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王路易十四,战略上的失败荒废了法国强大的国力
在三十年战争中,双方打得真是艰苦万分,真的是比谁犯错误更多,比谁更能多坚持一口气,就这样, 波旁王朝的法国, 愣是耗赢了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联盟。
而太阳王路易十四,亲政初期,外交环境、本身国力、军队统帅方面,何等强大,后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开局的局面是何等有利,以这样的实力,居然没能让法国获得欧洲霸权,连天然疆界都没获得,只能说他的战略眼光确实太差了……
当时法国要实现夺取天然疆界的目标,主要对手是四个:西班牙,德意志皇帝,荷兰,英国。
注意,对手是德意志皇帝,绝不单单是奥地利,要夺取天然疆界,选帝侯在莱茵区的有四位,科隆大主教,美茵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莱茵普法尔茨。
当时西班牙已经衰弱,可以不足论,但是荷兰正值鼎盛,而且英国也不希望法国夺取尼德兰,当然当时英国国内问题干扰了英国的干涉能力。
要夺取西属尼德兰需要和荷兰英国死磕,要夺取莱茵疆界需要和德国皇帝死磕,历史上经过三十年战争德意志虽然成了碎片,但是到大同盟战争,德意志诸侯大会还是通过决议对法国作战的,因为法国要莱茵疆界对德意志诸侯们一样威胁巨大。
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欧洲五强,应该是西班牙、德意志皇帝、法国、瑞典、荷兰。其他英国丹麦波兰之类都是二流强国。
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法国和西班牙又死磕了十年,到比利牛斯条约停战,之后葡萄牙独立,西班牙彻底衰弱从一线大国地位掉了下来,而德意志皇帝虽然德意志权力大失,但是却巩固了对波西米亚的统治,只是受制于奥斯曼对匈牙利的威胁。
所以西班牙衰弱,德意志皇帝还没搞定奥斯曼的这个空窗期,确实是法国最好的机会。
对法国来说,最上策明显是首先打击英国,因为虽然当时荷兰比英国海上更强大,但是荷兰毕竟在陆地上,而英国在海上,但是当时英国查理二世复辟,如果和荷兰联合打击英国,反而可能促使查理二世彻底和议会妥协(例如取消其弟弟的继承权,直接让自己女儿即位),而且太阳王执政开始阶段法国舰队还不行呢,法国大舰队真正强盛要到对荷兰战争后期,而巅峰要到大联盟战争了。
所以就算法国想先打击英国,也是无能为力的。
对法国来说,当时最好的打击对象有两个,荷兰,当时商人党剥夺了贵族党奥兰治系的权力,陆军处于极度衰弱期,历史对荷之战,如果太阳王再果断一点,不是不可能拿下阿姆斯特丹,而解决荷兰的。但是打击完荷兰,就必须在奥兰治家族夺取英国王位后,全力干涉以打击英国,不然海上英国将一家独大。
德意志皇帝,当时正严重受制于奥斯曼,如果和奥斯曼联手,全力一击打垮了奥地利,瓜分之,则德意志帝国就彻底沦落为法国附庸,从而欧洲大陆无敌了。
所以,法国利用当时有利态势迫使哈布斯堡割地,是中策而非上策,因为就算哈布斯堡同意,只要打赢了奥斯曼,也得掉过头来对付法国,法国还是要面对大联盟战争。
即便把意大利给奥地利来弥补损失,也是不够的,因为西班牙王位绝嗣当时是迟早的事情,之前大家谋划的是瓜分西班牙,如果把意大利再给奥地利,那奥地利再次入主西班牙,加上意大利,再以夺回失地来团结德意志诸侯,局面对法国未必多有利。
反过来,如果法国趁哈布斯堡家族最虚弱(西班牙简直不能成军,奥地利受制于奥斯曼)的机会打垮奥地利,那德意志就不存在法国强敌,法兰西义勿旁贷地肩负起天主教世界对抗奥斯曼的重任,这就等于法国统治或者说保护了德意志(那样太阳王可以直接当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了),意大利又是一盘散沙,法国再入主西班牙,等于也接手了意大利(那不勒斯西西里和撒丁还有米兰都在意大利手里,萨伏伊在法国和西班牙包围之中)。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意大利合一,这就是统治欧洲的绝对霸主。然后联合瑞典波兰压制俄国,大破奥斯曼让波旁家族入主匈牙利,这局面比拿破仑皇帝都强啊……
总之,当时形势对太阳王实在是太有利了,只要打烂荷兰后,在奥地利和奥斯曼展开生死存亡的决战之际,要么尼德兰要么北意大利。无论哪个方向都能取得几乎决定性的突破,
结果呢,太阳王打荷兰没能一举搞定,然后不赶紧收手,莫名其妙打了七八年。然后奥地利最虚弱的时候,纹丝不动坐等奥地利失败,然后送了欧根亲王给奥地利……
要知道,1682年奥斯曼进军维也纳,1683年被波兰翼骑兵大破,战争一直持续到1687年才以奥地利全胜告终,太阳王到1688年才对大联盟开战,然后奥兰治家族趁机去接手英格兰……
大联盟之战法国好歹打了个不分胜败,然而法国也元气大伤,这种情况下,法国去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总而言之,太阳王最大的战略失败,就是搞不清楚真正主要敌人是谁,红衣主教黎塞留说得好,法国应永远以众击寡,而太阳王是一国战两洲,敌人越打越多,一个都没打死,连基本地盘都没能好好拿下,甚至连天然疆界都要到法国大革命才能夺取,萨伏伊和尼斯居然要拖到拿破仑三世上台后才真夺取,真是太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