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精神健康与人才开发(第五部分)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错误的自我认知及其对策

错误的自我认知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我,通常表现为过于自信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通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敢积极进取,甚至由自卑发展为自轻自贱,最终导致自我否定。

青少年的自我扩张型与自我否定型都是自我认知有误的表现;而自我认知有误则与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有直接的联系。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偏高,青少年就容易发展为自我扩张型;反之,青少年就容易发展为自我否定型。一般说来,社会评价愈高,自我评价亦愈高;反之,自我评价亦愈低。然而,自我评价虽然受制于社会评价,但也容易出现两种评价不一致的现象。如果社会评价低,而自我评价高,则仍然易导致自我扩张型;如果社会评价高,则很少出现自我评价低的现象,一般不会导致自我扩张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社会评价,抑或是自我评价,都应力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否则,都容易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为了正确认识自我,从社会评价来看,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学校评价,即所在学校、系科和班级对自己的评价。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潜能开发来讲,学校评价应针对大学生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以鼓励、表扬、正面评价为主,不能捧杀,也不能骂杀,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除了正常的学习、考试以外,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社团及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也可搞些社会调查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地展现才能的机会。

除了表彰学习成绩优秀者外,还可以表彰那些非智力因素表现好的学生,如品质好、学习勤奋认真、个性美等,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与评价,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及潜能蕴涵的广度与深度。这样,学校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建立自信,克服自负或自卑,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除了学校评价以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学生尽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还可以从社会评价中获得自己的“他画像”。

从大学生自我评价来看,由于大学校园环境比较封闭,大学生以学习为主,其社会实践及社会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自我评价亦难免受到视野的束缚,通常评价偏高或偏低。人才学家王通讯先生曾谈到,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封闭环境中,偶有小得,就容易沾沾自喜,妄自尊大;偶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导致自卑。学校环境的封闭性是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重要客观原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诱因。

心理学中常用“情绪指数”来衡量人的情绪,即情绪指数=期望实现值/内心期望值。公式表明:在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内心期望值愈高,其情绪指数反而愈低,愈容易体验较多的消极情绪;反之,情绪指数亦愈高,愈容易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绪。

一般说来,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愈正确,愈能使内心期望值科学和适度,亦愈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这里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个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对此,苏格拉底对自负的尤劳戴莫斯有过一段批评,他说:“人们由于认识了自己,就会获得很多的好处,而由于自我欺骗,就要遭受很多的祸患吗?因为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于自己合适,并且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做自己所懂得的事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繁荣昌盛,不做自己所不懂的事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而且由于有这种自知之明,他们还能够鉴别别人,通过和别人交往,获得幸福,避免祸患。但那些不认识自己,对于自己的才能有错误估计的人,对于别的人和别的人类事务也就会有同样的情况,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自己所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所与之交往的人是怎样的人,由于他们对于这一切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就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要陷于祸患。但那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就会在他们所做的事上获得成功,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尊敬。”(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0页)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了一个人是否有自知之明的两种结果:具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够获得幸福,避免祸患;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则得不到幸福,反而要陷于祸患。

为了克服认知有误的局限性,我们应自觉开拓视野,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一方面把个人纳入当代大学生整体乃至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自我审视,扩大自我评价的参照系,预防“自我扩张”,一方面还应加强自我沟通,既从社会评价(学校评价)中汲取力量,又超越社会评价的局限,预防“自我否定”。

大学生在自我评价中,除了参照个人的实践成果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成绩以外,虽然受制于社会评价的影响,但更应该善于把自己作为一个认识和评价的对象,提升到自己的心灵(意识)面前,自己观照自己,认识自己,反思自己,评价自己,即“我”是自己认识、评价的对象,又是自己的认识、评价主体,自身体现了对象与主体的和谐统一。为此,大学生尤其需要有高度的主体性和理性精神,敢于超越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局限,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真实的自我像。

个性不和谐导致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由于中、小学长期忽视素质教育,不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结构与个性是否和谐,学生只要考高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中学阶段已有暴露,进入大学后很快在较大范围显示出来。

有的大学生对新的大学生活不能适应,感到空虚;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站在生人面前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有的学生感到大学里人际关系很复杂,自己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害怕出错,谨小慎微;有的在课堂上想回答问题,但又鼓不起勇气;有的则以“天之骄子”自居,目空一切……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大学生的个性不和谐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个性不和谐通常表现为自负、自卑、鲁莽、怯懦、急躁、害羞、孤僻、多愁善感等。这些个性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环境的积极适应,也影响了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阻碍了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制约了人才自我开发的共生效应和互补效应。

从人才发展史来看,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主观因素。因此,为了培养和谐的个性,首先应正确认识培养和谐个性的重要性。荀子《修身》中说道:“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剂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昭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荀子这段话对于我们培养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颇有启发。

在荀子看来,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体现了中和之美,需要治气养心之术的调理。而如果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一般说来,一个人的个性愈和谐,其人际关系愈和谐,亦愈能体现出人际关系的美,这不仅有利于个人与他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也有利于沟通彼此之间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信息,创造出良好的人际吸引和人际互动,以促进成才的共生效应和互补效应;反之,一个人的个性如果不和谐,则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导致人际关系冲突,失去人际吸引,这必然使个人游离于他人或集体之外,封闭自我,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也制约了成才的共生效应和互补效应。

关于个性塑造,亚里士多德分析了各种性格类型的过渡、中庸与不及三种特点,认为只有中庸才是最好的性格。比如,鲁莽是过度,怯懦是不足,而勇敢则是中庸;自负是过度,自卑是不足,而自信则是中庸。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论,对于我们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为了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青少年还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因为有了远大理想,才有可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加强自律,自觉修身养性,自觉接受他律,把个性纳入实现远大理想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轨道,让美好的理想作为意念想像,为发展和谐的个性引路导航。

同时,青少年还应善于在现实中为个人定位,即把个人纳入班级、学校乃至整个当代青年的大坐标中加以考察,摆正自己在现实中的位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心理换位,做到与他人心理相容,认同他人,在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美好的个性,以立为主,注意培养自己具有自信、勇敢、坚定、谦虚、谨慎、诚实、热情、大方、文质彬彬等美好的个性,避免或克服自卑、自负、虚伪浮夸、孤僻、软弱、怯懦等不良性格。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