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治疗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的中药偏方
医学上说的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双峰热),肢体疼痛,进而出现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严重者因病变损及延髓,导致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病因为外感风湿热疫毒。风湿热疫邪由口鼻而入,初起病在肺胃,既见肺卫表证,又见气分热证,如发热有汗、头身疼痛、咳嗽流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若机体抗邪有力,则邪去热解,不再深入若病邪不解,则蕴遏肺胃,主气而朝白脉,胃主宗筋而外合四胶肌风湿热之邪自肺胃而流经络,痹阻筋脉,因而发热再起,并见肢体疼痛进而气血受阻,筋脉失养而肢体废而不用,形成瘫痪。日久,精血亏虚肢体更失濡养,肌筋脉萎缩,弛缓不用,造成后遗症。
邪犯肺胃证
【症状】初起发热,夜冪为甚,咳嗽流涕,全身不适,或有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汗出,纳少咽红,舌偏红,苔薄白或薄黄或厚腻,脉浮数或濡数,指纹浮紫。
【方一】①甘露消毒丹合②葛根芩连汤加减
【来源】①《续名医类案》②《伤寒论》
【组成】葛根6克,金银花9克,滑石6克,黄芩9克,茵陈12克,石菖蒲3克,川贝、木通各6克,藿香6克,白豆蔻6克,连翘9克,薄荷3克,竹叶9克,射干6克,甘草6克,黄连6克,黄柏6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滑石清热利湿而解暑;黄芩、茵陈、葛根、金银花、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石菖蒲、藿香辟秽和中,宣湿浊之壅滞;白豆蔻芳香悦脾,令气畅而湿行;木通、竹叶清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连翘、射干、贝母、薄荷解毒利咽,散结消肿。
【按语】肺卫表郁重,则侧重解表宣肺,疏风通络;脾胃湿热重,则着重清热利湿,宣痹通络,总以驱邪为要。邪热偏胜者,加栀子、板蓝根大青叶;肢体疼痛较著者,加忍冬藤,桑枝、桂枝、姜黄;汗多便秘者加虎杖;头痛较剧者,加白芷、蔓荆子;恶心呕吐较著者,加竹茹,生姜。
邪注经络证
【症状】再度发热,肢体疼痛,转侧不利,拒绝抚抱,项背强直烦躁不安。汗多尿黄,舌红,苔黄而腻,脉濡数,指纹紫滞。实额许
【方一】越婢加术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9克,苍术6克,桂枝6克,知母9克,葛根6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利湿,宣利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腰以上肿者,当发汗乃愈”;生石膏解肌清热;苍术燥湿;生姜辛散水气;葛根、知母清热生津。该方主要作用在于宣肺发汗、兼以健脾化湿,通过宣肺行水、开发腠理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按语】瘫痪早期,适加蜈蚣、全蝎、红花、侧柏叶等搜风通络、活血解毒之品,有助于瘫痪的减轻和恢复;若呼吸气急,喉中痰鸣,唇发绀者,加莱菔子、苏子、麻黄、葶苈子;伴壮热神昏,四肢抽搐者,加石菖蒲郁金、水牛角、羚羊角、钩藤、石决明,也可兼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气虚血瘀
【症状】身热已退,肢体瘫痪无力。或口眼歪斜,或吞咽不能,面色苍黄,舌稍暗,苔薄净,脉细弱或细涩,指纹隐滞。
【方一】黄芪寺生汤
【来源】《中医儿科学》
【组成]黄芪9克,桑寄生9克,生地黄9克,木瓜6克,白芍9克,山药9克,枳壳6克,柴胡6克,知母6克,黄柏9克,甘章6克
【功效】理脾通络,调和气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大补元气为君药;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养血活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黄柏、知母清热解毒利湿;甘草调和诸药,又为使药
【按语】本方配伍特点是以祛风寒湿药为主,辅以补肝肾、养气血之品,邪正兼顾,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得碍邪之义。诸药相伍,使风寒湿邪俱除,气血充足,肝肾强腱,痹痛得以缓解。
【方二】补阳还五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9克,桃仁6克,红花6克,当归尾6克,赤芍9克,川芎6克,地龙3克,白僵蚕3克,蜈蚣1条、全蝎3克。
【功效】益气活血,祛痰通络。思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芪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大补脾胃之元气;当归尾、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络;全蝎、蜈蚣、僵蚕祛风止痛通络全方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敛阴止汗之功。
【按语】此证(此期)虽是邪衰正虚,气虚血瘀,但热势刚退,恐湿热毒邪未尽,不可温补、宜补中寓消。湿热未尽者,合三妙丸;上肢瘫痪者,加桑枝、桂枝、桑寄生、五加皮;下肢瘫痪者,加木瓜、牛膝、独活;腰背部瘫痪者,加秦艽、桑寄生、续断、牛膝;舌红苔净少津,口干心烦为阴液已伤,加沙参、麦冬、知母、黄柏;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天麻钩藤、秦艽、白芷。