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前走笔显城、柏寝台
芒种将至,田野里的小麦也到了快速成熟期。在太阳火热的照射下和西南风热辣辣地吹动下,麦穗像海洋里飘动着金灿灿的层层波浪,飘来阵阵麦香和丰收的希望。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应广饶县文友孙洪升老师之邀,我与原庞家镇文化站长祁海民老兄一起到广饶进行了回访。
6月2日早晨7点,我们从汉孝子董永的故里陈户镇自驾车出发,历时一个小时,便来到了相约地—东营市广饶县花官镇政府驻地,前来接迎的孙洪升老师早已在路边等候多时了。为节约时间多看几个景点,孙老师上车后,直接带我们去了草桥、显城、柏寝台、寨村等古文化遗址。
朝宗桥与草桥古槐
我们驱车首先来到朝宗桥(也就是草桥),朝宗桥位于广饶县花官镇草桥村,横跨小清河故道之上,为三孔砖桥。始建于春秋时期,历史上多次翻建,现桥翻建于民国末期。原筑基长约 43.3米,宽约5.3米。现桥长17.1米,宽6.5米。朝宗桥为文人墨客及当地百姓游览赏月之处,当时的“朝宗月色”被擢入“乐安八景”之列。紧挨着古桥在东边新建有一座新桥,供人们及车辆南北来往。
朝宗桥
据孙洪升介绍:“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姓自直隶枣强县迁此与戴姓结为异姓兄弟共同立村。在村内小清河上置草木搭一木桥,遂起村名‘草桥’。”翻修成砖桥后,改名为朝宗桥。草桥镇明清时期为乐安县(今广饶县)名镇,通往京城的官道从镇内穿过,镇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为水陆交汇处(亦称码头)。小清河故道,为鲁北从沿海直通济南的漕运内河,担负着运送鱼盐和粮食的漕运重任。遥想当年,朝宗桥侧舟楫林立,漕船来往,一派繁忙景象。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新小清河修成,古济水漕运史终于划上圆满句号,朝宗桥所处这水旱码头舟楫之利从此便冷落下来。
朝宗桥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37年该桥被洪水冲垮,1944年桥曾拆毁。1946年,人民政府协助当地百姓按原形制重修,岳六村王怀珍先生书写“公共建筑”、“恢复交通”,刻石立于桥东、桥西两侧桥孔之上。现桥东上的“公共建筑”已不是原先的了。
2015年春季,广饶县、花官镇两级人民政府出资修护了朝宗桥,并竖起保护标志石碑。
草桥古槐
朝宗桥北侧有一株元代古槐,距今已700余年。树干有几抱粗,树皮犹如龟蛇鳞片,树干里面几乎全是空洞,可仍然是枝繁叶茂,丝毫不影响它的华茂之势。在草桥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先有七棵槐,后有草桥街。”这株古槐便是七棵中幸存的一棵。相传,古乐安城中有位经商的中年人买卖越做越大,一直做到了北京城。来到北京以后,虽然有吃有穿,财源茂盛,但是举目无亲,油然产生思乡之情。
有一天,他来到香坊胡同,摆开货摊不多时,一个老汉来到他跟前。那老汉的胡子赛银条,硬朗朗的身板,穿一身灰绿长袍,来到货摊面前他不急着买东西,而是对商人左瞅右看,随后高兴地说:“这不是乐安老乡吗?”商人一惊,自从来到北京,还没有一个认识我的呢。就说:“你咋知道我是乐安人呢?”“你姓杨,我姓槐,同是一块土上指树为姓的人。”“哎呀,在这里碰到个老乡可真不易哩!”“可不,乐安居济水之阳,人杰地灵。说起青州府乐安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就是闯北京的人太少!”一说起古乐安,老汉滔滔不绝,上至几千年,下至几百载说个没完,说得有根有据,丝毫不差。商人说:“老乡亲,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呢?”老汉说:“我就住在辘轳把胡同,离你家不远呢。”商人一听,光知道高兴了,连货摊也顾不上管,就一个劲啦家乡话。临了,老汉说:“你若回家乡时帮我照看照看家里,顺便捎这几个元宝回去,过三年我就回家了。”老汉要走,商人执意送给老汉些值钱的东西,可他啥也不要,最后争来让去,临走商人硬塞给老汉一条皮腰带。
几个月后,商人回到古乐安城老家。他没有忘记老汉的嘱托,来到辘轳把胡同大巷子,但怎么找也找不到槐老汉的家,看他尽在这里转悠,乡亲们就凑过来问他话。他如此这般一说,大伙一个劲地摇头,说:“这一块一色儿的杨姓,哪来姓槐的呢?”可商人硬说是有,说得有枝有叶,最后指着一棵千年古槐要发誓的样子,他这一指,惊醒了一个乡亲:“对了,这千年古槐不就是那槐老汉嘛!”一经提醒,人们如梦方醒:对呀,这棵老槐树有几千年了,这两年枝干叶枯,敢情它是进了北京城了?商人又想起捎回的那几个银元宝,人们不是传说神灵用的钱放到水里不沉底吗?快放水里试试,他来到济水河一试,果然!一块块偌大的元宝浮在水面上就是不下沉。这一来,人们更信了,一齐说:“咱这里的老槐爷也进北京城了。”
商人便把那几块元宝埋在树下,才了却一桩心愿。也不知是树下埋了元宝的缘故还是怎么的,第三年,千年古槐又枝繁叶茂。某天早上,大伙看见商人送的那条皮腰带就搭在老槐树上,人们见了都说:“槐爷又回老家来了。”
年代久远的元代古槐就一直长在这里。有时几年不旺,乐安人就说:“老槐爷又进北京了。”可过不了几年,它长势又会旺盛起来。如果你到草桥,没看古槐,算你没到过草桥。
显城
接着我们来到了坐落在草桥村西北隅的乐安古城遗址(也称显城),在一段残存的护城河旁,立着一块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6月23日公布的“乐安故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牌。背面书有简介称:乐安故城位于花官镇草桥村及周围,为东周时期的古城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该遗址东西约400米、南北约380米,总面积约152000平方米的区域为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向外延伸50米为一般保护区字样。整个古城遗址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麦田,西面和南面围着树林。草桥村百姓称此地为“城壕”、“梯子地"。传说,古城曾多次“显城”并留下了众多神秘的传说。
乐安故城遗址
据孙洪升的《春耕集》记载,民国五年(1916年)春天的一个雾蒙蒙的早晨,草桥北村一杨姓老汉沿街拾粪,当行至村西北角时,见晨雾中影影绰绰露出一座古城,城墙黑黝黝的,城垛口依稀可辨,城内房屋古色古香,青砖碧瓦,飞檐翘角。老汉非常纳闷:“我生长在这里四十多年,咋没见这里有座古城呢?莫不是我遇上了仙景?”说着便朝城门方向走去,只见城门朝南,紧闭,门旁两只石狮张着口,威风凛凛,城门前是条小河。他绕城转了一周,隐约能看到高出城墙的树梢。老汉心里嘀咕:不行,我得先回村里,招呼乡亲们见见仙景。等他来到村西时,见许多人在看“仙景”,大伙唧唧喳喳,边比划边谈论。挑水的小伙子放下担杖也挤进人群眺望“显城”仙景。约摸个把时辰,古城慢慢隐去,晨雾逐渐消散,一切都如从前那样平静。那年,拾粪的杨老汉喜得贵子,就跟媳妇商量:“咱四十多得儿子,又碰上仙人‘显城’,这孩子必定有福,就叫他‘显城’吧!”据村里人讲,杨显城老汉卒于1986年,终年70岁。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此处又显一次城,持续时间较长,村民再一次目睹了“海市蜃楼”现象。
据介绍,1991年1月份,来自全国的著名考古专家实地勘察、发掘考证,并对照史书、地志记载与舆图标示,认为史书记载与考证结果相符,确认该城址为齐国乐安故城遗址。1991年5、6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北京文物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以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诸多专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考古钻探与发掘,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看。草桥村西古城址就是已湮淤千年的历史名城——齐国乐安故城所在地。
柏寝台
随后,在孙洪升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官乡桓台村南,西距乐安故城4公里的柏寝台。在台下停车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高大的土台子,为保护这个土台,台子的西面和南面都进行了衬砌,中间都留有台阶,方便人们上下台,这就是柏寝台了,我们顺台阶而上爬到台上,台上长了许多红柳,看到台北、台西的房屋顶都不如柏寝台高。
柏寝台遗址
据孙洪升介绍,这个柏寝台是齐桓公筑造的,距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齐桓公驱赶黎民百姓车载舟运,从距此地80华里之遥的齐都临淄运来的“竖土”堆筑而成。当时,丞相晏婴进言暂停筑台,先赈灾黎民,齐桓公不语。丞相晏婴只好采取减慢筑台进度,广招难民运土管饭以工代赈的办法。筑台历时3年,救助灾民。柏寝台座西偏南朝东原称路寝,是齐侯的行宫。也是齐桓公的避暑之地,并在此会盟诸候,以昭天下。此台平面近似方形,据1995年4月,广饶县博物馆对柏寝台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古钻探和局部发掘,发现台基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2.7万平方米。此台自下而上均为夯筑,每层夯土厚约16厘米,东部较矮处有48层,约8米。夯层均匀,夯面平整,夯窝呈馒头形。从台周围的断面观察,台南面、西面有较大面积的修筑痕迹,夯层中有较多龙山、商周和汉代的陶片,据此可以判断,周围可能有龙山文化遗址或商周文化遗址。
柏寝台阶道
相传柏寝台最初高3丈,方圆10大亩(今40亩),台的东侧修有宽约丈余的台道,安有两扇铁台门,台顶四周筑有墙垛口,其上有寝宫、庙宇。青砖绿瓦,画栋雕梁。台四周松柏苍翠,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游览圣地。2600多年来,柏寝台历经风侵雨蚀,烽火狼烟,然遗迹犹存。现台高约6米,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92万平方米,1985年被东营市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寝台的红柳
从柏寝台东的古台道走下,看到了两旁的台土层,应为上三打二的方式夯实的。我们一行走到台南面准备留影,正愁怎么照合影时,站在大门口前的那个白发老大娘突然说:那个大个子的站到台子那边才显得小个的大来。孙洪升说:“哎、没想到大娘你还懂得照像来,帮帮忙给我们照个合影吧!”老大娘说:“好啊,我早就跟俺闺女学会了,用智能手机都是闺女教的,好了照了两张,你看行吗?”孙老师接手机一看,好、大娘照得还很好来。
农耕民俗博物馆
谢过大娘后,我们驱车急忙往坐落在广饶县乐安街道石村小清河北岸的农耕民俗博物馆赶,刚到门前,主人张金科就热情的上前与大家握手相迎。
进了院子张金科请我们喝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急不可待地走进了展厅。在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提水的辘轳、织布的纺车、耕地的木犁等800多件农耕民俗物品。叫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民俗博物馆的创办者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孙洪升介绍说:张金科从年轻时就喜欢收藏,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营农作物种子生意,并挖到了农业经营的第一桶金。张金科说:“那时候,经常跟农户们打交道,到谁家看到有这种被淘汰不用的老物件,就跟人家淘换,要不就拿种子钱跟人家兑换,这么多年下来,就积攒了很多。”
慢慢地,随着接触的民俗物品越来越多,他意识到应该让这些老物件发挥更大的价值,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从2013年就开始筹备展馆,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投资300万元,把院子进行了精心地装修、整理和布局,民俗馆终于落成。
目前,张金科自建的民俗馆是东营市首家以展示农耕文化为重要内容的农耕民俗文化记忆馆,自开馆以来,已经有近万人参观。他说,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中华文化的根。一件件已经被淘汰的旧时农具既承载着记忆,也记录着农耕生活的变迁。
寨村古楼—泉顺院
中午十时,我们一行来到了寨村,正赶上寨村大集,开车过不去,只好把车停放在了集口上,步行去寨村古楼—泉顺院。
村寨古楼保护碑
在集上刚走了几步就碰上了孙洪升的老友,该村村民李连清,交谈中得知,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并创办了寨村“诗书会”。 寨村位于广饶县城西北7.5公里处,东临榆林、甄庙村。在当地素有“北有高劳商,南有榆林寨”美称。意谓:明清至民国时期乐安县经济富庶村庄北有高家、劳家和东、西商家(今属东营区辖),南有榆林和寨村。据李连清介绍说:寨村之名源于村庄坐落在古兵寨遗址之上。寨村民国时期由寨里庄、小李家庄和牟家庄子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村民1790多口人,有李、牟、范、王、张、宋、杨、孟八姓。明清两朝至民国寨村富甲一方,当时全庄有油坊、酒坊等16家之多,有源顺、泉顺、大顺、东和顺、和顺、万顺、同成、元成、三成、同聚、同兴、忠信堂、务本堂、存诚堂、永盛堂等堂号十多家。泉顺大院现在存有门楼、房屋、西楼等清朝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村古楼
在李连清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寨村西南角、前大街南侧的泉顺大院。看到一座古楼全貌完好。泉顺街门楼为二层楼,青砖灰瓦,应为当时护院防盗所建,宏伟壮观,气势不减当年。据李连清介绍,该院建于清代,为“泉顺堂”酒坊住宅,进了门楼又分东、西两院。东院落现有朝西门楼一座,青砖灰瓦北房六间(现为李姓某村民生资门市部)。西院内有二层楼一栋(三间)和北房6间。青砖青瓦建筑,原系泉顺的3间酒坊柜屋,属于钱财重地,楼内有木质楼梯,设在房间的西南角。相传,大约在1840年左右,村里一位叫李洛书的财主开始建造这座家院。因为字号“泉顺”,故称泉顺院。鼎盛时,泉顺院东西长51.3米,南北约26.9米,总面积达1382平方米,分为东院、西院、街门三部分。其中,东院为正方形,每侧长26米左右。西院内有一座两层楼房,青砖青瓦建筑,高约9米,长12米,宽5米。
民俗物件
泉顺院在上世纪60—70年代曾作粮所,1980年后相继作过信用社、石村镇政府寨村片驻地。经过100多年的风侵雨蚀,烽火狼烟,泉顺院破损严重。2014年7月,广饶县政府筹集资金对泉顺院街门楼进行了修缮。2015年6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广饶之行,虽然时间紧,但收获是巨大的,了解到了广饶丰厚的古文化底韵,就像刚要收割的小麦一样,沉甸甸的。
作者:周武山,山东博兴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散文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写作三十余年,文字见诸于《作家报》《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报刊和平台,并有多篇文学作品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