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纤夫的爱》以直白质朴的语言、高亢柔美的曲调赢得了无数歌迷的喜爱,尤其是女歌手那句“只盼日头它落西山沟,让你亲个够”更是极具浪漫情调,然而现实中的纤夫生活却是异常艰辛。长江三峡因多激流险滩行舟困难而孕育了纤夫这一职业,他们在岸边的乱石中一步一步地拖拽着船只逆流上行,不仅需要极强的体力消耗,而且还有很大的风险。随着葛洲坝与三峡大坝的兴建以及陆路交通的改善,拉纤也逐渐淡出了历史,但在湖北巴东县的神农溪,为了旅游需要仍保留下部分纤夫。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全长60公里,最终注入长江,它迂回盘桓在群山之中,要经过许多深不足尺的浅滩。拉货和载客的“豌豆角”上行时,全靠人力拖拉。“豌豆角”是当地特有的小船,用坚硬耐磨的花栎木制成,浮力大且吃水浅,因为形似豌豆得名。而拉纤无论是在工具上,还是在人员分工上都有许多讲究。纤绳长54米,取“无事”的谐音,由经久耐用的竹篾编织而成,其顶端是布兜以防勒伤肩膀。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叫“头纤”,负责选择路线以及喊号子,其他人鱼贯而行,他们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才能将力量传导到船头。纤夫干活时,两脚蹬在石缝中间以免打滑,身体整个前倾呈弓形,几乎贴到了地面,双手还需使劲抓牢大石头的棱角。纤夫本是个默默无闻的行当,却在本世纪初火了,起因源于一张照片。吴以红是巴东县当地的一名摄影爱好者,2008年的一天,他在神农溪边拍到了最原始的拉纤场景,镜头中纤夫们全都赤身裸体,他们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呈现出古铜色,突起的肌肉线条分明,几近匍匐的身子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最后的裸体纤夫》迅速走红,也让人们知道了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裸拉是因为衣服溅水后湿重不干,且混上沙粒极易磨伤皮肤,而现在的纤夫都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告别了粗犷的野性美。但他们的工作依然非常辛苦,不仅出大力流大汗,而且收入微薄,拉一趟活只能拿到几十块钱,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干,继续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全在四十岁开外,最大的已逾七十。纤绳不会像秋千那样荡悠悠,船头也不会有能亲个够的小妹妹,出苦力才是纤夫真正的写照,一丝不挂更是他们穷困生活的写真。当石头缝里刨食被娱乐化时,当衣不蔽体的无奈被猎奇时,审美似乎走进了畸形的怪圈。曾有人大委员提议恢复裸体拉纤表演,过去的疤痕竟然成了如今的看点,不知是有人脑子里进了水,还是社会得了病,世界需要解药,能让历史归于历史,让现实照进现实,而不是翻出估衣给模特穿上作秀。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