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太极拳浑身是手”
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都听说过“太极拳浑身是手”这句话。有人从理论上信,但没见过,心里还是半信半疑;有人根本不信。我自己几十年前,就在书本上看到这句话,也听人讲过,但当时没有听老师细讲过。我功夫没练到,做不出来,也就不能跟人讲,当然也不敢讲。直到跟恩师王培生先生学拳十年之后,在2000年的一天,跟同门交流切磋时,偶然间,我把一个二百多斤的大汉轻轻地弹了出去。不是用手打他,而是他来打我,我没防备,紧急之中,身子一动,就一下子把他发出去两米多远,我们两人都吃了一惊。他说:“你怎么有这么大的功力呀?”我说:“我没想要打你呀,就那么一动,你推到我时,我没来得及出手,身子一松力,看你一眼,你自己跳出去了。”那真叫做“拳打两不知”,他不知怎么挨的打,我也不知怎么打的他。从那天起,我才真正相信了“太极拳浑身是手”这句话。因为我终于做得出不用手,身体的各部都能发人。从那时起,我懂了王老师说的练太极拳就六个字“松力、沉气、用意”的道理。王师讲,太极拳技击基本劲法有“松沉劲、粘黏劲、整劲”。站住中定(稳劲),保持自己的重心,破坏对方的重心,要站得稳。第一就是保持好松沉劲,要懂劲,能听劲,一接手就侦查判断出对方来力的方向、大小、方式,知道怎么化掉对方的来力。拿得起,管得住,这要靠粘黏劲。王师讲,没有粘黏劲就不是太极拳。要做到“发得出”,必须全身是个整劲,在外形上是“手、眼、身法、步”“步、眼、手、身合”,是全身各部器官的综合运动。在内是神、意、气、力、功的结合,圆满一致,同时到达。手、眼、身、步同时到达,合为一处,就是功夫。合得越快越准,劲就越整,发出人就越脆。拿发的过程是一个太极圈,“手、眼、身法、步”是拿的半圈,“步、眼、手、身合”是发的半圈。发的时候是曲中求直,专注一方,走直线,不走弧线。功夫越深,动作的圈就越小,速度就越快,弹抖劲就越强,发人就越脆;眼神向前放得越远,劲就越长,发人出去就越远。拳谱上说“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跡跡化为乌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到了高层次之后,身体画的圈都看不出来了,而“浑然无跡”。从基本功上讲有几条注意:身法散乱者不能发人,周身不成一家者不能发出人去,精神不团聚者不能发出人去。
从我练太极拳的经历看,前人说的“太极十年不出门”一点都不错。我1964年学24式简化太极拳,后来又学杨式太极拳88式、45式……,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我开始正式学传统武术,学过杨式太极拳大架,陈式太极拳一、二路,李式太极拳春、夏、秋、冬四趟,吴式太极拳83式,还学过少林拳、查拳、大悲拳等等,到我太极功夫上身,经过了36年。由太极拳技击实战家王培生老师亲传技艺,也过了10年之久。功夫没上身,要出去见世面,只有挨打的份,所以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啊。旧时代对技术保守,武术家、太极拳师是凭功夫安身立命,那是饭碗,那点绝密的技术不能轻易传人,所以十年八年靠你自己去练去悟,功夫很难上身。实际上若学生肯下功夫学,老师不保守,用不了十年就能出真功夫。李谱说:“一曰心静……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这是有先例的。如吴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王茂斋先生的弟子赵铁庵(1881年,又名崇佑、启庭),一点基础都没有,30多岁,一身松囊肉的账房先生,练3年之后,把练八卦掌的修丕勋、馒头郭(当时与杨禹廷一起学八卦掌)都发出去两米之外,使人佩服。后来赵铁庵成为王茂斋、吴鉴泉两位宗师的顶门弟子。有了这回事,杨禹廷才决定拜王茂斋为师学太极拳,后来他也成了第三代宗师。
现在我认为,太极功夫上身,做到“太极拳浑身是手”,用不了几年时间,你真下功夫学,老师用心来教,一定能出太极拳技击高手。
以我与弟子宋国超的演示为例,解析一下“太极拳浑身是手”。小宋不满30岁,身高180多厘米,体重100多公斤。他用拳打到我身上。我不用手,用身躯毫不费力轻轻地把他发出去两三米远。
我把动作详细分析:他拳打我胸,我用胸部皮肉沾着他拳,一松沉就把他引动,拿起。他真用力,重心就会前移,后脚就被拔了根。我的劲接上他的劲,我们两个成一体,我往前一送,就把他弹出去。这里有几点要注意:1. 接对方的劲要掌握火候,不能早了,也不能晚了,晚了就被他击中打倒了;早了,他不出真劲,我引不动他,拿不起来他,拔不了他的根,就控制不了他,当然就发不出去他了。2. 一定要接上他的劲,引动他,再把他发出去,拳谱上说:“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又说“引进落空合即出”。接上对方的劲,两人才能真的合在一起。这是说发人时的火候,两人必须要合上,合上马上就发,把对方打出去,拳谱讲“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3. 正确的理解“引进”关系。初学者对“引进落空”的“引进”不能全面正确理解,他们往往以为引是一个持续动作,一次要把对方引到不能动了,再进攻对方。实际上交手时,你引对方,人家不跟你走,利用你的引,马上跟进,一下子借了你的力,把你打倒。在“引”和“进”的关系上,《陈氏太极拳谱》讲得最清楚,应是“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操作起来是“一引即进,转进如风”,必须由引忽然地就转为进,引动一下马上就进击,才能攻敌奏效。王培生先师讲推手时,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不是引完了再进,而是边引边进,不停地引进,引一下就进。把对方引一下,不能让他出来的劲再缩回去。引他一下,跟对方的劲接上,就打回去。这是把对方发出去的最关键的时机,是发人时最神奇的地方。4. 把对方的手变成自己的手,用对方的手打他自己,等于我身上又长出一只手,对方打哪儿,哪儿就长出一只手,我就成了“浑身都是手”。对方的手落到我身上,我把这手沾着了,不让他用,对方的胳膊就成了传力杆,我一进,我发出的力就通过这只胳膊传到对方身上了,就等于我又长了一只手打了对方。5、“太极浑身是手”在推手技击中,还表现出翻板、转轮子等技巧。王培生先师在推手时“全身无处不太极”,“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对方不论打到哪儿,都能让他飞出去。另外,他运用翻板功夫真是登峰造极,只要你按到他身上,马上让你如踏到翻版上,翻个跟斗,落空之妙如有鬼神相助。大家评价王培生先师推手发人的奇招妙手层出不穷,不动则已,动则险象环生。他浑身是手,无处不太极,周身上下无处不是轴,无处不是弹簧,无处不是翻板,扶之则倾,按之则翻,触之则发。王老一生与人交手无数,出手一片神行,纯任自然。王老在晚年将推手技艺之奥秘传与我等,他特别强调的是松静和善意。他说:“技击之道,与人搭手先求己之松静匀衡,以心意注入彼身,若母扰子,意如慈悲爱怜,出手似为客掸尘拂土;彼跌出,吾需存捧扶之意。发人于丈外,常怀惭愧之心,似若顽童毁物于不经意之间。”我把这段话抄了下来,大家要仔细玩味,深悟其中门道。想一想我们推手技击功夫为什么长进慢,检查一下,我们与人推手时,把人发出去了,是一种什么心情,是得意洋洋,还是心怀愧疚?跟老师的话对照一下,就找出了进步慢的原因。
怎么练出“太极浑身是手”来,老前辈在拳谱中讲得十分清楚。1. “全用意,不用劲”王培生先生说,“练太极拳要敢于不用力,要学会舍己从人”。怎样才能听劲、懂劲,舍己从人?搭手交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不丢不顶,无过无不及。练推手初级课程是打轮,最重要的是让你体会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王老师教我们推手打轮时常强调说:“你感到对方有力,老是顶你,那就是你的错。”因为你没有学会舍己从人,你顶住别人,才感到对方顶你。对别人不丢不顶,你就会感到很轻松了,打轮时要用心体会。2. “粘黏劲”要下功夫去练,练打轮是基本功,练听劲,舍己从人,精练纯熟,就能粘黏连随。定步打轮是一种练法,另外粘黏连随还要有专门的形式练习。如搭上手二人走活步,走跑都行,注意练到不脱不掉。实际上就是能化,要拿得起,还要管得住。粘黏劲不单是手上的功夫,而是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单手、双手打轮都要注意三个勿使: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断续处。这就是老前辈们所说的周身无缺陷,做到了周身一家,便能出整劲。关于整劲的训练,每一动作都要严格地遵照“外三合”走,一点不能马虎。3. 整劲训练,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发劲要有根源,周身节节贯穿,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关于整劲大家知道的较多,就不说了。谱曰“手足相随腰腿整,引进落空如入神”。4。 松沉劲训练,松沉劲是太极拳的基石,王培生先生讲太极练法特点,就六个字:“松力、沉气、用意。”松沉劲就沾上四个字,你说它该有多么重要。松沉劲,全身放松,气要沉到脚下,这不就是杨露禅祖师教导全佑先师说的“站住中定”之法吗?我们跟王培生先生练太极拳37式,对站无极桩不够重视,老师说,你要真正练好无极桩和起势,太极拳就学了一半。老师常讲,有一期37式班,多数人耍小聪明,不好好站桩,光是记拳的动作,架子很快比划下来了,其中一名学员很笨,学动作跟不上,但他老实听话,按老师说的认真地去站桩,几个月后,他站出了功夫,而那些聪明人学了一套空架子。时间长了不坚持,把拳架子也忘了。他老人家告诫学生们,要一丝不苟地练基本功。练功一定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现在很多人练推手不去认真地按照“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方法,而是上来就找人摸手比劲,结果只是练摔跤。松的训练是一辈子的功夫,没有止境,沉气是为了中定,踏踏实实一层一层的练,不能跳跃,“稍涉虚为,妙理难寻”。前辈先贤们能做到浑身是手,还有几位能做到应物自然,对方打来碰到哪儿哪儿发,不用想就把他发出,第二代吴鉴泉、王茂斋都能这样,第三代的修丕勋、杨禹廷、王子英、吴公仪、马岳梁、吴耀宗等等都是“打哪儿哪儿发”,第四代的王培生、李经梧、刘晚苍、战波、马江麟、马江豹等等也能达到“应物自然”。第五代功夫就差多了,我的几位师兄高壮飞、金满良、刘庆奎、张全亮,都比我功夫高,但都年事已高。汉中刘国军、李树龙,以及北京的王乃相,他们的功夫都很好,比我强得多,也年轻一些,大有前途。
我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教会一批传人,他们再努力奋斗,力争追赶上前人。不能让太极拳的精髓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了。第六代吴式门人中有不少精英,如赵泽仁、张云、王洪鄂、厉勇、刘革、高小飞、刘瑞琦,希望他们发扬前辈先贤的精神,攻克推手技击难关,在继承太极拳优秀文化遗产推手领域有大作为。
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都听说过“太极拳浑身是手”这句话。有人从理论上信,但没见过,心里还是半信半疑;有人根本不信。我自己几十年前,就在书本上看到这句话,也听人讲过,但当时没有听老师细讲过。我功夫没练到,做不出来,也就不能跟人讲,当然也不敢讲。直到跟恩师王培生先生学拳十年之后,在2000年的一天,跟同门交流切磋时,偶然间,我把一个二百多斤的大汉轻轻地弹了出去。不是用手打他,而是他来打我,我没防备,紧急之中,身子一动,就一下子把他发出去两米多远,我们两人都吃了一惊。他说:“你怎么有这么大的功力呀?”我说:“我没想要打你呀,就那么一动,你推到我时,我没来得及出手,身子一松力,看你一眼,你自己跳出去了。”那真叫做“拳打两不知”,他不知怎么挨的打,我也不知怎么打的他。从那天起,我才真正相信了“太极拳浑身是手”这句话。因为我终于做得出不用手,身体的各部都能发人。从那时起,我懂了王老师说的练太极拳就六个字“松力、沉气、用意”的道理。王师讲,太极拳技击基本劲法有“松沉劲、粘黏劲、整劲”。站住中定(稳劲),保持自己的重心,破坏对方的重心,要站得稳。第一就是保持好松沉劲,要懂劲,能听劲,一接手就侦查判断出对方来力的方向、大小、方式,知道怎么化掉对方的来力。拿得起,管得住,这要靠粘黏劲。王师讲,没有粘黏劲就不是太极拳。要做到“发得出”,必须全身是个整劲,在外形上是“手、眼、身法、步”“步、眼、手、身合”,是全身各部器官的综合运动。在内是神、意、气、力、功的结合,圆满一致,同时到达。手、眼、身、步同时到达,合为一处,就是功夫。合得越快越准,劲就越整,发出人就越脆。拿发的过程是一个太极圈,“手、眼、身法、步”是拿的半圈,“步、眼、手、身合”是发的半圈。发的时候是曲中求直,专注一方,走直线,不走弧线。功夫越深,动作的圈就越小,速度就越快,弹抖劲就越强,发人就越脆;眼神向前放得越远,劲就越长,发人出去就越远。拳谱上说“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跡跡化为乌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到了高层次之后,身体画的圈都看不出来了,而“浑然无跡”。从基本功上讲有几条注意:身法散乱者不能发人,周身不成一家者不能发出人去,精神不团聚者不能发出人去。
从我练太极拳的经历看,前人说的“太极十年不出门”一点都不错。我1964年学24式简化太极拳,后来又学杨式太极拳88式、45式……,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我开始正式学传统武术,学过杨式太极拳大架,陈式太极拳一、二路,李式太极拳春、夏、秋、冬四趟,吴式太极拳83式,还学过少林拳、查拳、大悲拳等等,到我太极功夫上身,经过了36年。由太极拳技击实战家王培生老师亲传技艺,也过了10年之久。功夫没上身,要出去见世面,只有挨打的份,所以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啊。旧时代对技术保守,武术家、太极拳师是凭功夫安身立命,那是饭碗,那点绝密的技术不能轻易传人,所以十年八年靠你自己去练去悟,功夫很难上身。实际上若学生肯下功夫学,老师不保守,用不了十年就能出真功夫。李谱说:“一曰心静……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这是有先例的。如吴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王茂斋先生的弟子赵铁庵(1881年,又名崇佑、启庭),一点基础都没有,30多岁,一身松囊肉的账房先生,练3年之后,把练八卦掌的修丕勋、馒头郭(当时与杨禹廷一起学八卦掌)都发出去两米之外,使人佩服。后来赵铁庵成为王茂斋、吴鉴泉两位宗师的顶门弟子。有了这回事,杨禹廷才决定拜王茂斋为师学太极拳,后来他也成了第三代宗师。
现在我认为,太极功夫上身,做到“太极拳浑身是手”,用不了几年时间,你真下功夫学,老师用心来教,一定能出太极拳技击高手。
以我与弟子宋国超的演示为例,解析一下“太极拳浑身是手”。小宋不满30岁,身高180多厘米,体重100多公斤。他用拳打到我身上。我不用手,用身躯毫不费力轻轻地把他发出去两三米远。
我把动作详细分析:他拳打我胸,我用胸部皮肉沾着他拳,一松沉就把他引动,拿起。他真用力,重心就会前移,后脚就被拔了根。我的劲接上他的劲,我们两个成一体,我往前一送,就把他弹出去。这里有几点要注意:1. 接对方的劲要掌握火候,不能早了,也不能晚了,晚了就被他击中打倒了;早了,他不出真劲,我引不动他,拿不起来他,拔不了他的根,就控制不了他,当然就发不出去他了。2. 一定要接上他的劲,引动他,再把他发出去,拳谱上说:“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又说“引进落空合即出”。接上对方的劲,两人才能真的合在一起。这是说发人时的火候,两人必须要合上,合上马上就发,把对方打出去,拳谱讲“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3. 正确的理解“引进”关系。初学者对“引进落空”的“引进”不能全面正确理解,他们往往以为引是一个持续动作,一次要把对方引到不能动了,再进攻对方。实际上交手时,你引对方,人家不跟你走,利用你的引,马上跟进,一下子借了你的力,把你打倒。在“引”和“进”的关系上,《陈氏太极拳谱》讲得最清楚,应是“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操作起来是“一引即进,转进如风”,必须由引忽然地就转为进,引动一下马上就进击,才能攻敌奏效。王培生先师讲推手时,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不是引完了再进,而是边引边进,不停地引进,引一下就进。把对方引一下,不能让他出来的劲再缩回去。引他一下,跟对方的劲接上,就打回去。这是把对方发出去的最关键的时机,是发人时最神奇的地方。4. 把对方的手变成自己的手,用对方的手打他自己,等于我身上又长出一只手,对方打哪儿,哪儿就长出一只手,我就成了“浑身都是手”。对方的手落到我身上,我把这手沾着了,不让他用,对方的胳膊就成了传力杆,我一进,我发出的力就通过这只胳膊传到对方身上了,就等于我又长了一只手打了对方。5、“太极浑身是手”在推手技击中,还表现出翻板、转轮子等技巧。王培生先师在推手时“全身无处不太极”,“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对方不论打到哪儿,都能让他飞出去。另外,他运用翻板功夫真是登峰造极,只要你按到他身上,马上让你如踏到翻版上,翻个跟斗,落空之妙如有鬼神相助。大家评价王培生先师推手发人的奇招妙手层出不穷,不动则已,动则险象环生。他浑身是手,无处不太极,周身上下无处不是轴,无处不是弹簧,无处不是翻板,扶之则倾,按之则翻,触之则发。王老一生与人交手无数,出手一片神行,纯任自然。王老在晚年将推手技艺之奥秘传与我等,他特别强调的是松静和善意。他说:“技击之道,与人搭手先求己之松静匀衡,以心意注入彼身,若母扰子,意如慈悲爱怜,出手似为客掸尘拂土;彼跌出,吾需存捧扶之意。发人于丈外,常怀惭愧之心,似若顽童毁物于不经意之间。”我把这段话抄了下来,大家要仔细玩味,深悟其中门道。想一想我们推手技击功夫为什么长进慢,检查一下,我们与人推手时,把人发出去了,是一种什么心情,是得意洋洋,还是心怀愧疚?跟老师的话对照一下,就找出了进步慢的原因。
怎么练出“太极浑身是手”来,老前辈在拳谱中讲得十分清楚。1. “全用意,不用劲”王培生先生说,“练太极拳要敢于不用力,要学会舍己从人”。怎样才能听劲、懂劲,舍己从人?搭手交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不丢不顶,无过无不及。练推手初级课程是打轮,最重要的是让你体会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王老师教我们推手打轮时常强调说:“你感到对方有力,老是顶你,那就是你的错。”因为你没有学会舍己从人,你顶住别人,才感到对方顶你。对别人不丢不顶,你就会感到很轻松了,打轮时要用心体会。2. “粘黏劲”要下功夫去练,练打轮是基本功,练听劲,舍己从人,精练纯熟,就能粘黏连随。定步打轮是一种练法,另外粘黏连随还要有专门的形式练习。如搭上手二人走活步,走跑都行,注意练到不脱不掉。实际上就是能化,要拿得起,还要管得住。粘黏劲不单是手上的功夫,而是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单手、双手打轮都要注意三个勿使: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断续处。这就是老前辈们所说的周身无缺陷,做到了周身一家,便能出整劲。关于整劲的训练,每一动作都要严格地遵照“外三合”走,一点不能马虎。3. 整劲训练,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发劲要有根源,周身节节贯穿,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关于整劲大家知道的较多,就不说了。谱曰“手足相随腰腿整,引进落空如入神”。4。 松沉劲训练,松沉劲是太极拳的基石,王培生先生讲太极练法特点,就六个字:“松力、沉气、用意。”松沉劲就沾上四个字,你说它该有多么重要。松沉劲,全身放松,气要沉到脚下,这不就是杨露禅祖师教导全佑先师说的“站住中定”之法吗?我们跟王培生先生练太极拳37式,对站无极桩不够重视,老师说,你要真正练好无极桩和起势,太极拳就学了一半。老师常讲,有一期37式班,多数人耍小聪明,不好好站桩,光是记拳的动作,架子很快比划下来了,其中一名学员很笨,学动作跟不上,但他老实听话,按老师说的认真地去站桩,几个月后,他站出了功夫,而那些聪明人学了一套空架子。时间长了不坚持,把拳架子也忘了。他老人家告诫学生们,要一丝不苟地练基本功。练功一定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现在很多人练推手不去认真地按照“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方法,而是上来就找人摸手比劲,结果只是练摔跤。松的训练是一辈子的功夫,没有止境,沉气是为了中定,踏踏实实一层一层的练,不能跳跃,“稍涉虚为,妙理难寻”。前辈先贤们能做到浑身是手,还有几位能做到应物自然,对方打来碰到哪儿哪儿发,不用想就把他发出,第二代吴鉴泉、王茂斋都能这样,第三代的修丕勋、杨禹廷、王子英、吴公仪、马岳梁、吴耀宗等等都是“打哪儿哪儿发”,第四代的王培生、李经梧、刘晚苍、战波、马江麟、马江豹等等也能达到“应物自然”。第五代功夫就差多了,我的几位师兄高壮飞、金满良、刘庆奎、张全亮,都比我功夫高,但都年事已高。汉中刘国军、李树龙,以及北京的王乃相,他们的功夫都很好,比我强得多,也年轻一些,大有前途。
我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教会一批传人,他们再努力奋斗,力争追赶上前人。不能让太极拳的精髓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了。第六代吴式门人中有不少精英,如赵泽仁、张云、王洪鄂、厉勇、刘革、高小飞、刘瑞琦,希望他们发扬前辈先贤的精神,攻克推手技击难关,在继承太极拳优秀文化遗产推手领域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