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度地带性学说的建立
纬度地带性,也被称作水平地带性或地带性,最初由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德国人洪堡提出,1893年,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总结了俄国的土壤地带分异,最终完成了纬度地带性学说。同时,道库恰耶夫还发展了垂直地带性学说。所谓垂直地带性,描述的是山地或高原地区,随高度的增加,景观结构也发生地带性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重现纬度地带序列。在山体底部地下水位适中的平原地,一般出现相应的水平地带景观结构,称为它的基带。基带以上,随辐射平衡的变化和水分的分异,则出现类似于从低纬景观向高纬景观过渡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虽然与纬度地带性有一定的对应性,但二者有显著差异。首先,山地的温度梯度约为—0.6℃/100m,这个值相当于纬度梯度的1000倍,因此每一地区的垂直地带性不可能有纬度地带性丰富。再者,每个山体或高原总是位于一定的纬度,所以它的基带不可能总是从纬度带的热带雨林景观开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山地的屏障作用,气流发生上升,在迎风坡的一定高度,降水达到最大;在背风坡与封闭盆地内,形成了干旱的环境,出现了不同于迎风坡的以干旱为特征的垂直地带分异。在有些山间盆地,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可能出现带谱倒置的现象。事实上每一纬度地带、每一大的地貌类型区内,都有自己特定的垂直地带类型即带谱,其特点是有一定的带数和特定的变化序列。
除了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外,人们还发现从沿海向内陆,地理景观特征呈带状分布。例如,阔叶林带等地带性植被群落,仅发生于湿润的大陆东岸,而在大陆腹地出现草原和荒漠景观。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中纬度地区,景观序列的更替表现出近于平行经线方向。这种现象称作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起因在于大气环流对水汽输送的沿程分异。在迎风海岸,离海越远,气流中水汽愈少,降水愈少,气候趋于干旱;在背风海岸,呈现相反序列。总之,景观呈现随经度的序列变化。美洲大陆西岸自然植被类型的变化,它显示出经度地带性规律。值得一提的是,经度地带性很不规则,受大地地貌结构(地文省)的影响很大,例如我国东北-西南向的地貌台阶与我国气候类型区关系很大,成为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地带,这种现象还带来了人文景观的分异,中国人口的重要分界线——胡焕庸线,基本上平行于地质地貌界线,这可解释作环境的极大差异,引起了该线两侧农业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进而引起人口和民族生活方式的分异。经度地带性这种因海陆分布及大气环流原因引起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并不平行于经度线的,因此有的学者主张称其为非地带性或干湿度地带性。为对称起见,称这种由于大气环流引起的、以水分分异为直接形式、并在世界上大多地区近平行于经线的分异为经度地带性。尽管它有时不是垂直经向的,如南亚季风引起的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