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珐琅彩鉴定真假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 室自用瓷器中最 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 漓 尽 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 家身份的高 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 峰之作,至今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
道光十五年(1835)及光绪元年(1875),清宣宗与德宗两帝曾分别令人点查登录造册,编辑成《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这批登录有案的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随着文物播迁,全数典藏在国立故宫博物院,成为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瓷器中最 具特色者,至今受到典藏界钟爱。
乾隆以后,珐琅彩瓷出现了断崖式的变化,因为做工的复杂与原料的稀 少,现存世的珐琅彩瓷的数量少之又少,这使珐琅彩瓷的收藏价值与日俱增,保护传统技艺成为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景德镇素有“十件粉彩不如一件斗彩,十件斗彩不如一件珐琅彩”之说,从这个说法来看,足见珐琅彩之珍贵与特殊。珐琅彩有多特殊呢?从它的烧制地点就可知一二,清朝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御窑厂负责烧制皇宫御用的瓷器,其中就包含青花、斗彩、粉彩、五彩等彩瓷,但是却很少烧制珐琅彩,之所以不在景德镇烧制珐琅彩,是因为皇帝对珐琅彩特别重视,他需要近距离指挥烧制珐琅彩瓷。所以宫廷会先从景德镇御窑厂运送糯米胎到北京,然后从景德镇调遣最 优 秀的御用画师进行创作,最 后由内务府造办处工匠烧制,皇帝会亲自参与整个过程,发表修改意见直到烧成他满意的珐琅彩为止。这样的制作等级、制作规格,不仅在清代其它瓷器无法与之相比,于清以前,亦未见过类似案例。
珐琅彩彩绘技术大大地提高,受风靡欧洲的巴洛克艺术的影响,豪华而奢 侈的风格迎合了皇 室排场富贵的装饰要求。故宫收藏的康熙珐琅彩中的粉红地开光牡丹碗和蓝地黄彩牡丹碗,画面规范整齐,色彩对比鲜明,带有古朴的铜胎画珐琅遗风,与故宫旧藏的铜胎珐琅器在施彩、绘制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早期珐琅彩胎质略厚、色调浓重,彩色至多四五种;细看彩面上有许多极细小的气泡,彩料也研磨得不够细润,以手抚之有凹凸不平的涩滞感。
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故宫藏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颠覆了以往写意式的青花等纹绘,就连见多识广的清朝皇帝在第 一眼见到它,也被深深的吸引,从此,珐琅彩就成了宫廷御用专 供瓷器。其诞生后的二百年内都是皇 家御用瓷器,用景德镇的半成品在北京二次烧造,民间几乎没有也不知道,至民国三年故宫第 一次展览后才被社会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