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兵法》--- 兵教上

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加犯教之罪。前行者,前行教之;后行者,后行教之;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举五人,其甲首有赏。弗教,如犯教之罪。罗地者,自揭其伍。伍内互揭之,免其罪。

凡伍临陈,若一人有不进死于敌,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凡什保什,若亡一人,而九人不尽死于敌,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自什己上至于裨将,有不若法者,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凡明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

将异其旗,卒异其章。左军章左肩,右军章右肩,中军章胸前,书其章曰:“某甲某士”。前后章各五行,尊章置首上,其次差降之。

伍长教其四人,以板为鼓,以瓦为金,以竿为旗。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大将教之,陈于中野,置大表三,百步而一。既陈,去表百步而决,百步而趋,百步而鹜。习战以成其节,乃为之赏法。

自尉吏而下,尽有旗。战胜得旗者,各视其所得之爵,以明赏劝之心。战胜在乎立威,立威在乎戮力,戮力在乎正罚。正罚者,所以明赏也。

令民背国门之限,决生死之分,教之死而不疑者,有以也。令守者必固,战者必斗;奸谋不作,奸民不语;令行无变,兵行无猜;轻者若霆,奋敌若惊。举功别德,明如白黑,令民从上令,如四肢应心也。

前军绝行乱陈,破坚如溃者,有以也。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

(0)

相关推荐

  • 卫将军骠骑列传(五)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 ...

  • 《尉缭子》卷21兵教上诗解1伍至裨将教犯同罪

    <尉缭子>卷21兵教上诗解1伍至裨将教犯同罪 题文诗: 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也者, 加犯教罪.前行也者,前行教之;后行也者, 后行教之;左行也者,左行教之;右行也者, 右行教 ...

  • 《尉缭子》卷21兵教上诗解2正罚明赏兵自从令

    题文诗: 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 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 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 大将教之,陈于中野,置大表三,百步而一. 既陈去表,百步而决,百 ...

  • 《尉缭子》兵教上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兵教上第二十一 本篇具体讲述部队的训练方法.步骤.纪律以及奖惩制度等.并指出训练的目的在于"开疆土,守社程,除患害,成武德". 75.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如犯教之罪 ...

  • 《尉缭子》兵令上第二十三原文翻译

    兵令上第二十三 本篇论述了战争的目的是"伐暴乱,本仁义,战国则以立威".战争的实质是"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此外,还论述了临敌布阵的方法.纪律和要求. 88.兵 ...

  • 《尉缭子》兵教下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兵教下第二十二 本篇主要论述国君应掌握的十二条必胜之道,指出必须选拔得力将领,衡量敌我得失,严格战场纪律,方可"威加天下". 83.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 ...

  • 《尉缭子兵法》--- 兵教下

    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曰全军,谓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结其联也:四曰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 ...

  • 《尉缭子兵法》23章 兵令上

    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战国则以立威抗敌相图,而不能废兵也.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文所以视利害.辨安危:武所以犯强敌. ...

  • 《尉缭子》卷22兵教下诗解1十二胜道兵有五致

    <尉缭子>卷22兵教下诗解1十二胜道兵有五致 题文诗: 臣闻人君,有必胜道,并兼广大,一其制度, 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同罪保伍; 二曰地禁,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三曰全军, 甲首相 ...

  • 《尉缭子》卷22兵教下诗解2审权计去攻围因情

    题文诗:周武王问,太公望曰:吾欲少间,极用人要. 太公对曰:赏之如山,罚之如溪.太上无过, 其次补过,正罚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 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伐人之国, 必因其变.示之财政,以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