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谁还看书评?那是因为你没看见好的
置身于文化行业的“汪洋大海”中,小北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年看书评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是否需要一本书,光看作者、简介甚至是封面,就能草率做出决定。
许多所谓书评,就只能在无人问津的版面上自说自话,读过之后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启发,倒不如去豆瓣上看看吐槽来得神清气爽。
之所以变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没有多少以此为职业的书评人了,一篇好的书评费时费力,需要沉潜往复地咀嚼原书,还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遇上不识货的读者大可能弃之一隅。
又例如新媒体时代,大家都更热衷于短平快的消息,不管是短视频也好,新媒体文案也罢,有的书评不愿自降身段,有的书评则沦为营销软文。
再譬如,写书评的人和文化圈的人抱团取暖,互相吹捧,在书评里看不见关于生命和真知灼见,久而久之也就形同鸡肋食之无味了。
那抱怨吐槽了这么多,其实小北想说,关键不是无人看书评,而是你说的书评是怎样的书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评论过莫言、杨绛、冯骥才……等大作家的知名文学评论家付如初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吧。
李敖生前赠她八个字“如初一见,一见如初”;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因欣赏她的书评主动编选散文自选集交给她出版;因为《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书评,一位对苏联问题感兴趣的将军写信感谢她……
什么是书评?
书评,评价对象是书,每本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世界。而书作为一个精神产品,牵扯到的最基本的力量是三方面:作者、出版者、读者。
因而,书评,无论是信息呈现、意图揣摩,还是接受方向、阅读价值,其实是要兼顾到这三个方面元素的。所以,我理解,书评不同于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营销软文,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是一种以专业为支撑,以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为支点,集信息传达和评价感悟为一体的一种文体。
01
相异于文学评论
书评与文学评论不同,它不对文学理论印证、文学史建构、语言学发展负责任。文学评论要有学术担当,要严谨、扎实、它是专业人写给专业人看的文章。很多朋友可能都有中文系的学业背景,都尝过写论文的苦。这种苦,吃着吃着就形成了一种“论文腔”,这有点儿像练太极的时候先起势,不拿腔拿调就说不成话。
我们都能感觉到,这种“论文腔”有很高的识别度,但很遗憾,它却不是因个性形成的识别度,恰恰它是抹杀语言个性的。所以,如果想写书评,想实现从文学评论到写书评的转变,那首先会有一个“脱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专业的话向普通人说明白。当然,这也是一个真正找到自己的语言腔调,找到自己的写作个性的过程。
其中的方法,我感觉尝试着多写几个句式,尝试着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换成最平常的话说出来,把自己所学的关于叙事理论、语言学和文体学的所有知识彻底变成背景和内力,或许会是一个比较好操作的过程。然后,写好之后,如果有可能,让不是同一个专业的人看一看。
当然,过程有了,并不证明结果会立竿见影,因为,所有的表达都是“深入浅出”更难,而且,书评,不只是彰显文学价值就够了,它还有综合了社会动态、公共心理,某一阶段的社会情绪等等因素,它需要从书里到书外,从文学到生活,甚至到历史和时代。
如果你没有中文系的学业背景,只是业余爱好,要怎么办呢?我想,对你来说,优势是不必有痛苦的“脱腔”过程,天然地就具有大多数人都有的直觉感悟,同时呢,短板在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没有理论高度,可能看不到一本书内部,更深刻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你在保持自己的直觉的同时,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更多地去留心启发人深入思考的东西,避免写大路话,避免人云亦云。
02
不同于营销软文
书评与营销软文不同,它不直接对流量转化和销售负责。营销软文,面对的是自家产品,你要用貌似客观的立场,尽可能地放大好,甚至要抓住一点好不及其余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好。而书评呢,面对书本身,对书本身亮明真实感受和价值立场。如果你的书是内容扎实的、质量过硬的,是目标读者群清晰的,那么,如果写一篇书评亮明真实感受,表明价值立场,对你的书是好事儿。好书是不怕客观评价的,也是不怕褒贬的。相反,如果书本身的质量不那么过硬,读者群没那么清晰,再肉麻的书评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硬广告到营销软文,是广告营销的社会学转变,不只是我们书业,各行各业都在“讲故事”。尤其微信普及之后,真可谓是软文泛滥,有时候我们干了一碗鸡汤,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夹杂销售链接,内心都会有隐隐的失落感。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微信上的营销软文才是真正的“软饭硬吃”。那么跟软文的套路相比,书评可能最不需要套路,或者说最要警惕套路。
或者说,书评的套路,仅限于写作技巧本身的练习,是追求表达的有效性和沟通性,而不是要让读者钻进买书的消费愿望里面去。当然,好的书评,在启发人思考,给人表达的美感的同时,也会让人想要买书,但这种买,是想要读,而不是仅仅想要买。好的书评,是导向阅读的。
03
书评拥有的价值立场
写书评的人,过的是一种二手生活,我们需要紧紧依附在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写书评的时候,根本不缺故事,书给了我们故事,给了我们细节,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选择,你的价值立场是什么。
价值立场,在书评中特别重要,也是书评跟营销软文的分水岭。软文是没有价值立场的,卖出去是目的,而卖书却并不是书评的唯一目的,信息传播,推介作者,为出版品牌增值等等,都可以是书评的目的,因而它要谨守价值立场,否则就不成其为书评。
那么,价值立场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客观,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但客观不是不用感情,而是不感情用事,不掉在个人私见中,说真话。其次是有批评精神,不盲从,有创见,以理服人。最后是有破有立,有批评也要有正面主张,有建设性意见。
其实,价值立场也是书评人的公信力和个人品牌。中国没有独立书评人制度,没有人能靠写书评为生,所以,会显得出版的整个生态有些怪异,读者需要书评人,需要公正的荐书人,甚至需要图书排行榜,但同时,他们也会对所有的书评、榜单心存抵触和怀疑。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避免成为红包书评人,避免失去个人公信力。
所以,我们在选择为什么书写书评的时候,就需要明辨力,需要很谨慎。只有你自己读着觉得好了,被打动了,能够激发你的思考了,你才写。如果你为自己没有感觉的东西写书评,那可能就一下子靠近营销软文,再也难以回头了。
总结一下,我理解的书评,是一种有思考含量,有价值立场的文章,它说接地气的话,思考人之常情,它从书的内容出发,从文学出发,最终抵达生活、抵达人的情感和心理。它不一定指向图书购买,但一定指向书的阅读,指向信息交流和价值传播。
什么是理想的书评?
作为喜欢读书的人,我们可能都会记得自己读到某本书或者某一篇文章,忽然觉得世界豁然开朗的特殊时刻。这种时刻带给人的震撼和陶冶,简直难以言喻。那么,读了这么多,到自己写的时候,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呢?也就是我理想中的书评长什么样呢?
01
可读性
我想它首先应该是可读的、容易进入的。所有的表达,大到长篇小说,小到一篇书评,开篇都很重要。文学作品怎么写好开头,很多很牛的作家都曾探讨过,我们也都不陌生。一篇书评,开头也很重要。比如我给沈书枝的书《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写书评,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开头,后来,想起本雅明评价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说他之所以会不厌其烦地描写饼干浸在茶里的美感,是因为他有一种“爆炸性的幸福意志”,想到这个我豁然开朗。
我们知道书评的读者大概有两类:一是读过这本书,想听听别人怎么想;二是没读过这本书,拿不准要不要读。一篇好的书评,应该兼顾到这两个群体。我们常说一个好的文学表达,有几个境界:可读、可感、可想。文字和语调是亲和的,感受和摘取的细节是可共情的,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是启发人的。当然,如果最后能够达到第四种境界,启发别人想得越来越多,那就更理想了。
当然,书评的读者还有一个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作者本人。
02
准确性
理想书评的第二个方面,它是准确的。对作品的信息把握准确,人物的信息传达准确,作者意图揣摩准确,或者说,最大限度贴近作者意图,这些都是准确涵盖的范围。从准确性这一点来说,书评是寄生在书上的,而不是书为你的观点服务,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完善自己的感悟,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就对书断章取义。
长久以来,因为文无定法,文无第一,又因为书评是二手创作,所以我们的表达很少强调准确。或者说,准确只在一个相对的范畴。但其实,书评的信息准确是很重要的要求。比如,一个作品,它的精神脉络是浪漫主义的,但被误认为现代派,那可能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解读路径。即便是现实主义本身的,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科幻小说不能用穿越文学的逻辑,《三体》尽管写到“文革”,但不能掉进历史小说的解读路径等等。
03
有态度有温度
理想书评的第三方面,它是有态度的,有温度的。态度和温度,不是酷评和骂评,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也不是抖机灵,而是基于深厚的学养、广博的视野和扎实清晰的表达而产生的态度和温度。现在有一些很有流量的书评人写的东西,我就不太喜欢。因为我总是感觉她凌驾于她所评价的对象之上,与她评价的书的价值相比,她更看重自己的灵机一动。在态度和温度方面,我个人比较欣赏人文主义的温度,欣赏理性、建设性的态度。
文学是关注“人”的,人是第一位;文学是倡导真善美的,文学评价始终有历史的和美学的标准,这些即便我们听得都成了陈词滥调了,但它依然是最高标准。其实,文字的态度是掩饰不住的,它是庄重的还是轻佻的,是人文的还是非人文的,是宽和的还是狭隘的,读者都能读出来。
当然,中国有温柔敦厚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很容易把一个行当变成熟人社会,有点类似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的,礼治大于法治的社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社会,所以一个行当很容易形成一个圈子。这一点我做编辑就体会得更深:没准儿哪一天,你评价的书的作者就成了你的作者,这时候怎么办?
既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彰显自己的温度,又要让作者接受。所以我说,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很重要。诚实又委婉,站在作者的角度,从他能够在今后的作品中改正和弥补的角度去表达对作品的评价,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方面我深有体会。
04
有条理
理想书评的第四方面,它是有条理的。内在逻辑清晰的。表达有条理,逻辑清晰,是任何一种应用型文体的起码要求,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但表达的高手是,外在逻辑和内在逻辑统为一体。
比如看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文学讲稿,会发现,在外在的作家作品布局之外,他始终有一条内在的逻辑,就是他对俄罗斯文学的整体判断,以及他基于自己的创作和生活的感悟。比如他对果戈里的推崇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贬斥,在《洛丽塔》中都能找到态度的蛛丝马迹。还比如洪子诚的一些书评,除了扎实的史料、严谨的学术训练之外,也有内在的思想史的逻辑,比如李零的,也是这样的。
内在逻辑,是给内行人看的,如果你想学习写书评,就要关注到内在的表达律动和节奏。
05
有格局
第五,它是有格局的,是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我相信我们都欣赏有格局的人,有格局的文字,但这说起来总是有些抽象。格局不是简单的大就好,而是厚实,触类旁通,不拘谨,不死板,不狭隘,格局是一种表达的弹力,是一种收放自如的状态。
对一篇书评来说,有格局可能包含着几个方面,首先是有信息量,读一本书的书评,又知道了其他几本同类的书,其他几个同类的作者,其他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现象、人生感悟,这是书评的信息量;其次是评判视野,是沉迷于一个细节的美,还是能够把书中的人物、故事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里面去,能够把书放在一个书架,甚至一个分类里面去,一个图书馆中去评价,也是格局。再次还有评判角度,是基于历史的、人生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还是仅仅围绕着“这一个”的故事来阐释合理性,是格局的差异。当然,最终,所有的文字都体现写作者的格局,如果你是一个有格局的写作者,读你的文字是通达畅快的。
其实,我们都欣赏能够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的好书评。而对一本书的适当的评价,是需要放在大量的书中,取相对值的,就像评价一代作家,也是需要横向对比,才能判断其才能高下的。与书同步的书评,与作家的创作进程同步的评价,其实有评判的难度,也有失当的风险的。
我们今天去回顾,会发现这些评判失当的现象其实很多,比如对《白鹿原》,对《尘埃落定》,对莫言、贾平凹,而对《平凡的世界》的评判失当,那就更多了。而如果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格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让自己误判。
06
有个性
最后,理想书评是有个性的。这就是更高的要求了,比如我们看了很多人对普希金的评价,依然会觉得纳博科夫的评价和膜拜最刻骨。这就是个性。理想书评的个性既是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写出别人没有想到的,还是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评论个性。当然,这种个性还是要基于作品的个性,无论我们面对的是成名作家的新作,还是无名作者的成名作,都需要一种合理的评判距离,合适的阐释分寸。因仰望作家而过度阐释不足取,因作家无名就定位不够也不足取。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理想书评的样子应是可读可感可想的,是准确的,是有态度有温度的,是有条理和有内在逻辑的,是有格局的,也是有个性的。理想能不能实现,没有人知道,但朝着理想的样子走去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断地写下去。写作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天才,成功也没有捷径,不断地写,从量变到质变,是唯一的路。
所以,书评好写,好书评却并不易得;书评人好当,但好的书评人却凤毛麟角。对写书评这件事来说,或者对写作这件事来说,多少世事洞明都不多,多少人情练达也不够。所以,我们唯有多读多想多写。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大声沉默》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