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徐志摩挽联里的故事
徐志摩算是灵气逼人的诗人,一生的岁月都浸在诗里过,其浪漫的一生轻快如诗,他与三个女人的浪漫故事广为流传,35岁那一年,他本身是要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的,但他乘坐的飞机却在天上撞上了山头,从此成了“飞去的诗人”。
(徐志摩)
徐志摩是青年才俊,一生任性作为,比如跟元配登报离婚,比如娶好朋友的离婚妻子等,引起的争论很多,但毕竟才名早成,一死又如此离奇,于是,亲人、朋友齐集上海静安堂对徐志摩进行追思,追思的对联十分值得一读,今天说说这个。
先说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本是银行家,但古文功底深厚,他的挽联是:
上联:考史诗所载,沉湘捉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定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
下联: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忍使凄凉老父,重赋招魂。
中年丧妻的徐申如,又逢丧子,双重招魂曲,凄凉老境跃然纸上,心绪悲绝。其中的沉湘捉月,分别指古时的屈原、李白的横死故事,自家的儿子与这二人都是诗人,虽然死法不一,但情致一也。儿子邂逅惨劫的悲伤之情,白发人送黑发人无奈悲惨,尽然展现在一副对联之中!此联上联用典,屈原“沉湘”,李白“捉月”,下联直叙家事,更加细致地痛陈悲情。
(蔡元培)
学界典范蔡元培的挽联更妙:
上联:谈诗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参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下联: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你的一举一动都是诗,将来走到哪里也自然都是乐土,怎么样都会死,也不用担心坐飞就一定会死。徐志摩写过一首情诗就叫《偶然》,全诗是: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而蔡元培先生在联中,专门提到“偶然”,我以为这是只有知音才能写得出的挽联。
徐志摩曾笑谈过自己会坐飞机死掉,并且跟刘半农开玩笑说,如果我飞死,你当写挽联给我,没想到的是,竟一语成谶,刘半农当然也应诺写了挽联:
上联:一夕清谈成永诀。
下联:万山云雾葬诗魂。
中规中矩,当得起朋友应诺而写的挽联的份量。
徐志摩元配张幼仪,秀外慧中,贤淑稳重,二人的婚姻本是包办婚姻,徐、张二人并无爱情基础,但张相夫教子,恪尽妇道。后来在徐的强烈主张下,二人离婚,张并不离开徐家,极为忠贞,徐家也只认张为儿媳;徐志摩后来的夫人陆小曼也是妙人,新文化的倡导者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而徐志摩的好友,同为新月派诗人的郁达夫则说,“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大画家刘海粟则称其为,“一代才女,旷世佳人”,这当然都是陆小曼的注脚,而陆小曼在徐去世后,29岁的她素服终身,闭门不出,终身不嫁。
徐志摩去世之后,两人都以“未亡人”的身份在徐的灵前答谢亲友,这自然又生一份独特的哀婉之情。杨杏佛于是即景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红妆齐下泪,青鬓早成名,最怜落拓奇才,遗爱新诗双不朽。
下联:小别竟千秋,高谈犹昨日,凭吊飘零词客,天荒地老独飞还。
“齐下泪”的红妆自然指两位“未亡人”,青鬓指徐成名之早,但不管如何,都只能“天荒地老独飞还”了,也算不错,才情合一。
(张幼仪与徐志摩)
两位“未亡人”的挽联自然值得一提,先看元配的,张幼仪的挽联:
上联: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悲失路。
下联:一朝惊鹤死,我怜弱息去招魂。
虽已不是爱人,但毕竟有亲情在,这种悲痛,自也不是一副对联能表达,但这副对联传统,正当,悲痛,合宜都好,用当下最适合的话叫:很张幼仪。
(陆小曼)
陆小曼是妻子,而且徐的飞机去世多少跟她的大手大脚花费有点关系,因此,她的对联写什么,让人有点悬念,来看:
上联是: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下联是: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只有五年的夫妻生活,叹息共处太短,为什么不能跟你一起去死,是因为母老,是因为你的文集还没有编成。其后的陆小曼一改前半生性情,终生以编辑《徐志摩全集》为己任,苦苦奋斗了20年,陆小曼去世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且无儿无女,可谓晚景凄凉。
(郁达夫)
更有才情的挽联是那个风流才子郁达夫写的,他一口气写了两联,但我以为第二副更好些,
上联: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下联: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徐志摩生前与与郁达夫创办新月书店,1928年《新月》月刊创刊,徐任主编,随后新月书店出版《志摩的诗》和《猛虎集》两部诗集,对联中的“两卷新诗”即指这两部。郁达夫与徐志摩有20年以上的交情,唐代诗人张祜在一首诗中曾写道:“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郁达夫完全借用,表达了自己的悲哀之情,后面的“九点齐烟”语出唐代诗人李贺《梦天》诗,里边最后一句是“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古齐州即今济南,这里意指志摩遇难之处。
(林徽因)
倒是没有考量过林徽因是不是写了挽联给徐,但1935年徐志摩的忌日,林徽因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以表达她的悼念之情:“这是什么人生?什么风涛?什么道路?志摩,你这最后的解脱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聪明,我该当羡慕你才是。”她写这些时,家里一直挂着丈夫梁思成从徐志摩飞机失事现场捡回的一片飞机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