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千古词帝”,李煜的这首词,一共6句话,句句都是经典

“千古词帝”名号的由来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我们可以把他的生卒日都精确到天,是因为历史有记载,他的生死都在旧历七月初七,他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被史学界称为“南唐后主”,南唐在李煜手里灭亡。这不重要,重要的是:
他被文学界称为“千古词帝”,为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煜像)
李煜是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帝王的,本来他是李璟的第六子,依照常规,帝王的帽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该落到他头上的。甚至,他为了躲避帝王的帽子,他把精力全部投注到文艺方面,当然,这也是他为了向他的哥哥们证明,他志不在争夺至尊之位。他无可奈何地成为南唐最后一位君主。
天赋以外,精力在哪儿,成就就在哪儿。
他很快就成了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擅诗文的文艺人才,其中又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是一位“多栖艺人”。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文学价值最高,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可惜的是,当他把精力全部投向文艺时,帝王的帽子却落到了他的头上。随即,亡国帝王的屈辱也落到了他的身上,这很正常,因为他所有的努力,都不在这个方向上。
(《韩熙载夜宴图》中记载的南唐生活)
但这也很好,因为亡国之悲,他的词作在文士悲愁之外更多了一份家国之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李煜: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这评价很高,也就是说,“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李煜之后才真正成型,在他之前,不过是旧时伶人演乐助兴的“流行歌曲”歌词罢了。
词作水平高到巅峰,恰巧,他也是一位帝王,于是,李煜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词中皇帝,十足真金,货真价实!

句句经典,名副其实

李煜的词作,经典名句太多,大凡对宋词略有兴趣的朋友,似乎都可以随口说出李煜的词句,比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比如“拂了一身还满”,比如“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比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比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比如“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但要说一首词内,句句都是经典名句的,还是这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全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据说,这首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这时,他已经被囚将近3年,此时的李煜,高墙之内,只有悔恨与伤心,痛苦随着岁月不断叠加,他时时怀念故国,怀念旧人。全词一共6句话,上下片各自3句,但句句都是值得回味的经典名句。一句一句来读:
(帘外雨潺潺)
第一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阑珊,意思是衰落、凋零,将尽,这是个春末,春意将尽,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坐在室内的词人,百思无望,故土不再,故人难见,望着帘外潺潺滴落的雨滴,愁思难掩……
帘外雨潺潺,是一种视觉意象很强烈的画面:春暮时节,雨水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在帘外落下,乍暖还寒时节,最引人愁思。
(春意阑珊)
说它经典,是因为它意境伤感,用字精炼准确,意蕴深厚,还因为它开门见山,统领全篇,李煜常常这样开篇:比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又比如,“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再比如,“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当代有人拿《帘外雨潺潺》用作书名,看中的正是它意境幽美,内涵丰富,足以纳入深广的内容。
第二句:罗衾不耐五更寒
白描,不添加自己的情绪,但是情绪自在其中。直接说自己的状况:罗衾太薄,所以顶不住清晨的春寒,所以,他醒了。这一句看似简单,但北国的苦寒,生活状况的清苦,自己的辗转难眠,都在其中了。
(罗衾不耐五更寒)
五更梦回的苦痛,故国难回的哀伤,这寂寞零落的残春里,他更加感到凄苦伤怀。
果然,“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在梦里,我是快乐的,在梦里,我尽情欢乐,在梦里,故国尚在,在梦里,旧人在怀,在梦里,一切都是美妙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
但是梦醒了,因为春天的清晨太冷,自己的罗衾太薄。这一句依然是白描,但与前一句照应,美好的梦容易醒,快乐原来只在梦里,并不是我的。在梦里,他是华贵的君王,在华美的宫殿里欢娱,可是梦醒后,他是失去自由的囚徒,对比之下,痛苦加倍了。虚妄的梦境里有多欢乐,醒来的当下就有多痛苦。
(一晌贪欢)
第四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为什么独自莫凭栏呢?因为“无限江山”,凭栏是为了远望,远望自然能见无限江山,但此时的李煜,身在囚中,凭栏所见,也只能是深院高墙,旧伴不在身边,目光为高墙阻挡,原来的属于自己的“无限江山”,只不过是梦里的“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所以他劝自己,当然,也劝所有的失意之人,“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第五句: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商隐有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歹还会相见,而李煜的故国与故人,他的难见就是再也见不到,《颜氏家训·风操》里也说:“别易会难”,分别容易见时难。但这些典故,多是指与亲人爱人之间的分别,而李煜这里的分别和痛苦,最重要的是自己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分别与痛苦,是“无限江山”再也不见的家国之悲。
(别时容易见时难)
第六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花落水流红,是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叹息前后境遇差别之大。远去的,不只是春天,还有故国,还有旧人,流水落花的长叹,是李煜埋在心底最深沉的悲伤。
(流水落花春去也)
总共6句,句句经典,但李煜的高明,并不在于把6句经典毫不相干地垒在一起,而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上片说在落雨的春晨里,他被春寒冻醒,回想自己的美梦,更哀痛自己当下的悲惨。下片则转到对故国的怀恋,一个人不能凭栏,因为凭栏就会更加伤感,进而引起流水落花的深层伤痛。

纳经典于白描之中

全词的低沉悲怆基调,在6句经典的短句中渐次铺开,情绪层层叠加,伤痛点点累积,更重要的是,李煜全用白描手法,将深沉悲痛的哀伤,化入一片淡色调的素描之中,句句九转回肠,却没有一句浓墨重彩。词中的6句经典,句句淡入淡出,却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这是真正的纳经典于白描之中。
(天上人间)
高明的写作者,擅长以最简单的文字,书写最复杂的情感,推而广之,高明的艺术创作者,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莫不如此,所不同者,画家用最淡的色彩,书法家用基础的线条,音乐家用简单的旋律,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吧!当然,能达到这种境界,取决于李煜真的是词中天才,是真正的“千古词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