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社会期望值对人才开发的影响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社会期望值是社会对特定个体期望的值域。一般来说,期望的值域愈高,愈有利于产生对人才开发的激励效应;期望的值域愈低,愈不利于对人才开发产生激励效应。

一、成功期望对人才开发的激励效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期望通常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能够给人以积极的精神激励。当然,所谓社会期望,并不是指整个社会对于某一个人产生的期望,而是指社会期望往往是通过一个组织或者群体对某个人的期望表现出来。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社会期望为什么能够具有人才开发的力量呢?这是因为社会期望意味着对于特定的期望对象的一种认识、理解和肯定,体现了一种正面的潜在的价值判断。从一个组织内部来讲,如果该组织的大部分成员对于某一个成员具有殷切的期望,这恰恰反映了该组织对这个成员正面的潜在的价值判断。过去人们讲时代造英雄,时势造英雄,客观上都在一定程度上蕴涵了一定的期望理论;我们现在也不妨说,期望造英雄,需要造英雄。因为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社会的某种需要,因此,期望与需要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个人如果认识到了社会对他的期望或者需要以后,一般来讲,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进而把社会对于自己的期望转化为一种自我激励的巨大能量,成为促进人才开发的一种精神力量。心理学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心理学家随机从一个小学班级的学生名单中抽出一些学生的名字,并告诉这个班级的任课老师,说这些学生的智商比较高,具有发展的潜能。后来,经过跟踪调查,结果惊人地发现这些随机抽查的学生果然进步比较快。这里的关键就是期望理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内在的机理是:当老师们认为这些学生有发展后劲时,老师们在与这些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怀、鼓励和信任,这样,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在老师的成功期望中得到了关爱,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和鼓励,于是,各种潜能就会潜移默化地得到开发。

弗罗姆认为,激励是评价、选择的过程,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因此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以前,必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述:激励力=效价×期望值。其中效价指个人对某一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它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期望值是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特定成果的可能性或概率的估计与判断;激励力则是直接推动或使人们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显然,只有当人们对某一行动成果的效价和期望值同时处于较高水平时,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激励力。因此,一般来说,效价或者期望值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正是如此,我们在人才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利用社会期望理论,给他人更多的成功期望,把成功期望进而转化为每个人的外在动力。当然,就个人来说,这里的关键是一方面应该及时认识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一方面又要把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及时转化为自我开发的精神能量。

二、负期望对人才开发的抑制效应

社会期望除了成功期望以外,有时还会有负期望。它是社会通过一个组织或者群体对某个人的失败认同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一个组织或者群体通过对特定成员的认识、理解和判断,认为该成员确实不是个人才,也没有什么发展潜力,或者不值得信赖和重用等。一般来说,社会产生负期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期望的价值标准不够科学。价值本身虽然是一个关系范畴,不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但是价值却应该以认识论为基础,不能完全脱离认识论。因此,每当社会期望的价值标准失衡的时候,也就是远离科学的时候,社会期望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偏离,从而对特定的评价对象自觉不自觉地给予了负期望。比如在社会特定的历史时期,如1957年反右扩大化期间,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大部分人都头脑发热的前提下,一些正常的人反而有可能被社会认为是不正常的,甚至被打成“右派”或者是“反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某个人本来还行,但在社会负期望的消极影响下,这个人也许真的“说不行,就不行”了。

第二,个人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诸多影响,或者岗位不适合自己,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自己暂时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潜能也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出来,因而自己的价值还不被社会所认可,从而导致了社会对自己的负期望,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等。在这方面,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教训。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最后终遇明主,成就霸业。韩信向漂母乞食、受辱胯下之时,谁能够料到他能够干出一番事业?事实上,许多处于“未名期”的平凡人物,往往得不到社会和他人正确的评价,有时甚至得到的只是负评价。这种负期望客观上不利于人才的开发,因为许多“未名期”的小人物还缺乏生命张力,还经不起社会的考验;也许只有少数潜人才具有非常深厚的生命张力,才能够经得起社会各种挫折的考验,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大展宏图。

第三,个人由于自己的失误或者自觉不自觉地犯了错误,因而遭到社会的评价降低,甚至产生负期望。也就是说,导致社会产生负期望的原因不是社会的偏见或者从众心理,而主要在于个人的行为违背了既定的道德法律规范。众所周知,在社会的价值判断中,我们习惯于永远做一个好人,决不允许马失前蹄,前功尽弃。这种价值体系对人才开发直接产生了两种影响:首先,大多数人做人以谨慎为准则,害怕犯错误,不敢张扬个性,工作唯唯诺诺,缺乏开拓精神,客观上养成了比较普遍的从众心理;其次,一旦犯了错误,难以再有翻身的机会,一方面社会有时不够宽容,不一定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如干部犯错误免职以后,就很难再有机会重新任职,另一方面作为个人来说,也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只好听天由命,甚至破罐子破摔。因此,社会的负期望对人才开发能够产生比较大的负面作用。

责任编辑:张涛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