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炸裂的《无名之辈》为什么翻译成 a cool fish?
👆🏻好听的电影插曲 👆🏻
这段时间,一直有人向我安利《无名之辈》这部电影。昨天下午终于拔草了。
不知名导演、小成本制作、阵容不算特别强,我只认识陈建斌、章宇(就是《我不是药神》里的黄毛),还有一个喜剧演员潘斌龙。根据我的判断,这样的电影只有两种宿命:要么一上映就死掉;要么口碑炸裂、票房逆袭。
幸运的是,《无名之辈》属于后者。它在好莱坞大片《毒液》和《神奇动物2》的双重夹击下竟然杀出一条血路,从几千万的票房预期,到目前近7亿的成绩,而且随着口碑不断发酵,很可能冲进“10亿俱乐部”。
一部小成本国产片能有这样的成绩,一定因为故事很不错。说实话,“说故事”是国产片的一大软肋,在中国能把一个故事讲好的导演真是太少了。
《无名之辈》采用了一种“多线程”的叙事方式。剧中一共四条线,两条主线两条副线,彼此交叉讲述,但看着一点不烧脑。过程中笑中带泪,落脚点温暖治愈。具体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影院感受哈。
其实只要把逻辑理顺了,这种多叙事线的拍摄手法都比较出彩。无论是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Two Smoking Barrels),还是昆汀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还有国内近年来比较红的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都是这种类型电影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个英文老师,我出于职业敏感,比较关注这部电影的英文名:a cool fish。
很明显,这是意译。如果直译的话,《无名之辈》恐怕要翻成“nobody”,或者用个俚语“small potato”。
A cool fish 的字面意思是“一条冷酷的鱼”,但 fish 这个词在英文中经常表示“人”。比如 fish 在经典美剧《越狱》(Prison Break)里很高频,指“刚刚收监的新犯人”;还有,a big fish(一条大鱼)指“大人物、大亨”。
a cool fish 乍一看指“冷酷无情的家伙”: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开始都以一副冷酷无情的面目示人,但随着剧情推进,你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十分柔软。
一个杀人如麻的悍匪愿意照顾一个残疾女孩一辈子;一个视钱如命的坐台小姐愿意跟着痴痴守候、又穷又傻的小子回农村结婚。
人性本善,所以当我们我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会为之感动。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人能被完全定义为好人或者是坏人。不同的生活境遇把我们每一个人逼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人性中的美好始终都是这个世界的底色。
影片的英文名“a cool fish”很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社会“面冷心热”的真相,提醒着我们:在看待身边的人时,要多一分善意、少一分敌意。
影片最后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为什么有桥?
-因为路走到了尽头。
-但桥也是路,桥就是水上的路。
这让我想到了英文中的一句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Cross that bridge when you come to it.
船到桥头自然直。
本文送给所有努力着、拼搏着的“无名之辈”们!
推荐:《我不是药神》的英文名为什么叫 dying to survive?
上篇:“站”是 stand,“坐”是 sit,“蹲”是...?
想提高写作、翻译、语法能力的同学
点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