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读书人的事情,能叫抄么?
早在上个星期,我们出版社的婷婷妹妹,就发给我一个链接,跟我说,姐姐,你看,这篇文章写得多好的,北京x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有想法。
我赶紧打开链接去看!
对于有想法的孩子,我真是超级喜欢。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都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别人家孩子出类拔萃,马上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去要求自己孩子:你看别人家孩子xxx,你也要xxx!(这是婳婳说我的)
看完之后,我觉得婳婳的作文写成那个鬼样子,也还是可以原谅的!
毕竟,她每次哭着写作文,真的只能借助一个本子一本字典一支笔,在我家,连一本作文书都没有,如果她想借用一下好词好句,也只能现从自己脑子里搜。
看完这篇号称暖心到哭的文章,我没有感觉到暖心想哭,而是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反应,窝心得难受!
何出此言?
这个孩子写这篇文章,毫无疑问,是用了心的,写的字也很清秀工整,词汇句子也丰富煽情。
但是,用心和工整,并不能掩盖文章本身的空洞和苍白;丰富和煽情,也只是好词好句的简单罗列和堆砌。
对于一个长期喜欢在网上看各类鸡汤文、励志文、网络文学的中年大妈而言,这里面的很多词句都看着那么眼熟,味道都那么熟悉。
有些词句,在网上流传已久,甚至有的早就出版。
所以我给婷婷回复是:这就是一篇鸡汤文的合集,毋庸置疑,孩子是好孩子,看了不少书,但是也上了不少网,另外,老师上网看书太少,原作者受到一万点伤害。
婷婷对我的反应不满意,她觉得,初中二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也是很好了。
是很好!
我没说不好!
但是,这种好,只能是仅止于好而已,跟暖心、励志、深刻扯不上边,更不应该大肆宣传。
我只是认为:此风不可长!
一旦孩子们觉得这种浮夸、堆砌、毫无内容、华丽花哨的文章,就代表了现在的审美,那么以后,得有多少孩子拼了命地背诵这些毫无营养的好词好句呢?
没想到,今天这篇文章又火了一把,居然光明网头条号又推送,让人觉得不太妥当。
这种看上去花团锦簇的文章,到底有多少是孩子的真实感想?
洋洋洒洒数千言,其实没有一点实际内容。
我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被合并到镇上初中去。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她的作文总是写一些我从来都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她写一个房子很破败,到处是窟窿,她会写,墙壁就像被机枪扫射过一样,留下一个一个枪眼,睁大着看着世界。
比如,她写母亲如何对她好,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她说,昨天晚上,母亲给我沏的是碧绿的碧螺春,一根根茶叶竖立在莹碧透亮的水杯中,淡淡的热气浮动在杯子周围,让我的眼睛湿润,今天,母亲给我泡的是一杯果汁……
不要问我为什么记得这么请楚,因为我当时真的太震惊了!
她说的那些,我从来都不知道,别说见过,都没有听说过,我觉得这中生活,离我太遥远了,我觉得她一定家里富裕又幸福,不是我能想象的。
每次老师让大家随便写的时候,她的作文总是范文,被老师念的,但是奇怪,考试,她从来没考过高分,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后来,我得到了更多的看书机会。
一次偶然的情况,我竟然看到了和她写的那个碧螺春一模一样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当时那些远离我们实际生活的文章,都是抄的。
她抄了那么多文章,却没有用心写一篇自己的文章,甚至没有用心借鉴别人的,仿着写出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并不反对模仿和借鉴。
有句话说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从古至今,很多知名作品,都能找到原作。
有些翻新的作品不如原作精彩,更多的是翻新的作品,翻出了新意,翻出了水平,被传唱至今。
比如王勃的那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诗句之一,立意高远,胸怀旷达,情深义重,莫过于此。
但是,这句诗可以找到一句意思差不多的,那就是三国诗人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可是比王勃早出生很多很多年,王勃是读着曹植的诗长大的,再相同的境遇下,王勃想到了曹植的诗句,于是大胆翻新,更胜一筹。
还有我们也很熟悉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一念这句诗,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起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但是若是你留心去查阅,你会发现,能和“天若有情天亦老”搭配的还有很多。
唐朝的李贺有“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鼻祖;
宋初石延年对过“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宋朝的万俟咏写过“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宋朝的欧阳修写下“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宋朝的贺铸直接搬了两句“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元朝的元好问则翻新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这句诗,太过经典,感情太过强烈,能让人记住忘不了,情之所至,景之所致,脱口吟出不足为奇,被翻新引用也好正常。
孔乙己在别人嘲笑他偷书的时候,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在我看来,写文章,适度借鉴、引用、翻新、化用,也不能算偷。
我和婳婳一起读《笠翁对韵》,有一个非常印象深刻的感受:很多典故和诗句都被反复翻用,好多知名大诗人都写过同样的或者至少看上去差不多的诗句。
婳婳有时候会困惑,问我,怎么这个典故在这篇里是这样用的,到了下一篇又到另一首诗里了,换了一种用法。
这也间接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规定什么词句,谁能用,谁不能用,只是会有考量,谁用得更好,更胜一筹!
但是,这些借鉴、翻新、化用,一定要建立在文章有自己思想和立意的基础上,必须是锦上添花的借用,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堆砌,毫无新意。
正如之前所言, 这个孩子为了写这篇文章,是下了功夫的。
她搜集这么多词句,又组合到一起,还算通顺,逻辑其实还是不通,总体值得表扬。毕竟硬组合是学习的第一步,慢慢才能学会化功大法,完全化为己用,使自己写文章借鉴使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翻出自己的新意。
但是,老师的反应,有些过了。
虽然老师的点评不乏溢美之词,表扬鼓励舍得下力气,用了“酣畅又深刻,阳光又温暖,说出了很多人到中年的人想说的话”。
但是老师不应该看不出,这些硬照搬,很多语句甚至没有一点改动,为了适应自己的知识思想水平和文章立意的改动,顶多是认真,达不到暖心和励志。
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及格,也可以给个高分,表扬即可,大肆宣扬,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