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破解知行“两张皮”难题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在于学和知,更在于行。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与落脚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学史力行,如何“行”?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就是做到行之有向、行之有力、行之有效、行之有度,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动力,变成服务群众、服务时代的行动,达到“力行而后知之真”,以破解知行“两张皮”难题。
要行之有向,在攻坚克难开辟新局上做到雷厉风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闻令而动、舍生取义,以“其疾如风、不动如山”的战斗姿态,攻克了前进路上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杨善洲身先士卒、迎难而上,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王进喜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拼了命拿下大油田”;钱学森倾尽毕生所学,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历史充分证明,敢于攻坚克难、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突破藩篱、攻克堡垒的重要法宝,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重要武器。唯有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保持住斗争的精气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创新地开展工作,才能在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中掌控全局,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和问题。
要行之有力,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上做到阔步前行。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从革命年代“人与阵地共存亡”到建设时期“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新时代“白衣执甲抗疫,尽锐出战扶贫”,尽忠职守、大公无私的鲜活故事,鼓舞和激励着全国人民。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个人进步,都呼唤党员干部找准角色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履职奉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义与利、公与私、得与失的关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还要突出标准和原则,立足实际、吃透政策,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发挥出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坚持和坚守中挥洒汗水、贡献力量。坚决反对一切脱离实际、虚夸浮躁、不求实效的不良作风。
要行之有效,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上做到身体力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党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更是一部为百姓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历史。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陪外宾到杭州,听群众说粮食不够吃,他特意到萧山一带调研,逢人就问口粮和饲料够不够。为民造福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一颗实实在在的为民之心。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抓紧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要行之有度,在廉洁自律涵养作风上做到慎思笃行。作风连着党风,连着战斗力。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防范被瓦解被腐化危险的历史。土地革命时期,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利用职权贪污打土豪所得财物,他为了掠取钱财甚至还秘密杀害红军干部。面对谢步升案,毛泽东主席非常生气并指示“绝不姑息”,并强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从谢步升开始,唐达仁、黄克功、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分子被清除出党的队伍。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党员干部必须秉持的政治操守、敢于担当的底气根基。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小节上正心明道,树立良好家风,自觉净化工作圈、朋友圈,不以感情代替原则,不拿原则换取人情,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