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122】对医者唇腭裂手术水平的认识

今天讨论这个话题完全是源自患者咨询中遇到的问题。患儿家长或患者普遍会寻求手术效果好的医者,医者努力使每一个患儿的手术效果达到满意,大家看似目标一致,但结果却不一定能让双方均获满意,这二者间存在的不协调性就是我今天要讲解的主题。

医者的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持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因为医者对手术操作和效果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就如同盲人摸象,只有摸的次数多了,医者才能逐渐熟悉和掌握手术效果的变化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医者掌握得快,有些掌握得慢,有些医者对某一方面的技巧掌握的熟练,有些对某种手术更有心得,所以医者之间技术存在差别或各有所长是完全正常的。

医术无止境,唇腭裂手术效果甚至无绝对标准,这完全要看评判者的角度,当然这不包括公认的违规违章等内容。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医者的技术水平在一段时间之内是相对稳定的,因为,一个技术的掌握需要积攒一定病例量之后,才能总结利弊,才能进行改进。

医者的技术相对稳定,就意味着医者对每一例畸形相同的患儿都会采用相同的方法与操作技术,或者根据患儿的畸形特点,作出大同小异的调整,至于有偏见认为是医者故意不给患儿做好手术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至此,家长朋友应该明白,医者的技术水平确实存在阶段性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越变越好,医者间的技术特点存在差异的现象是医学界的普遍现象,全世界皆如此。

对于同一医者的手术效果的差异,有些患儿家长满意,有些不满意,那大多是因为患儿的个体差异或畸形特点所致。

因为通常有经验的医者的技术水平或特点不会忽高忽低的表现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换句话说,医者的技术水平是公开稳定的,而患者和患儿的体质诸如对手术操作的反应,伤口愈合的能力和修复组织的多少等等,有差异且隐匿性的,这种生物学潜在的影响作用,目前尚无医学方法或专家能够避免。

现实中确实可能存在某个患儿的体质更适合某个医者的技术特点,但这很难让医患双方在术前相互知晓,所以,国家卫生部门对医疗单位要求的常规做法是,术前需告知患儿家长或患者可能发生的最差结果,只有当患儿家长具备了这种心理准备(术前签字认可),医疗单位和医者方可为其手术。

所以,在世界医疗行业范围内,对医者水平的评价,均是因人而异,包括同行评价和患者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从来都是患者自愿看医就医,自愿选择医者就医,而不是规定患者的看病治病行为,主动权必须永远掌握在患者手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