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真情咏石湖

《姑苏晚报》2020年12月21日 B07版

  徐静

  提到文徵明,人们立刻会想到明代吴门画派。的确,文徵明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大画家;同时,他也是举世闻名的诗人。

  一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长洲(今苏州)人。据《明史》本传记载,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文林,曾任温州知府;叔父文森,曾任右佥都御史。“徵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不同于吴中才子祝允明、唐伯虎的自幼聪明,文徵明不是神童,小时候还是个笨小孩,智力开发迟缓。不过,他学习十分勤奋,跟着吴宽学习文学,跟着李应祯学习书法,跟着沈周学习画画,他们都是他父亲的朋友,当时的名人雅士。

  正是因为刻苦学习,文徵明修炼成为一代大家,多才多艺,名重于时。绘画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称三大家;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明代中期,文徵明的名声响亮,主持吴中风雅三十年,可谓诗、书、画无一不精,加之做人很有境界,品行端正,高雅不俗,时称“人品第一”,故有“四绝”全才的美誉。

  文徵明高寿九十岁,晚年声望更高,史称“文笔遍天下”,所培养的子孙、门生众多,成为一代宗师,影响深远。在沧浪亭苏州五百名贤中,文徵明的十六字传赞曰:“卓然名士,大雅正宗,清标劲节,莫之与同”,这一评价十分精准。

  作为诗人,文徵明的诗作现存两千多首,内容涉及述怀、酬赠、即景、纪游、题画等众多方面,题材广泛。其中,就有许多关于石湖的名篇佳作。

  石湖位于苏州西南,湖水来自太湖,经越溪汇于上方山下,形成一个内湖。相传,春秋晚期,吴越争霸时,越王勾践派兵偷袭吴国,挖河挺进。当挖到上方山脚下时,发现湖底全是石头,又因为水域开阔,故名石湖。石湖西有上方山(又名楞伽山)、吴山、茶磨屿、七子山等,形成碧水青山、重峦叠嶂、山水辉映、茂林修竹的自然风光。

  文徵明的石湖诗,包括咏叹石湖、怀想石湖、记游石湖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到文徵明与石湖情缘颇深。通过他的石湖诗,可以看到石湖的历史沧桑,石湖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文徵明的人生追求和审美情趣。

  二

  石湖一带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不仅有山水自然风光,而且还有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遗迹。文徵明写石湖,除了描绘自然景观,难免感叹历史沧桑。其七言律诗《石湖》写道: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横注越来溪。凉风袅袅青萍末,往事悠悠白日西。依旧江波秋月堕,伤心莫唱夜乌栖。

  诗中前两联写景,描绘了石湖自然风光,展示出一幅山水秀美的景象。“茶磨岭”是石湖之旁的一座山峰,“越来溪”今称越溪,是流入石湖的一条河流,河上有桥。诗人远望湖水深处,烟水迷蒙飘忽,湖边花树丛中鸟儿啼叫。山坡上花草自由生长着,越来溪上的越来桥下,河水同样自在流淌。眼前的石湖风光令人迷恋。

  后两联怀古,写悠悠往事亡国恨。诗人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晚期。石湖一带是当时吴越两国争霸的古战场,有姑苏台,有越来溪和越国垒就的越城,留下了不少遗迹。《石湖》诗中提到的“越来溪”,相传是越王勾践派兵偷袭吴国的进军水道。“依旧江波秋月堕,伤心莫唱夜乌栖”二句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这是李白在苏州游历时写下的怀古之作,讲述了吴王夫差亡国的故事。夫差打败越国后骄傲自满,骄奢淫逸,修建姑苏台,整天与西施在春宵宫内饮宴作乐。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越来越多,天上明月落入江波之中。东方的天际露出曙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饮宴依然继续,歌舞停不下来。就这样,吴王夫差日复一日地沉醉于酒色之中,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灭亡,夫差走投无路,只好自杀,成为亡国之君。文徵明此诗尾联巧妙化用李白《乌栖曲》的诗句,感慨历史沧桑,叹息兴亡成败,内涵丰富深厚。

  三

  文徵明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儒者,尊崇儒学,有安邦之志。早年也曾积极参加科考追求功名,以求能在仕途上施展才华,为国效力。然而,运气不佳,久试不第,五十三岁时第九次参加科考还是不中。《明史》本传记载:“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徵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岁时颁赐,与诸词臣齿。而是时专尚科目,徵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五十四岁时,文徵明在久试不第之后,由巡抚李充嗣推荐,以贡生资格到北京吏部,授为翰林院待诏,参与修撰《武宗实录》。起初,文徵明是满怀奋发有为志向走上仕途的,希望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国家,而且对嘉靖新朝充满了期望。然而,很快他就失望了。嘉靖初期的“大议礼”事件,使他看到了官场斗争的无情,友人杨慎等因“大议礼”事件而被放逐,更使他深感官场的黑暗、仕途的险恶。加之文徵明不是进士出身,遭到一些年轻进士的讽刺和排挤,于是产生了归隐的心理。在翰林院做待诏时所作思乡怀归的诗,也不断地提到石湖。比如这首《怀石湖寄吴中诸友》诗曰: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着花。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此诗是文徵明在京做翰林待诏时所作的诗作。官场烦琐乏味且不自由的生活,激起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怀石湖寄吴中诸友》写诗人虽然在京城做官,但魂牵梦绕的还是家乡。虽然远在他乡,却一直怀念着石湖的美景以及与吴中诸友游览石湖的情景。诗中不仅表达无限的乡思,并且透露出归隐情怀。尾联“扁舟”这一意象有归隐之意。《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为避灾祸而功成身退,“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明代《石湖志》云:“石湖在府城西南一十二里,连越来溪,范蠡所从入五湖者。”相传,当年范蠡乘扁舟是从石湖浮于江湖的。范蠡扁舟成为典故,寓意归隐。唐人吴筠《览古》诗云:“何不若范蠡,扁舟无还期。”文徵明此诗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同样表达做梦都渴望着自由自在、清雅闲适的隐居生活。

  文徵明于嘉靖二年(1523)参与《武宗实录》的编纂,做了三年翰林待诏。这一经历使他尝到了当官的苦涩滋味,不仅看到了官场钩心斗角的黑幕,也认识到自己温和敦厚的性格不适合在仕途上发展,因此对自己的人生之路重新做出选择。嘉靖三年(1524),他以足疾为由上书乞归,未获批准。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任职满三年,他又先后两次上书请求致仕,最终获得皇帝的恩准。嘉靖六年(1527),文徵明放舟南下辞归故里,在《还家志喜》中写道:“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诗人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回到苏州后,文徵明从此一心一意致力于诗文书画创作,过着平静优裕的风雅名士生活,作品也表现出文雅幽静的审美情趣。

  四

  文徵明与石湖缘分深厚,经常游赏石湖,流连忘返。诗人有一首七律《雪后泛舟游石湖》,写姑苏古城一夜飞雪,诗人兴奋起来,大清早便泛舟游石湖:“出郭漫浮银舴艋,过湖来看玉芙蓉”,诗人坐着小船出城来观赏雪后石湖玉芙蓉景色。由此可见诗人对石湖有着特殊的偏爱,迷恋颇深,游兴盎然。史料记载,嘉靖三十三年(1554),文徵明八十五岁高龄还兴致勃勃舟行石湖,八十八岁高龄因年老不能出游,还特意写诗《思石湖》来表达想念之情。

  文徵明的石湖诗,从春夏秋冬到晴雨雾雪再到日光月色,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石湖山水景色之美。其笔下的石湖,既是家乡的自然之湖,也是其迷恋石湖的情感之水。再选两首欣赏如下。

  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晚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

  爱此陂塘静,扁舟夜不归。水兼天一色,秋与月争辉。浦近青山隐,沙明白鹭飞。坐来风满鬓,不觉露沾衣。(《石湖泛月》)

  第一首从诗题即知是写暮春雨后绿色石湖的美景,“不是桃源也自迷”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之中,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第二首《石湖泛月》是写秋之石湖,这是一首题在《石湖图》上的诗。此时,文徵明已七十五岁,古稀之年依然游兴十足。诗题下自注云:甲辰八月既望,延房具酒载余夜泛石湖,是夜风平水静,醉饮忘归,“意甚乐也。”在中秋时节,在农历八月十六月圆之际,诗人月夜泛舟石湖,所见景色空明澄澈,此刻心境淡雅恬静。此诗有景有物,有感有怀,情景交融,空灵旷逸。

  出于诗人兼画家的大手笔,文徵明的石湖诗总能将诗情画意融于一体,清丽雅致,意境幽深,给人审美享受。

  2020年是文徵明诞辰550周年。谨以此文致敬这位“四绝”全才、一代宗师。

(0)

相关推荐

  • 家住姑苏石湖畔

    在姑苏城外石湖畔,范成大把退休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石湖,苏州城外一方有山有水有田畴的天地,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范成大的心灵家园.在外做官30 年,好像都是铺垫,就为了退隐石湖的黄金10 年.他看花.看树 ...

  • 陈毅在微山湖的一叶扁舟上,写下的高水平七绝诗,浪漫和豪情皆有

    很多诗迷朋友不清楚,横刀立马的陈帅为何能写得一手好诗词?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小就有很好的古文基础,所以对格律这些他是比较清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很喜欢,哪怕是行军途中,只要得了空他都爱随口念几句. ...

  • 《范蠡在肥城》2.悠悠旧居留古祠

    原创作者:程兆奎 02 2.悠悠旧居留古祠 顺治年重建的范蠡祠 据顺治十六年碑文记载:"旧有祠,创于秦(公元前221-207年),在(陶朱)公之旧居处.名曰:陶公幽栖祠."说明丞相 ...

  • 【六盘人文 ‖ 1503】随笔 · 宁夏西吉 赵建丽 ——《真情咏乡关》

        真情咏乡关 --读<西夏殇>之所欲语 文|宁夏西吉  赵建丽 读完<西夏殇>之后,我浮想联翩:我的故乡西海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好水大战,这场大战 ...

  • 文徵明《咏花诗》行书大字杰作

    此帖为文徵明大字行书<咏花诗>,河北省博物馆藏.署款"嘉靖乙卯"为公元1555年,文徵明时年86岁书<梅花>.<桃花>.<梨花>咏花 ...

  • 文徵明:《石湖泛月》

    丨石湖泛月丨 文徵明 爱此陂千顷,扁舟夜未归. 水兼天一色,秋与月争辉. 浦断青山隐,沙明白鹭飞. 坐来风满鬓,不觉露沾衣.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名帖】文徵明《咏花诗》行书大字杰作

    此帖为文徵明大字行书<咏花诗>,河北省博物馆藏.署款"嘉靖乙卯"为公元1555年,文徵明时年86岁书<梅花>.<桃花>.<梨花>咏花 ...

  • 文徵明《咏花诗》,绝对的行书大字杰作,真有劲儿!

    此帖为文徵明大字行书<咏花诗>,河北省博物馆藏.署款"嘉靖乙卯"为公元1555年,文徵明时年86岁书<梅花>.<桃花>.<梨花>咏花 ...

  • 文徵明晚年的鸿篇巨制《咏花诗卷》

    <咏花诗>卷纵39.3cm.横546cm,为文徵明晚年所作,难得一见的鸿篇巨制,文徵明以其如椽巨笔向人们展现了一个86岁高龄的书画家的文气匠心.释文:<梅花>.林下仙姿缟袂轻, ...

  • 明·文徵明《潇湘八咏册》欣赏(美国大都会...

    明·文徵明<潇湘八咏册>欣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quo ...

  • 文徵明行书《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

    释文: 春日承子传(陆师道)礼部邀游石湖坐客书示天全公(徐有贞)游山词因次韵邀诸君同赋词寄满庭芳昨来叨扰. 文徵明<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老辣精妙,却文质彬彬!

  • 文徵明《杂咏诗卷》行书赏析

    文徵明行书赏析<杂咏诗卷>,尺寸:25×258cm,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并定为上品,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成交价8165万.刷新了文征明书法的拍卖最高纪录. 文徵明的书画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