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初心同行,理想与情怀并肩——访基业长青董事长刘日明先生
《长青画报》:2016年公司在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您能对公司的发展进行一个总结吗?
刘老师:如果说,2016年之前我们用了十年“磨一剑”,那么2016年就是“利剑出鞘”的一年。公司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公司战略目标的明确和聚焦: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走出去”人才最好的训练学校,助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功立业。
2. 人才队伍升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两院一中心”(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国际领导力研究院、案例中心)的建立,以及市场营销中心和在线教育公司的成立。随着相关专家陆续到位,团队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比如,我们对培训顾问、业务人员、项目经理等岗位进行了系统性培训;引进外部专家以及职业经理人;提拔90后年轻人担任中层干部等。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活力。
3. 业务布局优化:为加大对区域市场的营销支持,我们在成都、上海、山西、江苏、福建、广州等地,与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院校等合作,为当地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经过几年的准备,2016推出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带路学堂”,并做了若干期直播,提供了微课程以及其他服务,实现了年内2000人在线学习的目标。今后几年,基业长青将实现完善的O2O(线上+线下)的培训服务样式。
4. 教育技术及方法的探索:我们与传统大学的不同在于,所有培训都立足于实战,是临战前的实训。我们解决了职业培训“最后一米”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与业绩提升相关。2016年在行动学习法、在结构化研讨等教学方法上取得明显成效。
5. “新三板”挂牌:这是公司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公司成为一个非上市的公众公司,需要搭建良好的业务成长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财务投融资体系,我们运作的质量、客户的质量、团队的质量也得到资本市场的检验,资本运营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2016年既是十年积淀的一次爆发,也是基业长青升级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涅槃重生,公司的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总体来说,我对今年公司的发展还是很满意的。
《长青画报》:在今年与客户的接触中,您对基业长青与客户的关系有什么新的感悟?
刘老师:客户的信任激励我们成长,客户的成就更加激发我们的使命感。作为一家小企业,基业长青所倡导的理念以及所从事的服务,却是与国家的大战略产生共振的。为此,我们心甘情愿做了许多不赚钱的事情。比如,我们出版了书籍《“一带一路”大实践——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经验与教训》,分享知识与案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再比如,协助对外承包商会开发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培训体系。基业长青与客户不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是一种有共同目标、愿景、使命的合作伙伴关系。
《长青画报》:您曾经说过,只有创造客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您怎么看基业长青未来的市场开拓?
刘老师:基业长青不卖老师,不卖课程,不卖培训,我们卖对客户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的承诺,即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第一,基业长青在每个培训项目之前,会对客户的需求展开调研,帮助客户梳理培训目标。第二,我们能够为客户搭建学员能力体系,并结合企业的年度战略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第三,我们还能帮助客户搭建自己的培训体系。
德鲁克说,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创造客户,这也是基业长青的发展理念。我们的客户不是靠打广告吸引来的,是通过精益求精的服务赢来的。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围绕客户需求,借鉴更多新的方法,比如通过互联网推广、开办公开课等方式,使好的内容能够面向更多学员。
大行业孕育大需求。一带一路对人才的需求即将爆发,现在还只是市场的预热期。现在是扎扎实实练好内功的时候,而不是热衷于炒作。
《长青画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让天下人才,人尽其才”这是您的人才理念,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刘老师:其一,我们提倡人才合作化。每年,基业长青为15000余名学员提供服务,开设课程1500多天,开课地点遍布海内外,有来自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等单位的1000多名讲师与我们开展合作。这些讲师只有一小部分是基业长青的雇员,但是我们提供其中最核心的增值设计。其二,靠资源壁垒获利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我们希望提升在全球范围内聚合资源的能力,为此,组织建立“一带一路人才服务合作联盟”,以提高专业服务的协同效应。其三,我们大量使用服务外包,凡是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的事情,我们都会采取“买、租、换、共”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唯一不外包的是公司发展目标——做“走出去”人才最大最好训练学校。具体到在公司管理的运用,我们提倡:1. 人人皆干部;2. 事事皆项目;3.造小发动机;4. 发挥杠杆作用;5.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长青画报》:作为一家从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企业,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2.0时代,基业长青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什么方向?
刘老师:首先,国际化人才培养1.0时代与2.0时代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 数量方面:随着“走出去”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国际化人才需求也在成倍增长;2. 人才需求结构方面:过去需要的多数是传统的贸易人才、工程承包人才等,而现在更多的需要在于新型国际贸易、基础设施投融资、属地化经营管理、产业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3. 人才质量方面:真正的国际化人才是复合型、实战型人才,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第三方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强。我们希望能通过教育培训、案例演练、行动学习等手段,缩短企业培养国际化后备干部的时间和周期。
其次,国际化人才培养2.0时代,我们的着力点主要在:1. 根据“走出去”人才的结构需求,匹配相关的能力训练、培训方案和课程。比如,针对项目经理、商务经理、采购经理、合约经理等的定向特供方案。2. 国外专业资质证书的引进。基业长青已经获得“IPMP”、“Prince2”资质认证的授权,后续将会继续与国际机构进行合作,引进相关认证,提高学员和企业在国际市场谈判、管理、经营的资质。3. 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与我们现有的培训项目结合。比如,引进像伦敦大学学院(UCL)这种在工程管理方面有专业特长的专家。4. 在线教育服务布局,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我们将从产品、服务、资源端发力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2.0时代对教育培训的需求。
《长青画报》:展望2017年,您有什么新的规划和要达成的目标?
刘老师:新的一年,我们将怀揣使命,基于更长远的考虑开展工作:
1. 更加专业化。我们围绕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训课程与自有师资队伍的强化,加大投入,国际工程商务人才系列产品、国际领导力系列产品、在线教育课程将陆续推出,特许讲师队伍也将倍增。
2. 更加合作化。我们将与国内外领先的院校,咨询、培训、投资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推进“一带一路人才服务合作联盟”落地,合作讲师达到2000人。有计划地引进国际高端证书和培训资源。
3. 更加互联网化。明年我们的课程将会在“带路学堂”陆续上线,预计上线课程上百门,服务学员上万人次。
4. 更加标准化。将按照走出去项目经理、商务市场经理、法律合约经理、财务税务经理、HSE等建立关键人群任职资格和课程体系。
5.更加个性化。有在线的支持,个性化定制可以更高效、更任性。
6.资本市场一小步。我们将引进战略投资人,进入创新层。
以上计划概括起来叫“五化一小步”。
《长青画报》:随着公司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公司团队也越来越年轻化,您有什么话对现在的年轻人说吗?
刘老师:基业长青作为一个知识型公司,走过11年的历程,在服务、文化、品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有品质、有追求、有情怀、有文化。我希望公司的年轻人能够珍惜青春,利用这个事业平台,做好职业规划,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特别是以下几方面:
1. 成为“T字型人才”。“丨”指一件事情要做好必须要有专业深度,“一”指你做好事情需要具备社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等。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都能成为全能型人才。
2. 不浮躁,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化时代,我希望年轻人在追逐时代步伐的同时,能够在精神方面有自己的追求,首先要保持不浮躁。基业长青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开展弱势群体帮扶、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和升华,所以,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希望长青人之间能够多一些情感和精神交流,共同将这里打造成一个“乌托邦”,一个寄托梦想、情怀的地方。
3.做“傻子”,不要去做精明人。今年去给北航学弟们演讲,我讲过一个观点,就是那些经常请同学吃饭买单的同学,最后往往是事业最成功的人。后来婷彭剑锋老师讲课,也讲到同样的观点。所以,我相信情商最高境界是厚道。一个孩子从小厚道,长大不会缺朋友。
《长青画报》:这一年,有什么好书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推荐吗?
刘老师:这两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是《世界是平的》、《浪潮之巅》、《数据之巅》等,我认为好的书会反复看,直到把骨头嚼成渣。
我喜欢一些经典的电影,经常会重新回看,比如《集结号》,其中连长谷子地握着火把过桥时的回顾,仿佛阴阳两隔的告别,是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悲壮;《非诚勿扰》中葛优旅居日本的朋友开车陪着葛优、舒淇若干天,不得不告别时,葛优递给他一个红包,那哥们推辞不收,葛优说的台词令人动容,“这年头像样的朋友不多了”,那哥们开车迎着落日余晖走了很远,一路放着《北国之春》的日语歌曲,内心翻滚,忽然一把就调头,又回来陪葛优他们——那是一种历经沧桑而依旧热乎,但见面不会拥抱咋呼发朋友圈的友情。人生若无三五这种好友,那实在遗憾。
基业长青简介
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基业长青”,股票代码:838597),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走出去”人才职业化培训与咨询的知识型企业,致力于帮助客户加强投资、风险、法律、项目管理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在立足本土行业实践的同时,基业长青积极整合国际资源,与国际一流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凭借国际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国际化的师资团队以及国际主流的方法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化人才培训、咨询及认证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成为众多项目型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