,这一制度在之后的发展中也不断完善,在明清两朝发展到了最高峰。

我们知道明清两朝中国的封建皇权发展到了顶峰,这让皇权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存在,外廷官员的政治影响力不断下降。

清代翰林院匾额

他们从制衡皇权的存在转变成为皇帝的智囊团,那时翰林院中的文官无疑是皇帝最倚重的一批人,在明清两朝进入翰林院便意味着之后的飞黄腾达。

作为中央决策系统的核心,想要进入翰林院必然有着极高的门槛。

明清两朝的科举沿袭了宋朝的殿试制度,那些没能考到前三甲的进士们,如果想要在翰林院中为官,便需要在国学中继续学习三年,然后接受严格的审核,只有通过了考试才能留在翰林院供职。

这便是所谓的庶吉士制度,明朝著名宰相张居正便是通过这一途经进入翰林院的。

明朝状元试卷

而能够跻身前三甲的考生,则可以省去这一流程,他们可以在考试后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其中状元一般会被授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是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修撰的工作是记录本朝发生的事件,和我们认知中的史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这一官职看似是一个闲职,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对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运转模式和具体职能有更好的了解。

翰林院修撰牌

与此同时,这些状元还会被选做皇帝和皇子的经学讲师,这让他们可以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建立亲密的联系,这对于其仕途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比如1856年中状元的翁同龢,就先后做了同治和光绪两任皇帝的老师,后来其也成为了朝堂上的重臣。

在熟悉了朝廷的运转方式之后,状元们便会被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他们优秀的背景会让其比庶吉士出身的同僚们晋升得更快。

明清两朝有不少状元都进入了内阁或者军机处,成为了外廷的核心决策者。

不过明清两代的状元在具体发展上还是存在一点小小的差别,那就是明代的状元在进入翰林院之后便不会离京,而是一直在中央发展。

但清朝的状元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去到地方任职,有不少人还成为了地方大员。

晚清大臣翁同龢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各式各样的状元在网络媒体上层出不穷,这让人们对于古代状元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甚至有人提出古代状元只不过相当于如今的博士后,这未免令人贻笑大方。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每三年才会进行一次,也就是说每三年才会出现一个状元,其含金量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因此从宋代开始,状元便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虽然他们的品级不算太高,但是京官的身份让他们的晋升速度远高于同僚,在明朝时非进士及第的学子甚至都很难进入内阁。

不过对于古代状元来说,虽然他们的地位和发展都十分不错却仍有不小的遗憾。

那就是从宋代开始,皇权的发展已经趋于鼎盛,这让这些状元即使进入了朝廷的核心决策层,其对于朝政的影响力也远不如之前朝代中的名臣,这未免让人产生明珠暗投的感慨。

状元卷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也逐渐固化,八股取士的方法让状元的成色逐渐下降,他们也成为了朝廷中的“工具人”,这也昭示着科举制度走向了末路。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本号推送的文章过于敏感,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为了防止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点击下方公众号即可关注,深度、精彩内容在等你。

 

纵观古今文史

以梦为马、诗书做酒、纵观古今中外,轶闻趣事,热点追踪,力求增添生活情趣。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