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都在抢的美女,这个美女却一脚两条船,通吃

哲学是有市场的,我国的两大哲学体系为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这两家一起构建了我国文化的基础,两千多年来,它们各不相让,都想一统我国哲学主流,但是一直没有各自攻破,发展至今倒变成了儒、道相融合,碰撞出了灿烂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它强调的是社会责任;而道家学说讲究的是道,什么叫道?也就是说方法,人类生存的方法,而它的最核心方法就是“自然”,顺其自然,才是最佳的道。

区分开这两种哲学思想核心后,我们来说说它们是如何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打架的。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句话主要在于“方”字,方是指社会,也就是说,儒家学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社会之中,关注人;而道家思想则主要把精力放在社会之外,关注大自然。

在公元三四世纪,道家曾占上风,在那个时候,道家学说一度盛行,但是儒家影响也很大,越往后,越是凸显儒家的实力,毕竟儒家注重社会(游方之内),所以社会、家庭普遍也都讲究仁义礼仪。而我国的社会基本上是在“家族”体系发展而成的,家族体系里有长辈、晚辈之分,所以在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等级”之分,包括君臣之间的等级,所以儒家学说逐渐占据了上风。(对于家族体系和城邦体系的社会特点,后面我再来分析一篇,这两个社会特点,直接决定了东西方社会体系的不同。)

我们归回主体,这种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的哲学思想斗争(当然,所说的斗争并非人群斗争,而是思想在社会地位上的变化),一直发展至今,这两种哲学思想相融合,成为了我国独特的社会哲学体系。

说个题外话,其实,中国的这两种社会哲学的“斗争”,跟西方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斗争”有点相似。

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在竞争的过程中,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可以这么说,这样东西充当了它们的小三,而且这个小三一脚踩两条船,通吃,它就是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儒家学说是这么利用中国艺术和诗歌的,它先把思想传递给了人们,然后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参照儒家学说来进行艺术创作,早的不说,我们说《红楼梦》就可以知道了,很多桥段都是在运用儒家学说的思想来进行批判,长辈、礼仪,完完全全遵从儒家学说。

晚辈如何孝敬长辈,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无形中充当了儒家学说的女友,并为它卖命。

而道家思想也是如此,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理想化,所以很多中国艺术家深受启示,比如美术类,很多国画大师都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以此表达“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山水、花卉、树木、竹林,山水等,无不在运用了道家思想。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国画,在山脚下,或者在河边,有一个人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的美,以此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其实,美术大师,无形中充当了道家思想传播的小三。

还有诗歌上,也有很多体现道家思想的,比如陶渊明写的一首诗,诗是这样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是彻头彻尾的道家小女友,他的诗歌都在围绕大自然,以表达内心对大自然的向往。其实,这就是道家的精髓。

可以说,两千多年来,儒家和道家都在争抢中国艺术创作者,以此成为他们的女友。

但是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儒家和道家虽然在哲学思想上相互抢地盘,但是也出现了不少彼此相互欣赏的局面。比如,公元三四世纪有些道家人试图让道家更加接近儒家,而到了十一二世纪也有一些儒家人试图让儒家更加接近道家。

后来,由于两家融合过于紧密,也出现了不少新道家、新儒学,也正是这些相互欣赏的思想运动,使得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也就是说,既有社会的,也有大自然的。一直发展至今,中国哲学在人与社会的哲学关系上,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

人们人与人有其相处之道,人与大自然也有其相处之道,形成了一个几千年不灭的文明发展奥秘。起码,比只在乎真理的希腊文明(普遍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前身)发展更有韧性,希腊文明灭亡后,中华文明仍然屹立不倒,我想也是因为儒家和道家在发展史上,找到了一条相互共存、促进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