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洲古镇 一颗洒落沙洲的明珠
明朝万历年间,广西有个非常神奇的怀远县,城池修建在江中的沙洲上。古代常以江为路,水运成就了丹洲是当时柳州地区经贸发达、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
直到1932年,因陆路交通的蓬勃发展,内河水运逐渐衰落了,“怀远县”才搬迁至现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城所在古宜镇。
但,丹洲独特的融江水运环境,让丹洲上通湘、黔、滇,下连粤、闽、赣,是方圆百里之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南各省迁客大都聚居于此的历史,非常使人惊奇。
傍水而居,靠江而生,是历代丹洲人的生存方式,这种基因,已经深深烙印在岛上每位居民身上。
停船,下锚,上岸的地方叫东门码头。而且古时还是官方行政码头,作官府巡视办案、商务纳税、货币通关、发放文牒等往来之用,所以旧称“税厂码头”。
丹洲斑驳的历史,都浓缩在了南北各长200多米的古城内,在老街鳞次栉比的店中穿行,虽然许多古建筑已不复当年威风,却也留下了许多供人追忆的遗迹。
古城墙修建于明朝,历时一年,耗银万两。至今保存完好的北门古城墙下,高约5米,厚近4米,坚如磐石。
古镇几百年的兴盛,离不开教育,在丹洲古镇,现在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就是丹洲书院。占地1340平方米的书院,在清朝已是一处较为完善的教育场所。
民国期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来到过丹洲书院,他的旧居现仍然被后人维护保存着。
丹洲四面环水,是柳江河上一座椭圆型椭圆型的岛屿,宽1.6平方千米,曾经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县城所在地,遗留下许多400年前的古迹。
居民世代以种植沙田柚为主,岛上种植1100棵沙田柚树,有的树龄已达到上百年,年产沙田柚30多万公斤,果质味甘爽口、蜜香清甜。
主要景观有福建会馆、北门楼、古城墙、古书院、东门、柚子林、古县衙门、城皇庙、古民居建筑等。
丹州素有“家家盆景,户户奇石”的美誉。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生态古城旅游村,广西双文明示范村、卫生示范村、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如今已成为湘、黔、桂、粤等地无数自驾车的旅游胜地。
如今因旅游的蓬勃发展,丹洲古镇将重获生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百家号、悦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