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市场遇冷,竟让贾樟柯也为票房折腰!
今年秋天,为了新片《江湖儿女》票房,贾樟柯导演也真是拼了,除了知乎例行宣传外,去虎扑发帖、去b站采访,还和101少女杨超越开始“跨越年龄和时代”的对话。
而且,他还以大导身份专程参加第三期《我就是演员》,宣传影片,又将只有几分钟戏份客串的徐峥,放到影片三番主演的位置,海报上也给足了空间,要说这些不是为了牟取更多票房,谁信?
至于贾导的微博更不用说,近日里一天几条拼命宣传,最新微博,更把到农村去刷墙的宣传也拿出来,【看江湖儿女,养儿当首富,养女嫁首富】,而且每条微博必附带售票链接。
就不知道广大农民兄弟真看了他的电影,看到“首富”的影子都没有,自始至终就是个出租车司机,破旧棋牌室的小老板,会不会觉得是“虚假宣传”呢,一笑。
就连《江湖儿女》刚过1000万票房、2000万票房的海报,也打出了【《小武》20年,贾樟柯的一小步,中国电影一大步,我们买票支持他】这样的口号,个中意味,就差明着说:如果不买票去支持《江湖儿女》,就是不支持中国电影的进步了。简直哈哈哈哈——
由此看来,票房果然是一切华语电影的生命线,即使是一个拿过威尼斯金狮奖、戛纳金马车奖、几乎每部电影都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文艺片国际大导,如今也不得不为市场而折腰,孜孜以求票房。
此情此景,实在啼笑皆非,也不知道抽了多少“逼格控”文青影评人的脸。显而易见,他们那些一如既往的廉价追捧,各种别具匠心的解读寓意,对今天的贾导来说,怕是远不如多几百上千万票房来得实惠。
【对一部电影来说,对一个电影导演来说,票房不是万能的,没有票房是万万不能的。】
贾樟柯导演这几天的表现,只是又一次验证了这铁一般的事实。
当然,和那几位早已进入了创作生涯衰退期、再也去不了欧洲三大主竞赛,只能拍一些“既不艺术、也不商业”的赔钱商业大片,专门坑得投资人赔钱的第五代大导演们相比,
贾樟柯导演作为当今文艺片导演的代表人物,除了近乎硕果仅存地延续了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辉煌,而且在投资成本的控制上一直是让人赞叹的。
按他过往访谈的说法,从前那些小成本电影,只需要在外国刷奖刷名声、通过卖海外版权发行销售,根本不用走院线赚国内票房,也能轻松回收成本、部部盈利。所以虽然他此前的最高内陆票房记录,也只是2015年《山河故人》的3200万,却也一直没什么票房压力。
然而这部《江湖儿女》,万达、华谊、阿里、上影等国内电影巨头共同投资,仅仅徐峥宁浩的欢喜传媒一家就投了1260万,总成本高达8000万,投资成本之高也是贾樟柯生平之最。8000万投资一部文艺片,这是什么概念?已经接近一部中等投资商业电影了。
〈以今年一些电影公布的成本为例,《超时空同居》6500万,《后来的我们》1.4亿,《南极之恋》1亿,《幕后玩家》1.05亿,《英雄本色》1.37亿,而春节档那些大片,总成本全超过了5亿〉
因此,即使《江湖儿女》能如过往那般,凭着贾樟柯作品在国外的声誉,靠卖海外版权能回收相当一部分成本,在国内市场的票房压力确实不小,也难怪贾导演要一反艺术家的高冷常态,竭尽所能地大力宣传,只为多一些票房了。
而《江湖儿女》首日票房尚可,1300万位列单日票房第二,猫眼预测也从刚上映时的7300万调高到了8800万,而次日票房就已经被《碟中谍》和《反贪3》两部旧片反超,实时票房已经滑落到第五名了。票房形势严峻,即使贾导演已经尽可能赌上了身为艺术家的尊严和矜持,最后结局依旧不容乐观,以不足8000万收场。
虽然这部《江湖儿女》,已经是贾导演作品里最流畅、最具有故事性、对普通观众最友好的电影了,也算是讲述了一个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故事。甚至即使对他镶嵌其中的各种符号和喻意哪怕一无所知,也完全可以当一部普通剧情片来观看。摄影、分镜、配乐、道具等技术方面无一不贴切,堪称大师级,结构也算紧凑并不松散,然而,不得不说,这依旧是一部绝无可能获得高票房的影片:
因为实在太冷静、太克制了,太不煽情了,对普通观众而言,也太难以让他们共情了。贾导演可以在片外竭尽所能去宣发,追求更高票房,但对影片本身,他基于商业角度的妥协实在太过有限。
别说客串这部影片的徐峥等各位名导,连欣赏水平低如笔者这样的纯外行,观影时都一样很清楚,哪里着重激烈一点,哪里着重煽情一下,把影片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平衡一下,绝对能让这部影片被普通观众也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进而去向亲友和朋友圈自发宣传,
那么在这个口碑直接转化为票房的时代,和《亲爱的》《烈日灼心》这样的影片一样,取得艺术奖项和票房口碑的双丰收,捞个三五亿票房,对贾导来说,实在轻而易举。——可他偏偏不肯、不愿,恐怕甚至不屑。
同时还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就是贾导夫人赵涛女士,根本并不是贾导出于私心,非要一部接一部的捧她去冲奖,而是他这样的影片,所有人包括作为故事中心、人设最好、戏份最多的大女主“赵巧巧”,一样都是为影片本身服务的工具,根本就不适合任何演员藉此去争夺影帝影后的奖项。
《江湖儿女》中能够让赵涛充分发挥演技的片段(所谓的影后moment)不下十余处,却都在导演的极度克制下,轻轻带过了。连最后那个廖凡走掉后,本应该大特写赵涛反应的镜头,还特意用模糊的监视镜头。——牺牲了演员,成全了电影。
所以,除了赵涛女士是自家人好说话,其他声名显赫、演技精湛的女星,也未必肯接这种对竞争个人奖项极度不利的戏,甘心去做影片的螺丝钉。
难怪赵涛最具分量的影后奖杯〈意大利大卫奖影后,论国际影响力,略低于英国学院奖、法国凯撒奖和欧洲三大影后,绝对高于任何华语奖项〉,偏偏是拍其他导演的影片获得的。
当然,比起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用拍艺术片的思维去搞商业大片,沉迷于光影镜头,唯独不知道好好叙事的第五代大导演们,贾导这次还算是讲了一个让不同阅历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基本能看懂的逻辑完整的故事,大家也都各自能有不同的体验。最大的缺憾,也就是投资实在太高了,才让他的票房回本压力变得如此之大。看着他戏外为了票房这么拼,有点心酸。
在这个电影票房爆炸的年代,面对以二、三、四线“小镇青年”为主体撑起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有宁浩、徐峥、吴京等新一代电影人,拍出了汲取好莱坞商业电影先进精华、跟紧时代脉搏、为广大群众所喜欢的商业作品,屡屡创造票房奇迹。
也有功成名就却廉颇老矣的诸多大导名导,哪怕心急火燎要投身圈钱抢钱大潮,然而他们的创作根本不适应当下的市场局面,不合广大观众胃口,因此只能无可奈何眼看着时代大潮不断前行,声势磅礴奔向远方,将他们远远抛离。
同时,在智能手机大普及,人人可为自媒体,每个人都是影评人,亿万小镇青年才决定电影人饭碗、是电影人上帝的时代,少数文青影评人决定一部电影历史地位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
当然,另一方面,电影是商品也是艺术,对艺术的不懈探索和创新,同样也能反哺商业电影,使之不至于套路重复,停滞不前。这就是贾樟柯和他电影的存在价值。中国电影需要徐峥、也需要贾樟柯,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统一的。
这或许就是徐峥甘愿在贾樟柯这部电影里5分钟客串,去饰演一个完全可以用不知名演员替换的小卖部老板兼狂想家的原因。
只是对过往那些自以为掌握了电影评价话语权,一直轻视鄙视漠视票房价值的文青影评人,或许最痛苦最落寞的时代也莫过于此,
他们的那些引以为豪的阅片量、他们的那些辞藻堆砌隐喻解读,如今在我们大多数观众看来,早已成为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即使对贾樟柯导演这样还在执着拍文艺片、并被国际影坛肯定的导演来说,也同样快要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