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印章与篆刻(2)
印章的种类
印章自出现以来,一直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和凭信的实物。随着篆刻艺术的不断发展,印章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印章的种类,也由原来的职官印、姓名印等发展到与文学、书法和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数个种类。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1)玺与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自封始皇帝,将他的印称“玺”。皇帝用“玺”之制延续至唐代。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武则天改“皇帝之玺”为“皇帝之宝”,“宝”的使用一直沿续到清王朝覆灭(公元1911年)。皇帝的“玺”和“宝”,属于皇帝执掌政权的公章,皇帝在发布诏书、文告时所用,又称为“宝玺”、“御玺”、“御宝”、“国宝”。秦始皇的玺印据史载是用优质兰田玉镌刻的,上雕螭虎纽饰。印文是李斯书小篆体,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也有说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的,已无法考定。至刘邦攻下咸阳,夺得秦始皇“玺”即象征得到了政权。始皇“玺”归汉后,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传国玺,凡新皇帝继位,首先要接受此印章,皇位才算合法并得到臣民的承认。因此,传国玉玺成为真命天子的标志和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西汉以后各朝野心家争夺的目标。王莽篡汉就以“逼宫夺玺”的手段得到玉玺,篡位的计划才算完成。直到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兵败身亡时,这枚传国御玺还挂在他的身上。以后传至汉献帝时丢失。但是,汉以后不少朝代的统治者,仍以拥有秦始皇的传国御玺标榜自己是正统皇帝,编造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
在汉代传国玺只作为镇国之宝藏于内府,不曾实际使用过。皇帝常用的是另外刻制的六方印章,即“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等,俗称“六玺”。六玺的职能和使用范围各有严格的规定。“皇帝行玺”用于赏赐;“皇帝之玺”用于诏书、文告;“皇帝信玺”用于调动军队和派遣使节;“天子行玺”用于对外发送文书。六玺形制均仿传国玺,选优质白玉,雕刻蟠螭纽。
魏晋及南朝刘宋“六玺”的使用范围和形制完全沿用汉制,北朝和隋的玺宝制度有一些变化。
隋朝刻制两方传国玺,定名为“神玺”和“受命玺”。
唐代皇帝的印章改称为“宝”,仍用六枚。白玉制造,雕蟠龙纽。
北宋自制“受命宝”,宋初的定制为八宝,即仿汉六玺加“镇国宝”和“受命宝”。到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又增16字宝,印文为:“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和太和、万寿无疆”,名为“定名宝”,与原有八宝组合为九宝。南宋时皇帝用宝增至14枚,新增“皇帝亲崇国祀之宝”、“天下合同之宝”、“书诏之宝”三方金印,和“大宋受命中兴之宝”、“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护国神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命宝),与仿汉六宝总计为14枚宝印。据《宋史·舆服制》皇帝宝玺的新制式一改历朝不变的一寸见方印面为广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盘龙纽。改小篆体印文为九叠篆体。
元朝仿隋唐用印制度,只有传国宝和“皇帝之宝”等六宝印,印文为八思巴文。
明代前期,皇帝御印定为17方,到世宗嘉靖皇帝时又增加七印共24方。清代承袭明制,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清高宗弘历取《周易·大衍》“天教二十有五”的吉数,钦定为25印,其中20方袭用明代印,又增“大清受命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满文)、“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五方。均用满文及汉篆书两种文字镌文。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弘历为使印文协调,规定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以及满文“皇帝之宝”原制不变“先代相承、传为世守”,其余21宝一律改用汉篆体镌刻。并亲自修定“交泰殿宝谱”明确规定各印使用范围。“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告;“大清嗣天子宝”,以章准绳;满文“皇帝之宝”以布诏赦;檀香木“皇帝之宝”,以辅法驾;“天子之宝”,以祀百神;“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皇帝行宝”,以颁赐赉〔lai赖〕;“皇帝信宝”,以征戍伍;“天子行宝”,以封外邦;“天子信宝”,以命殊方;“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jin禁〕吏;“制诰之宝”,以谕臣僚;“敕命之宝”,以钤诰敕;“垂训之宝”,以扬国宪;“命德之宝”,以奖忠良;“钦文之宝”,以重文教;“表彰经史之宝”,以崇古训;“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戍行;“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广运之宝”,以谨封号。
清代二十五宝,平时贮藏在宝盠〔lu路〕(制作精美的方形皮革盒)中,安放在交泰殿御座两侧和背后。
以皇帝个人名义镌刻的还有堂号印或闲章,质地高贵精良,印文多用篆体。这类印章多用在内府收藏的图书典籍上,皇帝鉴赏过的古代书画、碑拓或皇帝“御笔”书写绘画的作品上。乾隆皇帝是历代皇帝中闲章最多,在内府收藏古代书画作品上钤印最多的。他鉴赏或书写的作品一般加三玺,优良者加五玺或者更多。乾隆最得意的印章是镌刻于1780年的“古稀天子之宝”,庆幸自己长寿至70岁,这在历代皇帝中为数极少。后来又命御书处陆续镌刻了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古稀天子之宝”和“古稀天子”、“八徵耄耋之宝”等闲章。
晚清的咸丰皇帝随身佩带着两枚闲章,一曰“御赏”,一曰“同道堂”。咸丰病逝前,把“御赏”印赐给了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将“同道堂”印赐给了他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小皇帝年幼,这枚印章落到了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之手。辛酉政变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代行签发上谕的权力。凡签发的上谕首尾须钤盖“御赏”及“同道堂”两印才能生效,这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册宝是皇帝册封皇后、贵妃、嫔或上徽号时颁发的册书和印章。册类似现今的委任状,用黄金锤成的薄页刊字,宝是皇后、妃嫔的身份信物。清代的“皇后之宝”用黄金铸镌,重1800克,印文为满汉两种文字并列。
(2)职官印
职官印即指印文为职官名称的古鈢或印章。官印是表征当权者权力的凭证。
战国时代,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瓦解,群雄争霸,相互兼并。一批新兴的统治阶级纷纷构建自己的政权,穷兵黩武,烽烟四起。在频繁的政务外交往来、调兵遣将活动中,印章成为国家内部与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凭证信物。
官印是国君授予臣下权力的凭证,是行使职权的依据,如同在军事行动上的“虎符”一样,具有符契信证的功能。国君任命官吏,即授予官印。罢免或调动职务时,要把官印收回。官吏遗失官印也就丧失了充任职官的资格和信誉。政府发布政令,从中央到地方间往来的公文等,都要钤加官印才能生效。因此,战国时期官吏乃至一般平民,都有随身佩带印绶的习尚。
历代官印都有严格规范,不同品级的职官印,在印材质地、印纽形制、绶带颜色、印章规格重量及印文书体上都有制度规定。
战国的官印以铜质为主,偶有银质或玉石类小钵。铜钵铸工精致,印纽多为鼻纽。职官钵较私钵略大。印文多为先秦古篆(籀书)体。白文印多加边框或十字、田字形界格线,朱文印多为宽边细文。印文内容常见的有“司马”、“司徒”、“司工”、“司禄”等职官名称。
秦代官印一般为正方形、鼻纽、白文加田字形格;另有竖长方形、日字形界格,规格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称“半通印”,为低级官吏的官印。秦官印的印文为小篆,写法自然,近似权量文字体式。印材以铜为主,凿刻细文居多,字体舒展自然,有如不经意的草就痕迹。
汉代官印制度详明:诸侯王印黄金玺、绿印绶、驼纽;公侯印黄金印、紫绶、龟钮;二千石、千石、六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用银、铜章,青、黑、黄色绶,皆为龟纽。汉武帝以后崇信“五德始终”说,“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字印文(《汉书·武帝纪》)。西汉官印文多为四字,东汉官印多为五字,不是五字的以“之”字补之。汉印文为小篆演变的“缪篆”,结构平正方直,含隶书笔意,适宜在方形印面上构成饱满布局。汉印间有加田字界格的。急就章多见。秦汉两代印章有大量出土,其中以军旅职官印最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印制度承汉制,虽然印面多有较汉印加大者,但不及汉印精致,凿刻工艺显得草率粗糙。印文四至八字不等,如“骑部曲将”、“敷城护军司马”、“行营左护军将军印”等。发给少数民族官员的印,印文有魏晋国号字样。魏晋之后纸张、绢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封泥的使用随简牍的消逝而逐渐废弛。使用印章多以蘸印色的方式钤盖在公文、契书上。因而印面逐渐加大,为方便识读,多铸朱文大印。
隋唐时代官印,较秦汉官印大出三倍有余,有的竟有四寸见方。随身佩带印章的习俗相应改变,因此印纽也相应加大,改为便于持握的方形扁把,印形有方形、长方形两种。印文书体除篆书外,间有隶书。唐中期后篆体逐渐演变为九叠篆,多为朱文。隋代官印在印背上凿刻年号,唐代官印印背多无年款,可从职官名称和地名推断其年代。
宋代官印沿用唐制,印文书体除继续使用九叠篆,并发现楷书入印的实例。印文四至十多字不等,如1952年在内蒙古宁城出土的一枚宋代官印,印文是“神卫左第一军第二指挥第二都朱记”15字,印两侧刻有颁印年代:“太平兴国三年正月铸”(公元987年)小字两行。印纽为直柄形把手,居印背中部,长寸许至一握不等,俗称“印把子”或“权柄”。大多数的年号和款识凿刻在印把上。宋以后各代官印多仿此式,在印纽上加刻年号款。
元代高级官员官印印文用八思巴文,文职官员印多用汉篆体入印。
明代官印,别称“关防”或“条记”。“关防”取关防紧密之意。明代初年朱元璋为防止官吏作弊,将方形印分左右两分,须两次钤印方能拼合完整,避免了伪造滥用。明官印为阔边粗朱文,九叠篆体,印纽多为扁圆形长柄。印背刻年号款。
清代官印为方形或长方形,印背连椭圆形高柄,印背或印边刻年号款。印面边框较宽。印文以满文、汉篆并列。乾隆以前满文为楷体,乾隆时改为满篆,后来又在满、汉文之间加一行满楷。清代临时派遣的官员所发官印,为明代流行的长方形“关防”印。
(3)私印
先秦民众有随身佩钵的习俗。钵(印)作为证信之凭,用于封缄文书、简牍封泥。随身佩带使用方便,且不易丢失。同时,先秦有尚玉观念,认为佩玉能标示节操高尚并能避邪趋吉。金玉并重,金属物称吉金,佩带铜制或玉质印章同时又是一种显示人格成熟的装饰品。因此钵印的印纽多铸刻成吉祥灵物鸟兽,可以穿系佩带,是集使用与装饰功能一体的信物。
战国私印,一般比官鈢小,有“战国(或秦)小鈢”之称。不受官印形制规定限制,形式多样,装饰灵活。印形有方形、圆形、鸡心形、矩形、长方形、贝叶形、三圆相连、三花瓣相连、四方块组合、一方一圆一锐形组合等形式,形式丰富多彩。白文印有时出现双边、方圆框结合或花纹装饰复合等。朱文多为宽边细文。无论铜鈢玉鈢质地均紧密规整、凿刻纹线精致,印面布局大都有严整精巧的构思设计。印文为籀书,偶有虫鸟篆。由于地方割据,各诸侯国印制自定,多有具有地域特色的书体入印。战国私鈢多铜质凿刻白文,加白文边框,后期出现田字或十字格。玉印亦琢刻白文,起止笔画尖利。朱文印多为宽边细线,多有成功运用印文笔画繁简作巧妙处理布局的佳作。
秦代私印比官印形制多样,有圆形、方形、腰子形等。印纽有鼻纽、覆斗形纽、龟纽或辟邪兽纽。印面多有框格,印文书体吸收诏版铭文体加以变化,被称为摹印体,为“秦八体”书之一。以摹印体入印的秦私印,比战国私鈢规范、严整。凿刻精工。成为备受赞誉的“秦小印”篆刻精品。
汉代私印在汉初仍持续秦私印的风格。印文除姓氏外,往往加“之印”、“私印”、“之私印”等字样。汉私印多为铸造印,较同时期官印小,印文多为缪篆,还有装饰感极强的虫鸟书。虫鸟书的起止笔画带有虫鸟鱼象形,一方面是美化字形,同时也含有驱邪、祈祥和相思相亲等表意。有的在印文四旁附加四灵图案,取吉祥平安的祝愿。汉代私印重视印面布局的构思变化,白文印中有满白文,总体效果雄浑疏朗;细白文印文笔画平直匀称,具有朴素典雅之美;更有朱白相间者,在一方印中设计半朱半白,或三朱一白、一朱三白等富有扑朔迷离的视幻效果和跳跃的动感,为历代印章中的艺术佳作。
魏晋南北朝私印,朱文仍用汉缪篆体,印文字体大小均等,布局平整,印面充实。白文印多以“悬针篆”入印,印文横排,形成上紧下松,疏密对比强烈的布局效果。
隋唐私印以效法汉印为多,印文最后一字多用“记”。
唐代以后,文化艺术渐渐兴盛发达,私印的应用功能也由单纯的姓名章发展为包括斋馆印、别号印、鉴赏印等印章,远远超越了作为证信物的原始职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种,篆刻也成为一个与书法艺术相关的艺术门类。
(4)收藏印
将优秀的法书绘画加以收存庋〔gui轨〕藏的活动始于汉代。
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设立了专门收存法书名画等艺术品的机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自晋、南北朝的刘宋及周、隋代都有公私收藏书画作品的实例。在唐代收藏活动中,逐渐兴起在藏品上钤加鉴藏者的姓名别号印,或收藏地点、馆阁名称印。以表明收藏品的归属或鉴赏品评的责任。统称收藏印章。收藏印对于考察书画作品创作年代、作者及作品流传过程、考订真伪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流传有序的古代法书名画作品上的收藏印章可知唐代以后历代内府收藏品的标志。
唐代宫廷收藏机构所用收藏印有:“贞观”、“开元”、“元和之印”等年号印,并有收藏处所名称印“翰林之印”、“弘文之印”等。
五代时南唐内府收藏印为“集贤院御书印”、“建业文房之印”、“内合同”等字样。
北宋时,徽宗宫廷收藏品丰富,机构制度完备。对入藏艺术品均钤加收藏印,并著录成集,定名为《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宋徽宗时内府收藏印有“御书”字样朱文葫芦形印、双龙纹圆形(方形)印、“宣和”、“政和”、“内府图书”、“重和”、“大观”、“宣和中秘”等印。钤印数量按作品档次区分多寡,印章钤盖位置也有规范化定位。
南宋高宗内府收藏印为“乾卦”文圆印、“希世藏”、“绍兴”、“睿思东阁”、“内府书印”、“内府图书”、“机暇清赏”、“机暇清玩之印”等。
金代章宗内府收藏印有:“秘府”、“明昌”、“明昌宫玩”、“御府宝绘”、“内殿珍玩”、“群玉珍秘”、“明昌御览”等印。
元代仁宗之姐鲁国大长公主依靠皇家权势搜刮大量古代书画,其收藏印有“皇姊图书”、“皇姊珍玩”等,此后元文宗内府收藏印有“天历之宝”、“天历”、“奎章”、“奎章阁宝”、“都省图书之印”等。
明初洪武时内府收藏与存档合钤“典礼稽察司印”,故留在书画幅面上只有印的一半,而有稽察司半印之称。
清代历代皇帝都有收藏印章,内府收藏古代书画都钤加皇帝御览印或书画作品存放宫殿处所印。乾隆皇帝的收藏印最多,经他过目赏阅的书画碑帖分别加三玺、五玺、七玺、十一玺。收藏目录编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及其续编、三编内,目录所刊书画也相应加“石渠宝笈”、“石渠宝笈续编”等等印鉴。
历代私人收藏书画也备有多方收藏印。
收藏印是在姓名或斋馆、别号下面加收藏、考藏、珍藏、鉴藏、藏书、藏画、藏碑、珍玩、秘籍、秘玩、珍秘、图书、察书、藏书、读书、读画、读帖等字样。
鉴赏印是在姓名或斋馆、别号下面加鉴赏、清赏、珍赏、心赏、欣赏、阅过、曾阅、读过、曾读、过目、过眼、经眼、眼福等字样。
校定印也属收藏鉴赏印类。此类印是在姓名下面加校订、考订、审定、审释、鉴定等字样。
(5)肖形印
肖形印是一种图案性质的印章。古肖形印有两类:一类是纯图像印,如人物、车马、鱼虫、花鸟、走兽等,形象生动活泼,构图千变万化;另一类是图案中附有文字,中间刻姓名,四周刻龙、虎或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肖形印中还有一种是把自己的属相或名字,刻在印面的下边,上边加上姓,如虎形的上面加个王字,姓名叫“王虎”,或姓王,本人属虎。又如有姓名叫“冯雄”的,利用“雄”字的谐音,在印面的下边刻一只白文熊的形象,上边加一个“冯”字,别有情趣。
肖形印的印纽大多取与印面一致的动物,作立体造型。肖形印的动物形象取剪影造型、形态夸张、生动概括,一方肖形印面,宛如一幅生趣盎然的微形动物画。因而肖形印又有画印、蜡封印、图形印之称。它是一种艺术印章,不具备印信凭证的作用。盛行于战国秦汉之际。
(6)吉语印
战国至秦汉时代印章中,还有以吉语、训诫语、祝颂语为印文的印章。如战国时期的古鈢有“行吉”、“正行”等。秦代小鈢有“敬事”、“长幸”、“一心慎事”等。东汉以后,出现了由吉祥祝颂发展为避邪驱灾的印文,如“黄神越章天地神之印”、“天帝使者”、“黄神之印”等,称为避邪印,供长途跋涉时佩带。宋元时期,又出现了以诗词、成语、座右铭为印文制印之风,多用于藏书,或附于书画题跋、观款后,统称为闲文印。按钤盖位置又分别称为迎首印、押角(缀角)印、骑缝印等。这类印章因印文活泼随意,形制也变化多样,有的就印材自然形态随形而就,或用南瓜蒂、竹根等为印材,故又称这种印型为“随形印”。
自古以来,印章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形式千变万化,除上述介绍的印类以外,还有古谚语印、地名印、生辰印、籍贯印、纪年印、身份印、臣妾印等等。也有把姓名、地名、表字、别号同入一印的,称为“总印”。
印章材料
刻制印章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金属类、矿物类、陶瓷类、骨质类、竹木类、化学类几种类别。
金属类材料包括金、纯银、铜、铁等。过去皇家使用的所谓金、银印章,其实也不是纯金、纯银的,因为纯金银质软,只有掺铜以后才能成为印材。也有铜胎鎏金的。古代铜印呈黑色的,是铜与铅银合金。呈黄色的,是铜与金合金。但一般铜印,大部分是红铜与锡或铅的合金,色呈青灰色,质地坚硬,具有持久的光泽,且有着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因此大批出土和传世的古代铜印章,虽然经过数千年的风化水蚀,其中不少仍然能够保持明亮的光泽。
铁最容易氧化生锈,因此铁印比较少。除了烙马印是用铁制的以外,明代御史大夫也用铁印,表示“铁面无私”的意思。
金属材料制成的印章,大都是用铸印法,也有用凿印法的,主要是军用印章。
矿物类材料有玉石、玛瑙、翡翠、水晶、蜜蜡、珊瑚、叶蜡石等。古人多用玉印,以取“君子佩玉”、“君子美如玉”的意思。秦汉时期的玉印,只有帝王才能享用。以后历代帝王也多用玉印。
在上述这些矿物类制印材料中,除叶蜡石以外,质地都太坚硬,虽然材料珍贵,但镌刻困难。用这类材料制作印章,都用碾印(也叫磋印)的方法,与琢刻玉器的方法近似。在磋制的过程中,由于碾砣不能转动自如,磋出来的字,缺少笔意,因此文字的韵味很难表现出来。
陶瓷类印材包括陶、瓷、瓦、泥。唐宋时期的私印有陶瓷的。瓷印质地类似玉而较松粗,印文却有一种浑厚古朴的感觉,所以说陶瓷类印材质地虽松,但印文效果别有情趣,颇可玩味。
骨质类印材包括象牙、兽骨、犀角、牛角等。唐宋时期的官印有用象牙制作的,经元明清至今,仍有喜欢用象牙章的,象牙质轻,便于携带。
骨质类作印材也不易入刀,篆刻家多不使用它。
竹木类印材有黄杨木、竹节、竹根、果核、瓜蒂等。这类印材虽质软易刻,但字迹无神,不过偶尔用之,刻些闲章收藏玩味。
化学类材料有假象牙、有机玻璃、橡皮等。这类材料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橡皮章主要用于单位公章,假象牙和有机玻璃多是私人日常用章,称不上艺术品。
用石料制印,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公元1287—1359年)开始采用的,当时他所用的是青田花乳石,由于石料的质地软硬适度,易于刀刻,最能表现文字及刀法的神韵,从此便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了。传世的大量名家篆刻作品,大部分都是用石料刻制的。
中国产的石料,可用来刻章的很多,但明、清以来至今,人们所用的章料,主要是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近年来开采的巴林石,也是一种适合制印的好材料。这些石料同属叶蜡石,是按产地命名的。其中,寿山石中的“田黄”、“田白”,昌化石中的“鸡血”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印章石料。
(1)寿山石
寿山石,或称壶石、塔石,出产在距离福州市北面40公里的寿山乡。这里是一个山峦叠嶂、流水潺潺的优美山村。寿山石的开采始于唐宋,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上发掘的南朝墓葬中,发现有出土的寿山石雕,它说明了早在1500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寿山石雕刻工艺品了。
寿山石是次生矿石,是镁硅酸盐蚀变形成的,由微细鲜片组成的致密状集合体。常见的石色有微黄、褐色、绿色。呈蜡状光泽,硬度为摩氏1—2度。质地纯净,用碳钢刀刊刻,既受力又不黏刀,是适应性较强的印材。
寿山石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类,共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田坑所产的田黄、田白石料最为珍贵,其次为杜陵石。
田坑石田坑石(或称田石)零散埋藏于环绕寿山乡约数里长的溪流两旁水田底古砂层中。田坑出产的石料,历来有“石中之王”的称号。田石因产地不同,分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其中中坂所产的石料最贵重。田石以色分,有黄、白、红、黑四种,黄色的最普遍。
黄田,俗称“田黄石”,举世闻名,号称“一两田黄一两金”,质量好的,或可易金数倍。田黄石主要产自中坂田,肌理隐现萝卜纹或红筋,石色有黄金黄、桂花黄、熟栗黄、枇杷黄等种类,以“黄金黄”最佳。其中特别透亮的,又叫“田黄冻”。还有一种,外面是白色,里面是纯黄色的,称为“银裹金”。
白田,俗称“田白石”,产自上、中坂,其颜色白中略带淡黄或蛋青色,它和田黄石一样,纹理细腻,质地晶莹温润,肌理也有萝卜纹。还有一种,外层黄色,内为白色的,称为“金裹银”。
黑田产自下坂。有黑皮、纯黑、灰黑三种。黑皮又称“乌鸦皮”、“蛤蟆皮”,外表挂黑色皮层,肌理仍为黄色。纯黑是通体黑中带赭。灰黑呈淡灰色,又称灰田。
红田色如橘皮,又称“橘皮红田”,这种石料并不多见。
田坑石既然珍贵,必是统治者掠夺的对象,也是商贾的牟利品。福州地方官吏,更是把这一特产作为巴结朝廷的贡品,清代皇室,就收藏有很多田石精品,其中有乾隆皇帝的三颗田黄石印,由三条田黄石链条连结在一起,雕工极为精美。
水坑石水坑石产于距离寿山乡约1.5公里的坑头,即寿山乡溪坑头支流之源。由于这里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出在这里。
水坑石主要分为坑头石、水晶冻、鱼脑冻、冻油石、黄冻、鳝草冻、牛角冻、天蓝冻、桃花冻、玛瑙冻和环冻等类别。这其中,水晶冻石质透明莹澈如水晶;鱼脑冻肌理形状像煮熟的鱼脑;冻油石微透明似结冻的油蜡;天蓝冻色蔚蓝若雨后晴空……水坑石每一块石头都是一首诗、一幅画,观之令人赏心悦目,耐人寻味。它的身价不亚于田坑石。
山坑石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两乡方圆十几公里的岩石中,它的名目多达数十种。
高山石:高山石产自寿山主峰,高山诸洞。它的产量和种类最多,有红、黄、白、紫、黑、灰、赭等多种颜色,各色中浓淡深浅,变化万千。名称多以颜色定,如红高山、黄高山、白高山等。各色中又以征象命名,如“红高山”中,又有荔枝红、桃花红、肉红、美人红、瓜瓤红等多种。又如白如目鱼骨的,称为“目鱼骨白”。高山石常有各色交杂,或由浅渐深,或色层分明,这种石料习惯上称之为“巧色高山”。
都成坑:此坑又名杜陵坑、都灵、都丞,皆以音同。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开始大量开采。石色以黄、红、白三色最为常见。也有各色交杂的,称为“五彩都成”。石质较田黄石坚硬,质纯的,也有萝卜纹及红筋,仅次于田黄。有些都成坑石质含石英细沙较多,不易施刀。
芦荫:又名“芦音”。因产坑头东北面溪旁芦苇之荫而得名,石质温润如“都成坑”。好的芦荫石也有萝卜纹或红筋,石色以黄为主,也有红、蓝、灰、白等色。
迷翠寮:又名“美醉寮”。产在都成坑顶,石性也属都成坑。色黄的似田黄,也有红、白、灰等色,质多不纯。
虎岗石:又名“老虎艮”、“虎头岗”。产寿山内洋虎岗山。石质脆而微坚,有斑纹似虎皮。石色以黄为主,称为“老虎黄”。青灰色的,称为“老虎青。”
鹿目格:产自“都成坑”山坳砂土中。石质细润,外表有黄色或白色石皮,肌理为黄、红或暗赭色。黄色石似“田黄”,但无萝卜纹;红色带赭,形状如鸽眼的,称为“鸽眼砂”。
月尾石:又名“牛尾”。产自“都成坑”北面月尾溪旁山中。有紫、绿二色,称为“月尾紫”和“月尾绿”。有一种深紫如新鲜的猪肝色,称为“猪肝紫”,此为月尾石中佳品。
吊笕〔jian捡〕石:又名“豆耿”、“吊肯”。产自高山东北面的吊笕山。最常见的是黑色,也有灰、白、蓝等色,但多搀杂于黑色之中。其中苍蓝色质地好的,称为“吊笕冻”,肌理有黑色条痕。另有一种黄褐色有灰白或黑色虎皮斑纹,称为“虎皮冻”。
吊笕石中偶尔有出现红色环带状花纹的,更是别有情趣。
连江黄:产自高山东北接近连江县的金山顶。石色多为藤黄,故称“连江黄”。这种石质硬脆,有裂纹,肌理有隐条纹,似萝卜纹,因此有人将连江黄冒充“田黄”出售,这种石质拿到北方,会很快出现裂纹。
老岭石:又名“柳岭”。产自高山北面约4公里的老岭山中。石质坚脆,微透明,有亮度。石色主要是青翠、赭黄两种。称为“老岭青”、“老岭黄”。
“老岭石”产自虎嘴岩的,石面有如虎嘴的花纹,称为“虎嘴老岭”。
豆叶青:又名“豆叶绿”。也是“老岭石”的一种。因石色如豆叶而得名。肌理间有红色筋络。
圭贝石:又名“鸡背石”。与“豆叶青”属同一石性。石色绿如浙江青田所产的“风门青”。
芙蓉石:产自月洋乡西北面的芙蓉山。芙蓉石以白色最典型,其他也有黄、红等色。白色的称为“白芙蓉”或“白寿山”,有白玉白、猪油白、藕尖白。此外还有黄芙蓉、红芙蓉、芙蓉青。
芙蓉石有“将军洞”、“上洞”、“半山”几个矿洞,其中“将军洞”的质地最纯。
山坑石在寿山石中的产量最多,除上述介绍的矿洞以外,还有三界黄、寺坪石、牛蛋黄、鸡角岭、柳坪石、猴柴磹、金狮峰等数十个矿洞。
市上出售的章料,以寿山石量最大,但我国著名篆刻家,尤其是文人篆刻,他们所用的石料,并非都是精品,多是一般的白寿山、红寿山、黑寿山或花寿山,其中花寿山数量最大。
(2)青田石
青田石产自浙江省青田县南约10多公里的方山、山口一带。有图书山、白羊山、风门山、麻坑山等矿,统称“青田石”。
青田石结构、硬度与寿山石近似。但产石山岩多顽石,可用于雕刻的石料体积都不大。宋代始开采制作小型工艺雕刻器皿。元末画家王冕创以花乳石刻印,明代画家文彭受此启发选用青田产灯光冻石刻印,因便于操刀得以推广,成为石印材主要品种。青田石质地细润,微透明,富有光泽。石色有白、黄、红、绿、青、灰、酱、黑各色,以浅绿色产量最多。青田石中质量好的,其价值之高,也可易黄金数倍。据载,在清光绪年间,青田石雕就已经远销印度、南洋群岛和法国等地。青田石与寿山石齐名,是我国最著名的石雕材料。它的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灯光冻:又名“灯明”。色黄绿,石质纯洁细润,灯光映照之下,通体透明,为青田石中上品。
鱼脑冻:色青白,半透明,肌理花纹似煮熟的鱼脑。但与寿山之鱼脑冻石质密度有别。
白果冻:又称:“白果青田”。色蜡白,不透明,石质细腻如羊脂。
酱油冻:又称“酱油青田”。色褐黄,或深黄带灰,又称“牛角冻”。
紫檀冻:色紫中微带黄,半透明者为佳。
风门青:因产自风门山而得名。色青绿,半透明。有石质细润的上品,也有肌理含钉的,质粗不易刻。
艾叶青田:色墨绿中微带黄。
豆瓣青田:色浅绿中微带黄。
(3)昌化石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有水坑和旱坑之别,水坑产的石料质地温润;旱坑石质干顽,且有砂钉,雕刻时难于受刀。昌化石属含辰砂的镁硅酸盐结构,石色有白、黑、黄、灰各色并泛有红色斑块或丝絮纹络。被称为“鸡血红”。昌化石以“鸡血红”闻名中外。品评昌化石以红斑色鲜、聚集面积大成块或连片、有一定厚度的为佳。红斑色鲜的称“活血”,全石通红的称“大红袍”,红斑巧做于印章顶端的称“鹤顶红”,红斑绺与黄黑底或黄白底互渗的号称“刘关张”,都是罕见的珍品。品评昌化石还注重石的质地,以青灰色的豆青地、淡灰色的藕粉地为佳。最优者为几近透明的玻璃地或质色如玉的白玉地(又称羊脂地)。常见的为称洋灰地的深灰色石,含有杂质,不易受刀。
(4)巴林石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右旗的亚马图山(蒙语:黄羊山);是1973年以来,北方开采的一种新型的叶蜡石。巴林石多是半透明的各种“冻料”,经抛光之后,有玻璃光泽。石色丰富,质地细润,石质比寿山石和青田石软。巴林石中也有名贵的“鸡血石”,称为“巴林鸡血”。目前在我国南方寿山石等石料开采量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南方一些雕刻厂家已来北方大量购买巴林石,全国也有数十个厂家使用巴林石。巴林石的石性适于雕刻,近年来开采量较大。
印章形制
历代印章的形制,正式的大致就是方形的或长方形的两种,方形的最常用。但战国迄今,印章的形制千变万化,尤其是私印,形制更是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印章形制。
-
印章形制
(1)一面印
古代带纽的印章,大都是一面印。一面印多是姓名印,方形,印文的字体比较规范。
(2)两面印
印章的两面都有印文,称为两面印。两面印多是私印,始于秦,盛于汉。印文有一面刻姓,一面刻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表字、臣某、妾某、吉语、鸟、兽、鱼、虫等。也有两面吉语印、两面肖形印、两面图案印等。两面印大都是铜质的,个别也有玉的。印身很薄,中间有长方形穿孔,可以穿绳,便于携带,因此两面印又称为穿带印。
(3)多面印
五面或六面都刻有文字的印章称为多面印。这种形制的印章,质地都是铜的。五面印是在印章的正面和四周都刻有文字,一面是纽。五面印多见于秦代私印,印文大都是吉祥文字。六面印盛行于魏晋六朝时期,这种印呈“凸”字形,正面、四周和印鼻上端都有印文。印鼻有孔,可以穿绳,以便佩带。
(4)套印
将两枚或数枚大小不等的印章互相合理地套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称为“套印”。套印有两种,一种是带兽纽的,称为“子母套印”,另一种是无纽的方形套印。
套印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六朝时期。制作方法都是铸铜的。
铸造兽纽的套印时,一般总是把动物的首和身分别铸在两颗印上,大印的印纽作母兽,小印章形制印的印纽作子兽,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兽形,如同母抱子的形状。有一母一子的双套印,也有一母二子的三套印,分别称为“子母套印”或“子母孙套印”。
无纽方形套印有三套的、四套的,甚至五套、六套的不等。最小的方印是实心,上面也有刻五面或六面文字的。
(5)带钩印
带钩是古代人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质地有铜、铁、玉。它的形状是首部弯曲,后背有圆纽,尺寸大小不等。带钩印的质地都是铜的,印面是在带钩背后的圆纽上,便于两用。带钩印多属于秦汉时期,但不是所有的带钩上面都带有印章,带印的只是极少数。
(6)连珠印
将一方印章中间铲去一部分,使之成为几个小印,刻以姓、名、别号或联成相应的词句,这种形制的印章称为“连珠式印”。有二连珠、三连珠或四连珠等。三连珠或四连珠,始于秦汉。二连珠始于唐代。如唐太宗书写的“贞观”二字印、宋徽宗用的“宣和”二字玉印,都是连珠印。连珠印的形式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方形上下两印的最常见。
(7)正方形与长方形印
正方形印章庄重大方,自古至今,无论官印或私印,多是正方形。长方形印章,官印占少量,大多是私印。如斋馆印、诗句印、吉语印、鉴赏印和盖在字画上角的引首章等,篆刻家多喜欢用长方形。
(8)圆形与椭圆形印
圆形与椭圆形印和其他异形印相比,还是比较规范的,这两种形状的印章,圆形的比较少,椭圆形则多见于鉴赏印和引首章。这种形制的印章,印面的边缘弧线与印文字体直线结合,显得很别致。
(9)异形印
异形印(又称“杂形鈢”)是一种不规则形状的印章,其形状大小都没有定例,这类印章一般都是私印。
最早的异形印始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古钵,也有很多异形。随着印章艺术的不断发展,其形状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尤其是石印盛行以后,形制更是五花八门。从战国时期的异形钵,经过历代演变至今,其形制主要有钱币形、禽兽形、连环形、竹叶形、葫芦形、牛角形、梅花形、鸡心形、瓦当形、不等边形、三角形、直角形、菱形以及琴、鼎、壶、炉等器物形。
异形印的制作,应该有耐人寻味的布局,遒劲有力的字体刀法,庄重雅致的格调,否则很容易落入俗套。
(10)随形印
随形印是在异形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形制的印章,多是石质的,明清迄今,一直都在沿用。一块石料,随意破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或为了不破坏原材料肖形纹理,随其自然形状雕琢成印。这种形状的印章,自然成趣,因此文人、画家、篆刻家总喜欢把自己欣赏的诗词、吉语、警句、闲文等刻成随形印章存玩。
印章纽式
自有印章以来便有印纽。印纽是指印章顶部的装饰,它是印章造型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印章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制印材料的变化,制作印纽的工艺越来越讲究,题材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古代的印纽,不单是为了装饰、盖印和悬挂、携带的方便,也是为了从印纽的形式来区分帝王百官。自元代以来使用石料制印以后,印纽则成为一种单纯的装饰品,雕纽艺人,名家辈出,刻制印纽已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在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最初的印纽形式很简单,多是用来穿孔系绶,以便悬挂或携带。战国古鈢,多是鼻纽、亭纽。秦汉以来,又出现了瓦纽、台纽(有一、二、三台)、坛纽、覆斗纽、桥纽、直纽、环纽、提梁纽以及用龟、驼、龙、凤、虎、螭〔chi吃〕等兽类形象制作的纽。
-
印章纽式(一)
-
印章纽式(二)
秦汉时期的官印,也用纽制区分职位。据汉代应劭〔shao邵〕《汉官仪》记载:“诸侯王,黄金玺,橐〔tuo驼〕纽;列侯,金印,龟纽;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金印,龟纽;二千石,银印,龟纽;千石以下,铜印,鼻纽;诸侯二品以上,金章,紫绶,龟纽、豹纽或貔〔pi皮〕纽;三品,银章,青绶,龟纽或熊纽、罴纽、羔纽、鹿纽;四品,银印,青绶,珪纽、兔纽;其他铜印,环纽。国有定制,不能私易之也。”以后唐、宋、元、明、清历代官印,也都以印质、印纽和印绶来区分官阶职位。
翡翠、水晶、象牙、玛瑙等印章上的纽,多为兽纽。在石印大盛的明清两代,由于青田石和寿山石色美而适于印纽雕刻,极为雕刻艺人重视,对印纽的制作更为讲究,除仿古代的玉玺、铜印的纽饰以外,题材有云锦纹样、十二生肖、罗汉八仙、博古螭纹(平纽)或吉祥图案等。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雕刻印纽的名家,如清代康熙年间的杨玉璇、周彬,他们的雕刻作品,名震一时,平生佳作很多,都被地方官吏当作礼品,进贡宫廷。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周彬雕刻的“螭虎纽”印章,纽刻群螭蜿蜒,四周作浮雕博古锦纹,堪称周彬的代表作。周彬又字尚均,杨玉璇和周彬的有些作品,暗藏有“玉璇”、“尚均”字样的款。继杨、周二人之后,又有董沧门、奕天、妙巷鉴、王定、蒋列卿、徐汉等,都是善长刻制印纽的名艺人。同治、光绪年间,又有潘玉茂、林谦培二人,继承周、杨遗法,又自成体系,形成了以潘玉茂及其弟子玉进、玉泉为代表的“西门派”和以林谦培的学生林元珠为代表的“东门派”。西门派的风格古朴浑厚,用刀圆润光洁,主要雕刻印纽。东门派的风格精巧玲珑,刀法峻峭流畅,题材除石章印纽之外,也兼作人物、动物等。清代末期,还有郑仁蛟、林文宝、林清卿等雕刻艺人,突破旧的章法,创作出了富有生命力的精品。林文宝继承古代写实的手法,创作的各种动物印纽,形象概括,千姿百态。
印纽的雕刻,和其他玉石雕刻一样,也讲究“俏色”(或称巧色)。俏色就是根据原材料的色泽、质地、形态、纹理,选择适当的题材、造型和技法,充分发挥原材料固有的特色,相形度势,设法将石料中的裂纹、沙质等加以巧妙地掩饰,使作品的内容与材料的质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代慈禧太后印玺,印纽的顶部是白色凤凰,浅红处刻祥云,印体四周刻瑞兽,下端白色处刻流泉游鱼,这是将浮雕与圆雕的技法相结合,因材施作的典型“俏色”玺印。
印纽的雕刻限于方寸之间,因而不宜设计复杂。从传统印纽的题材来看,大多是以单兽为主的动物纽。姿态有正、侧、俯、伏、坐、立、盘、卧、腾、飞等。少数的双兽(或称双欢)纽,大兽戏小兽,或母兽带小兽,或两兽相亲相持,斗、接、扑、护,生趣盎然。
雕刻业中有这样一句行话,叫作“无绺不做花”。其实,好的石章料,很多都不带印纽,顶部或是随形,或是方形、圆形,这是为了不破坏原石的材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