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3)黄老之学的“再发展”

黄老之术发端于战国中后期,在儒墨唱吧之后,蓬勃地发展起来了。据统计挂名黄帝的各种经,大多数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由于西汉建国后执政能力较弱,不得已用“清净无为之术”作为治国方略。刘邦在世时主要任务是剪除异姓诸侯,文景二弟主要任务是遏制刘姓诸侯,代内部集权基本完成后,汉武帝大刀阔斧地开始“攘外患”。这一时期的黄老学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随着元帝、成帝对儒术的极力推崇,黄老学说逐渐淡出政治家的视野。但是由于官方的具体作为与经学中的圣人之道背道而驰,导致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对信仰迷失。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把这种信仰危机推向极致,政府与读书人彻底决裂。被打压的清谈派虽然失去了往日的慷慨激昂,但是作为士人的道德底线和知识优势并没有完全丧失。

在信仰危机的大背景之下,黄老之学重新被文人所重视,在汉魏之交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蓬勃发展的春天。搞红巾军起义的张角,原本也是饱读之士,因缘际会得到了太平道的《太平清领书》,他向民众高呼,你们信奉的那个“苍天”已经死了,我们要建立起来自己的“黄天”。

迫于黄巾军起义带来的巨大压力,灵帝在黄埔嵩的奏请下大赦“党人”。但是这一批恢复自由的党人,早已不再是当年以“天下纲常名教为己任”的理想派了,他们摇身一变凭借学识参与无比惨烈的政治搏杀。长达十几年的战争,加上瘟疫、灾荒,昔日大汉王朝已经成了人间地狱,如何活下去成了士人的奋斗目标。

曹操虽祖上不光彩,但本人何尝不是文士出身,他的诗文中说:“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这这场搏斗中,曹操失去了父亲、长子以及家族几十口亲人。这个社会中,谁不是被生离死别痛苦的折磨着?黄老学说一开匡扶社稷的任务,以乐观旷达的精神来教人面对残酷的人生。建安七子的王粲死后,曹丕带着一干名士到他灵前学驴叫,来哀悼这位生前爱听驴鸣的挚友。两汉苦心经营的“名教”已经不复存在了。

建安时期的黄老之学,并不是简单的复兴西汉初期的黄老,而更多的体现在于“循名责实”、“因循为用”等具体方面。它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背景,重新冷落多年的学问拿出来是要解决现实问题。黄老学派的养生术也被这时的人们所重视,人们靠稀有的药材来“养生”,靠呼吸吐纳来“练气”,甚至连宦官都通过修炼房中术来求得益寿延年。

黄老政治在这一时期被简练为“循名究理”,凡人事物其名都来源于对“实”的抽象和概况,因此在治理国家上,要求“校实定名”、“循名责实”。根据不同的形式,术无专一,法无定数。这是“无为之术”的具体任用,但是黄老的复兴,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名教”。事实上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都在致力于恢复两汉的经学,重振“名教”。但由于信仰的缺失,终其魏晋都没能恢复汉之盛况。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1)由来及其发展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2)两汉经学的“破产”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3)士大夫精神的觉醒

(0)

相关推荐

  • 黄老探真之一——帝国政治红线系列

    公元前54年的一天,汉朝皇帝刘询正与大臣宴饮,君臣酒酣耳热之时,太子刘奭见父亲高兴.气氛不错,走到皇帝面前,谈起杨恽.盖宽饶讥讽朝廷被诛一事,劝诫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皇帝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1)由来及其发展

    "玄学"之名,源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玄之又玄".发端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人更多称之为"清谈"."玄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2)两汉经学的“破产”

    有人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烧了很多典藏,也有人说是项羽烧了秦皇宫导致很多经典失传,反正造成的结果就是西汉建国后自上而下的出现了"书荒".刘邦召集很多老先生,靠着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4)清谈遗风的“续风波”

    在魏晋时期的著作中,"清谈"和"玄学"是一回事.但是以今人的"后见之明"来看,魏晋时期的清谈,跟东汉末年的清流还不是一回事.这个区分还是要到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5)党锢再起“浮华案”

    党锢之祸,指的是东汉末年"清谈文人",通过控制舆论来匡正朝野,并引发了宦官集团的残酷镇压.这个事件标志着统治完全背离了经学中的圣人之道,与天下士子离心离德.这是黄老学说再次兴起的根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6)清谈“组织者”何晏

    何晏,字平叔,南阳人,是东汉大将军的孙子,父早亡,母亲被曹操纳为"夫人",因此何晏成了曹操的"养子".相传在何晏七八岁的时候,曾与曹操论兵书,深受曹操喜爱.他后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祖父王凯是刘表的女婿,继祖父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因为得到何晏.裴徽等人的赞誉而成为清谈中的风云人物. 正始四年(243),少年王弼拜访河东裴氏家族名士徽,当时裴徽担任吏部尚书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8)竹林七贤“新风气”

    高平陵之变后,正始年间的玄学名士几乎被一网打尽,洛阳的清谈之风戛然而止.但是王弼首创的"贵无论"思想,在何晏等人的推广之下,早已声名远扬.一批远离政治核心,隐居山林的名士,继承了正 ...

  • 魏晋玄学与庄学新变

    尚永亮 两汉经学至东汉末年已溃不成军,随着士人群体意识的自觉以及曹氏父子政治方略的转变,一股新的思潮勃然而起."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干宝<晋纪 ...

  • 晋朝历史人物——王弼(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

    王弼(226-249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出生于世代儒业之家,祖父王凯为著名文学家王粲的族兄,父亲王业为刘表的外孙,官至尚书郎.王弼聪颖过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